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职考试面试的过程当中,综合分析能力是考官重点测查的能力之一,在全国大多省市甚至是必考能力。为了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考官会给出多样化的话题,让考生分析自己的理解或、看法。其中一种就是结合一个政策或者地方的规定、做法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而在分析这种政策或者规定做法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看到政策出台的出发点,也要全面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不足,保障终目的的实现。然而考生常常对于分析政策的不足,感觉无从下手。
那么,究竟该如何分析政策的不足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政策制定阶段
(1)合法性
任何政策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之上。
例如:某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将没收的手机用铁锤砸烂,投入水桶。这项政策就违反了《私有财产保护法》。
(2)科学合理性
判断政策是否合理,可以思考其是否有“一刀切”嫌疑以及政策本身是否伦理要求等。
例如:某地出台一项政策要求违规闯红灯的行人戴绿帽子,穿绿马甲,在道路中间执法。戴绿帽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具有侮辱性,已形成“共识”。因此这项政策并不符合伦理要求。
2.政策实施中
(1)政策对象对政策的理解或认可度
例如:二孩政策。落实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就考虑生育成本太高,而不愿意接受。
(2)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例如:精准扶贫。落实的过程当中存在小部分基层扶贫干部贪污扶贫资金的乱象。
(3)执行标准的明确性
例如:宪法宣誓制度。落实的过程当中,没有可操作的标准或流程,导致在执行时出现了一些单位执行的流程不统一,穿着场所等标准不规范等现象。
(4)政策资源及成本
政策资源包括经费、人力、物力、信息等。
就人力物力等成本来说,例如:某市交管部门,在路口安装人工伸缩式护栏,防止行人闯红灯。在每个路口由人工控制护栏伸缩防止行人闯红灯,固然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行人“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然而,全市施行这样的政策,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制作伸缩式护栏,也需要耗费很多人力去控制伸缩式护栏,所以成本较高。
就信息获取方面而言,例如:某项政策鼓励大家有奖举报谁家有五岁以下的孩童独自在家。这项政策落实的过程当中就非常困难,实际情况当中,很难知道别人家有没有五岁的孩童,也难以确定孩童是否独自在家。
(5)执行机构间的沟通协调
执行机构间的沟通协调,包括执行机构与有关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执行人员之间,为实现政策目标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和协调。
例如:某市出台一项政策,对辖区内流动摊贩进行整改。这项政策需要城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倘若沟通不畅,就可能导致在执法过程当中执法不够规范,遭受群众质疑。
3.政策实施后
政策实施后,有时可能会衍生一些影响群众利益、政府形象的新问题。
例如:某市突然出台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直接停业整改,导致企业停产倒闭,工人失业。这项政策就导致了工人失业这样的新问题产生。
在具体出题的过程当中,题干中的政策是多元化的,需要考生根据题目当中的政策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技巧。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