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审计理论与方法
第十一章 计算机审计
第一节 计算机审计概述
知识点一、计算机审计的含义
广义:计算机审计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发展的审计技术方法的总称;
狭义:计算机审计可以包括对计算机产生的电子数据的审计以及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
知识点二、计算机审计的过程——与传统审计一致
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
知识点三、计算机审计软件
(一)依据审计适用的领域不同:通用审计软件和专业审计软件
(二)依据是否采用联网审计技术:联网审计软件和非联网审计软件
(三)依据是否覆盖了审计全过程:一般审计软件和审计全过程管理软件
第二节 电子数据审计(中级要求)
知识点一、数据采集——基础工作
特征:明确的选择性和目的性
内容:与数据需求一致
知识点二、数据清理——数据规范化
例题:(2011中)审计人员对所采集到的被审计单位的源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以使之规范化的过程称为:
A.数据清理
B.数据转换
C.数据验证
D.数据分析
答案:A
知识点三、数据转换——形成适合审计分析的数据
(一)需要转换的情形:数据类型不一致;数据格式不一致;字段名和字段不能一一对应;事先设定的代码;数据库加密措施
(二)转换方法:使用数据转换工具(DTS工具或EXCEL等);使用SQL语句;使用程序语句
知识点四、数据验证——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验证方法:
(一)通过核对总记录数和总金额数来验证
(二)通过观察顺序码的短号和重号来进行验证
(三)通过会计的勾稽关系来进行验证
知识点五、创建中间表
(一)中间表涵义:中间表是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在进行清理、转换和验证后,进一步进行投影、连接等操作,创建的适合审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的表。
(二)中间表特点:一是“面向主题”,二是“面向历史”
(三)中间表类型:基础性中间表;分析性中间表
(四)中间表创建步骤:准备工作;创建中间表;验证
知识点六、数据分析
一、数据分析涵义:
是指通过建立审计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核对、检查、复算、判断等操作,将被审计单位数据的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审计线索,搜集审计证据的过程。
二、建立审计分析模型的依据:
1.根据业务数据的勾稽关系建模;
2.根据业务逻辑建模;
3.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建模;
4.根据审计人员自身经验建模
第三节 信息系统审计(中级要求)
知识点一、信息系统审计概述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所组成的,其目标是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
通过评价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从而合理保证信息系统所产生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从而保证企业资产安全性、完整性以及效率效果等目标。
(三)信息系统审计在国家审计中的开展方式
1.作为一种技术服务于传统审计
2.独立的信息系统审计
知识点二、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
(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
1.一般控制审计:组织控制审计;信息系统开发维护控制审计;安全控制审计;软硬件控制审计
2.应用控制审计:输入控制审计;处理控制审计;输出控制审计
(二)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的审计
审计内容:应用程序的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应用程序的合法性;应用程序的正确性;应用程序的效率性
(三)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审计
审计内容(4点)
知识点三、信息系统审计的技术方法
(一)信息系统了解的方法
(二)信息系统描述的方法
(三)信息系统测试的方法
编辑推荐:
2018年审计师考试成绩查询及入口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