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初报时间要求,灾情统计由哪个部门负责调查

灾情初报时间要求?
1、灾情报告主要内容:灾害种类、灾害出现时间和地址位置、灾害特点、导致损失、开展救灾工作情况、采用的主要应急措施等。
2、灾情数据主要涵盖:受灾范围(受灾面积为减产一成以上、成灾面积为减产三成以上、绝收面积为减产八成以上)、受灾人口、因灾伤亡人口、被困人口、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损毁房屋数量、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等数据。
3、信息报送须知:因灾有人员伤亡时,要说明死(伤)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等)和死亡因素;因灾转移安置和房屋倒塌的(不含居民家庭住房,厨房、仓库、猪圈、鸡舍等设施),要说明倒塌房屋地址位置和转移安置情况;针对农作物损失、经济损失等数据,要加强与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联系,统一口径,保证灾情信息的准确完整,坚决杜绝隐报、隐瞒不报、虚报和“拍脑袋”想数据,真真切切防止数据失真。
自然灾害分为四个等级,灾情初报时间不可以低于两个小时!
今年以来受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我县持续阴雨天气和异常偏多的降雨,土壤含水量基本饱和,出现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高,防汛救灾形势严竣。为及时、准确地反映灾害损失和救灾工作情况,规范灾情统计报告制度,适应灾害应急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需,提升报灾工作时效性和质量,按照《自然灾害救助规定》、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省、市相关报灾工作要求,现在将相关事项公告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一、充分认识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灾情信息是开展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直接关系到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等工作。做好灾情信息统计报送工作,针对县委、县政府掌握并熟悉灾情变动和发展趋势,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要充分认识灾情信息统计报送工作的重要性,采用有力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报送人员,落实工作责任,制订详细措施,根据及时、准确、规范、全面的原则,加强和规范灾情信息统计报送工作,保证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及时、规范上报灾情信息
现目前,我县已进入主汛期,雷暴等极端天气频繁,防灾减灾救灾任务艰巨。各乡镇要时刻特别要注意关注和掌握并熟悉灾害性天气变化趋势,第一时间对雨情、水情和灾情进行认真分析、统计,充分做好应对准备。
各乡镇要根据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有关规定,但凡是出现灾害,快速上报灾情,并实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保证每天上午8时前上报灾情统计快报表(涵盖灾情报表数据、灾情报告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上报灾情严格根据初报、续报、核报程序进行。初报:即出现灾害时,乡镇政府要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分村(社区)统计、汇总灾情,并在2小时内在内容框中填写《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报县民政局、救灾办。对特重要灾害或出现人员伤亡事件,在报县民政局、救灾办的同时,上报县政府。续报:在灾情稳定以前,需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即:灾情出现后,每24小时一定要上报一次灾情,就算灾情没有变化也一定要上报,直至灾害过程结束。乡镇在每天上午8时前将各汇总上报到县民政局、救灾办。核报:灾情稳定后,乡镇需要在1天内核定灾情上报到县民政局、救灾办。
灾情的收集和报送是一项十分严肃、严谨的工作,要求及时、准确、规范。各乡镇要按受灾人口情况、农作物牲畜受灾情况、倒损房屋情况、经济损失情况分村统计汇总灾情,编制灾情报告,经主要领导签字后及时序上报。续报、核报灾情一定要经实地核查。因灾倒房和死亡人员须经核实并上报有关台帐。
三、规范损失评估,力求数据准确
各乡镇在灾情出现后第一时间,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详细指导生产自救,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妥善具体安排基本生活。同时仔细详细核查灾情,根据灾情指标规定,认真统计估算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死亡伤患者口、农作物成灾面积、倒损房屋户间数、直接经济损失等主要数据。要组织民政、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国土等乡直部门会商灾情,统一口径,保证上报灾情信息完全一样。
各乡镇要建立规范的灾情信息档案制度,每一次灾害要对有关基础资料(涵盖影像)、台帐做好记录、整理、完善、归档以备查阅。
四、严肃纪律,加强救灾值守工作
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救灾值守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尽职履责,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天气变化情况,密切跟踪灾害出现过程,尽早知晓雨情水情灾情,保证灾情信息按规定准确及时报送。要进一步加强灾情信息报送管理,仔细审查核验、严格把关,不可以迟报、漏报、隐瞒不报、虚报。要选齐配强村(社区)灾害信息,强化业务培训,掌握并熟悉正确统计方式,熟悉基本村情、灾害隐患、应急处置等情形,做到心中有数,但凡是产生情况,可以报得出,报得准,报得及时,满足规范要求。乡镇民政想具体安排专人负责灾情收集、统计和上报,一有灾情出现,严格按规定程序、时序上报灾情。
灾情统计由哪个部门负责?
应急管理局。
应急管理局负责统计、汇总受灾人口(涵盖因灾死亡、失踪、伤病、紧急转移安置等人员)、农作物受灾、房屋倒损、直接经济损失汇总,汇总各涉灾部门及单位报送的自然灾害灾情、救灾工作措施(涵盖灾后恢复重建等情形);基层直报由镇区街道负责统计汇总上报。
由当地政府的民政局负责统计灾情数据和上报,并按照灾情具体安排受灾群众临时住所、生活等等工作。
中国的灾害有什么?分别是什么时候?
近30年来我们国内的重要自然灾害有:
1、1966年 河北邢台地震
2、1976年 唐山地震
3、1991年淮河流域大洪水,1991年5月、6月份启动,中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水灾,5个省、自治区出现严重旱灾。据当时初步统计,安徽整个省受灾人口达4800多万人,死亡267人,直接经济损失近70亿元。江苏整个省受灾人口达4200多万人,死亡164人,直接经济损失90亿元。 4、1998年6月10号到20号左右出现的特大洪水灾害,大部分都集中在长江流域和北方松花江流域,导致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灾害。全国29每个省份市自治区都出现了不一样程度的洪涝灾害。 5、 1月10号到20号左右出现的南方冰雪灾害 , 1月10号到20号左右到2月10号到20号左右,南方遭受有史以来的特大冰雪灾害,严重的破坏,给电力交通运输设施导致非常大破坏,灾害波及21个省直自治区。 6、 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 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是近30年来我们国内出现的破坏力顶级,经济损失大,伤亡为惨重的地震。
社会工作者取证班
四大网课班次,高效学习
高端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