黄疸的实验室检查有什么?这个知识点是全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华宇考试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掌握。
1、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
应通过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外周血涂片、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结合珠蛋白水平、尿血红蛋白、尿胆原等检查确定有无溶血性贫血。若能排除溶血性贫血,则应考虑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酯化过程障碍,常见的是Gilbert综合征的黄疸。
2、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1)一线实验室检查
主要指血清ALT/AST以及ALP。其主要用于鉴别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性疾病。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伴有转氨酶(ALT/AST)升高,主要见于肝脏疾病。ALT、AST升高并伴有ALP、γ-GT的升高常为胆汁淤积的特征。ALP的水平反映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是一项比胆红素更敏感的检测。若ALP正常,一般可除外肝外梗阻;若其>3×ULN,提示存在胆汁淤积或肝外梗阻。
(2)二线实验室检查
主要有用于评价梗阻证据的γ-GT、5′-核苷酸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评价肝脏遗传代谢性疾病的α1-抗胰蛋白酶、血清铁以及铜蓝蛋白;评价肝癌的甲胎蛋白等。所有肝脏疾病都可有胆汁酸的升高,其对黄疸鉴别诊断的意义不大。
(3)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
白蛋白和凝血酶原的水平主要用于评价肝脏功能。尿结合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及粪中尿胆原减少或缺如是胆道梗阻的特征。尿结合胆红素阳性同时伴有尿胆原的增加是肝病的特征。
3、肝活体组织学检查
如果能排除肝外梗阻或高度怀疑肝脏疾病时可于超声引导下行肝活体组织学检查,其对胆囊造影无阳性发现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还有更多关于2020年全科主治医师考试政策动态、精炼知识点及备考经验都在华宇考试网,助力你的2020年全科主治医师考备考!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