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出自哪里典故是,唐朝十大高僧排名?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出自哪里,典故是什么?
解答:出自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典故:
是说有一天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可以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现目前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没办法和他交谈。
扩展资料:
此句并不是是李白自比楚狂,嘲笑孔丘,而是以孔丘自比,托孔丘以自伤。李白整个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仕的,和楚狂隐而不仕的消极人生态度不一样,李白自称“楚狂”实是用反照法表现自己政治上没有找到出路的痛苦。李白对孔丘是尊敬的,“凤歌笑孔丘”中的“笑”也是反照写法,郁结着李白一生的辛酸与愤懑,以孔丘相托,笑自己太天真,而感伤于自己。
出自《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典故:有一天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可以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现目前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没办法和他交谈。 此句并不是是李白自比楚狂,嘲笑孔丘,而是以孔丘自比,托孔丘以自伤。李白整个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仕的,和楚狂隐而不仕的消极人生态度不一样,李白自称“楚狂”实是用反照法表现自己政治上没有找到出路的痛苦。李白对孔丘是尊敬的,“凤歌笑孔丘”中的“笑”也是反照写法,郁结着李白一生的辛酸与愤懑,以孔丘相托,笑自己太天真,而感伤于自己。
唐朝十大高僧排名?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
2.取经第一,佛教革新-法显
3.译经大师,三论之祖-鸠摩罗什
4.一世祖师,传奇人物-菩提达摩
5.智者大师,天台创始-智顗
6.饮誉华夏,西游美名-玄奘
7.名扬海外,禅宗六祖-惠能
8.丈量地球,密宗领袖-一行
9.僧界狂人,草书之圣-怀素
10.和尚军师,袈裟谋臣-姚广孝
一、支道林
(314年—366年),本名支遁,以字行,俗姓关是东晋著名的高僧和佛教学者,宣扬“即色本空”思想,为般若学六各位考生之一。从小受家庭环境影响,便对佛理带来一定造诣,曾隐居余杭山,专心研究经书,他的风度和学问受到王羲之、谢安、孙绰、李充、许询等人的高度赞许。与龙树菩萨相媲美。
二、法显
(334年—420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高僧,他不单单是中国早的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而且,还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出现了非常大的影响,他主要是取经和翻译,也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点和转折点。
三、鸠摩罗什
(344年—413年),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是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其译经和佛学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著名弟子有道生、僧叡、道融、僧肇,合称“什门四圣
四、菩提达摩
(?年—536年),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民间习惯尊称达摩祖师,开创东土第一代禅宗传佛心印,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觉得是禅宗的启动。
五、智顗
(538年-597年),俗姓陈,字德安。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智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式,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他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质上的创始者。
六、玄奘
(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自不同的学说。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奉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七、善导
(613年—681年),净土宗第二代祖师。 善导大师念佛时,时常伴有光明随口而出,被觉得是 阿弥陀佛的化身。 他弘扬净土法门 30 余年,提倡专念佛号,往生净土。对后世净土宗影响巨大。《观经四帖疏》,于八世纪时传入日本,日僧法然依该书创立日本净土宗,并尊善导大师为高祖。
八、惠能
(638年-713年),为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目不识丁,但是,他领悟能力超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夯实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被誉为东方三大圣人之一
九、一行
(683年~727年),本名张遂是中国著名的佛学家和天文学家,一行的著作,以《大日经疏》为其密教思想的代表作,针对胎藏界和金刚界两种密法都拥有继承,而重点弘传胎藏界密法,又在天文历法方面做出突出奉献的密宗传人
十、法 藏
法藏 (公元643-712年),华严宗实质上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本康居国人,其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他深得武则天赏识,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重译并完善《华严经》《密严经》《金光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各种经论。
八、惠能
九、一行
十、法 藏
僧人而兼有诗人身份的,称为诗僧。"诗僧"一词早出现在->唐大2023间。这以前的南北朝时期的支遁、道遒、惠休、宝月等僧人已经兼具诗人身份。涵盖初唐的王梵志、寒山、拾得,也是有实际上而无其名。直至中唐大2023间方有“诗僧”这个词产生。此后兼有二者身份的僧人则以“诗僧”名之。
唐代是诗僧多的年代,而且,佳作颇多,这与唐代诗歌兴盛的大背景相关。今就其诗作数量,诗歌影响力遴选十人,略作排名。第一名:无本(贾岛)
与孟郊齐名,号称“郊寒岛瘦”,一生苦吟,为诗所累,后人称为“诗奴”。年轻时,参与科举,屡屡下第。又不事营生,致使衣食无着,遂削发为僧,法号无本。诗才得到当时文宗韩愈赏识,曾有诗句赞曰:“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后还俗为官,但一直沉沦下僚。贾岛一生孤苦,只有诗书相伴,据说,每一年到了除夕,他就把一年中所做的诗摆在几案上,焚香再拜,酹酒祝祷:“这都是我一年的苦心啊”,然后把酒痛饮,并吟诵那些诗篇。贾岛临死以前,家里没有一分积蓄,唯有一头病驴,一架古琴罢了!
《全唐诗》收录其诗402首。并有《诗格》一卷传世。
《绝句》
海底有明月,
圆于天上轮。
得之一寸光,
可买千里春。
第二名:皎然上人
皎然上人,俗姓谢是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中唐江左诗僧领军人物,著名诗人兼诗论家。声名卓著,交游甚广,与韦应物、刘长卿、颜真卿、女诗人李冶、茶圣陆羽等为好友。中唐诗人均以能与其唱和为荣。撰写《昼公诗式》五卷及《诗评》。有诗481首传世。
《长门怨》
春风日日闭长门,
摇荡春心似梦魂。
谁遣花开只笑妾,
不如桃李正无言。
第三名:齐己
齐己,长沙人,年幼失去双亲,七岁时在大沩山寺负责放牧,因性好诗歌,长长折取竹枝在牛背上写诗。出家为僧后,四处云游,遍访名山大川。与晚唐著名诗人郑谷结交,留下“一字师”佳话。其著作颇丰,有诗八百余首传世。并著诗论《玄机分别要览》、《诗格》。为晚唐诗僧的领军人物。
《观荷叶露珠》
霏微晓露成珠颗,
宛转田田未有风。
任器方圆性终在,
不妨翻覆落池中。第四名:贯休
贯休,字德隐,婺州兰溪人,俗姓姜氏。书法精纯,诗才超迈。为人刚正,不畏权贵。《唐才子传》评其诗“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其为人“果僧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今有诗700余首传世。《全唐诗》录其诗553首。
【寒江上望】
荒岸烧未死,
白云痴不动。
极目没有人行,
浪打取鱼笼。
第五名:灵一上人
灵一,剡中人。儿时即出家。天性超颖,其诗学谢灵运,隐居麻源山谷之中,结茆读书。后居若耶溪云门寺,前来拜访求学的人不少。其诗,气质淳和,格律清畅。与著名诗人皇甫冉、皇甫曾、朱放、严维及灵彻上人等为诗友,酬赠甚多。《全唐诗》录其诗42首。
【题僧院】
虎溪闲月引相过,
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
白云深处老僧多。
第六名:无可上人
无可,长安人,唐代高僧。擅长五言诗。贾岛削发为僧时,无可与其同在青龙寺修行,并呼贾岛为从兄。他与当时的著名诗人李贺、马戴、姚合、厉玄等多有酬唱。其诗律调谨严,属兴清越,比物以意,谓之“象外句”。《全唐诗》录其诗100首。【兰】
兰色结春光,
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
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
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
纫珮挂荷裳。第七名:清塞上人
清塞,俗姓周,名贺。年轻时在庐山出家为僧,后来到少室山和终南山间云游。其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大唐宝2023间,著名诗人姚合为杭州刺史,清塞带上自己的诗作求见姚合,并期望能得到姚合的援引而做官。姚合很欣赏他的诗才,于是邀请他还俗,并留在府中。但他已经为僧太久,不习惯世俗生活,后还是返回寺院。《全唐诗》录其诗93首。
《入静隐寺途中作》
乱云迷远寺,
入路认青松。
鸟道缘巢影,
僧鞋印雪踪。
草烟连野烧,
溪雾隔霜钟。
更遇樵人问,
犹言过数峰。
第八名:王梵志
卫州黎阳人。白话诗的鼻祖。其出身颇为传奇,据说在隋朝文帝时,有一个叫王德祖的人,家里的林檎树上长了个大疙瘩。历经三年,疙瘩启动朽烂,王德祖剖开这个疙瘩,发现里面有一个婴儿,于是便收养了他。这个婴儿就是后来著名的高僧梵志和尚。王梵志的诗,明白如话,但是,蕴涵着至真的道理。其有诗390余首传世。
《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
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
莫嫌没滋味。
第九名:寒山
寒山子,唐代大2023间,隐居在天台翠屏山。因为翠屏山十分深邃,暑天都会有雪,故此,也称为寒岩,于是从而为名,自号寒山子。他喜欢写诗,每写好一篇,就题写在林间石头上。有喜欢他诗的人,见到就抄写下来,一共抄写了300多首。后来有一个叫徐灵府的人,搜集他的诗编辑成了一本诗集。此后寒山诗得以在世间流传。
《诗》
泣露千般草,
吟风一样松。
这个时候迷径处,
形问影何从。
第十名:拾得
唐贞观年间,著名高僧丰干上人,外出云游,在赤城道上,见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年龄虽小,但器宇不凡。问其压根,则茫然不了解,于是丰干故将他带回寺中,赐名拾得,令其打理食堂。而他每每都把剩饭装在竹筒里,寒山子来时,就把剩饭给他。后跟寒山子一起离开寺院,不了解所踪。有诗54首传世。
无去无来本湛然,
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
光明透满出人天。
十大高僧可能是一种臆想,唐朝能叫出名号的高僧:玄奘法师,一行禅师,鉴真和尚,慧能禅师,善导大师,道宣大师!唯有这几位吧!
女裸父画,炒作还是艺术?
女裸父画是十年前出现的事是画家李壮平以女儿李勤为模特而创作出绘画人体艺术。在当时导致了轩然大波,被社会和大家广泛特别要注意关注。而目前讨论这个话题,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和绘画艺术上的意义。
一、李壮平画女儿李勤而创作出人体艺术绘画作品,开了我们国内绘画艺术界裸女父画的先河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真佩服父女二人的胆量和勇气,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史上,画家以自己的老婆或情人作为人体模特却很少有,而用自己的女儿作人体模特,创作人体绘画艺术绝无仅仅只有,这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也不了解今后还是否有第二个乃至更多的如同李壮平画女儿之事。
二、西方重视人体艺术的审美是和他们的审美观念、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民族风俗有直接的关系。人体艺术兴起在西方,而人体艺术的起源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文明是西方精神的楷模是为热烈追求对人体艺术的赞扬。虽然西方热衷于人体艺术,但是,的艺术家们创作人体艺术,绝对没有用自己的女儿作为人体模特,进行人体艺术作品的创作,这是违背民族风俗乱伦的伤风败俗。
三、人体艺术在西方很盛行,我们国内有部分人就觉得行不通是变相的色情,它能腐蚀大家的思想观念,相反观点的人觉得,人体艺术有必需要在我们国内存在和发展,它毕竟是有艺术价值的审美需。正当我们国内有部分人对人体艺术争论不休时,猛然冒出裸女父画之事,如同一声惊雷,把那些反对人体艺术的人轰得不了解躲到啥地方。而现现目前又冒出一部分人,反对李壮平画女儿之事,觉得裸女父画是违背伦理道德是伤风败俗的流氓之举是用来炒作画家的知名度,以此使李壮平创作的人体绘画作品,在市场上有升值的空间。至于裸女父画的问题,就让绘画艺术界的专家们去争论吧。
两种嫌疑都拥有。
炒作是这个社会里不可少的生财之道,似乎不操作自己别人就不会发现自己,就不会特别要注意关注自己,自己就不会有名气,其实真是这样,当今社会已不可以再是低调做人的社会了,每个人都要学会推销自己,因为这个社会需人才,你不推销自己,需你的人根本发现不了你,很简单的例子。说他是艺术,也算艺术,因为在艺术家的眼里是没有道德伦理色情之分的,它要求观众用纯洁的眼睛去欣赏他的美,其它抛开不论,故此,艺术家会借着这个一题来做自我的伪装,事实上你想,人终归是社会中的动物,谁都拥有七情六欲,第一伦理道德是应该摆在前面的,至少中国人是这样,让自己的女儿裸体站在自己面前,这是多么的不了解廉耻,说到艺术,艺术家的模特可以随意找,就非得自己女儿更适合吗?不见得吧,画本身就是艺术,只是分为好的艺术和不好的艺术,但从艺术的的视角看,他画的不错很艺术
在世界绘画史上非常是在西方油画史上,画家以自己的老婆或情人为人体模特创作人体油画的依然不会鲜见,像大名鼎鼎的巴洛克艺术代表画家鲁本斯的不少人体油画都是以自己的老婆为模特画。西方第一个将裸体油画形象从神话中的神转入世俗中的人的画家戈雅是以他的情妇为模特创作的《裸体的玛哈》,以浪漫主义著称的莫迪里阿尼著名的裸体油画《侧卧的裸女》是以未婚妻为模特创作的,等等。这些在西方画坛似乎是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似乎也没有导致大家过多的特别要注意关注。
但是身为画家的父亲以自己的女儿为模特来创作人体油画,这样的事就算在开放的西方,在西方600年的油画发展史上反而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有见过相关这方面的记载。然而我们当代有一个画家打破了这个记录。他以自己的女儿为模特创作了人体艺术油画《东方神女-山鬼》,而且,不是单幅油画是系列组合油画!
试想这样女裸父画的人体油画怎能不让人脑洞大开眼界大开嘴巴大开,怎能不导致沸沸扬扬的议论呢?因为这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第一人啊!是炒作还是艺术?众说纷纭。不少人觉得这是有意的炒作至少有炒作的成分而不是纯粹为了艺术。理由是,画家完全可以有不少种选择,可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的女儿做这样的模特呢?这不是为了出名而炒作又是什么呢?
我不惮以狭隘的心理去揣度一个画家在艺术创作上的作为,虽然我对这一也是百思不可以其解。但我还是愿意相信画家是带着崇高的艺术情怀和境界来创作这组油画作品的,我很佩服画家的胆识和勇气。而且,我看了作品以后,以为这组油画很不错的。主题鲜明,构图严谨,形象突出,饱满靓丽,色彩丰富,很有一部分民族特色的。我认为有这个时间多能多欣赏一下画作比讨论其他要有意义。
“女裸父画”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炒作?
我认为不少人完全是过度解读,这个不是画家在炒作,而是太多的自媒体,带着有色眼光,把艺术当成性,把“肉麻”当成“有趣”,疯狂炒作,搏眼球,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女裸父画”,其实就是常说的女儿赤裸,当父亲的裸体模特,然后是父亲用油画画在画纸上。父亲和女儿都是为艺术献身,有错吗!
有部分自媒体非要把艺术和性划上等号,觉得有违伦理,“艺术”和“性”一样吗?牵涉到“性”当然有违伦理,但是,艺术≠性啊?
某些自媒体你可以去谴责日本的父女混浴了,甚至还有男女混浴,非但赤裸相对,难免还会肌肤相亲的。
作为男人,唯一不会想到“性”的女姓,就是妈妈和女儿。难道画家画女儿就是十恶不赦,画别的女人甚至有“两性关系”,就是天经地义,合乎情,又合乎理的。
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全世界无一个不带着“色”了!
画家画熟习的人和物总是得心应手,画自己女儿肖像还是能够做到形神兼备,但画女儿的裸体,这需非常大勇气,冲破伦理道德的束缚。我们观画也不应纠缠父画女裸,而应看到画作传达出的美感,享受视觉盛宴。一幅好的画作,第一要能吸引人,然后才特别要注意关注画家,再特别要注意关注画以外的事物,画的不好,不够吸引人,就是噱头再怎么唬人,也没人去特别要注意关注,就算有,也只是一阵风,过了就没了
总是一本正经、满脸正义的、喊口号似的回答,事实上没必要,也没有必要也。世间美好的事物是让美好的人欣赏、赞美的。至于色眼朦胧之故,概论之,色彩斑斓总比黑白来得生动、活泼!食、色性也,无可非议!
那要看这位父亲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女孩儿了是高度欣赏?还是别的…这说白了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是情。这是从西方国家传过来的艺术,的确与我们的东方文化出现冲突。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在西方美术史上,涌现出了不少经典的人体油画
不少画家创作人体油画,以妻子,或者情人为模特的人体油画居多
例如纳比派画家博纳尔的作品《逆光下的裸女》是以妻子玛尔泰为模特创作
还有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丽达与天鹅》是以妻子加拉为裸体模特创作。
毕加索的作品《裸体,绿叶,半身像》是以情人玛丽为裸体模特创作
还有现代画家杨飞云的作品《静物前的姑娘》是以妻子为裸体模特创作
西方美术史上,画家们创作人体油画,以妻子为模特,还是以宗教神话故事中的诸神裸体创作,画中裸体模特的姿势很含蓄,高低起伏的人体线条起伏高低,典雅的色彩,赋予画面典雅,崇高,圣洁的理想美境界
不少画家创作人体油画,多是以妻子,情人创作,但是,以亲生女儿为裸体模特创作,还是史无前例的
画家李壮平创作的系列油画《东方山鬼》,以亲生女儿为裸体模特创作,引发热议
有人说老画家突破伦理道德,有伤风化
也有人说画家的女儿冲破伦理道德,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值得敬佩
为什么老画家非要选择自己的亲生女儿为裸体模特创作,也许画家认为,唯有自己女儿,清新脱俗的气质满足自己油画创作想表达的格调吧
李壮平创作的系列油画《东方山鬼》,笔者想起了西方美术史上,巴洛克画家鲁本斯创作的一幅油画《西门与佩罗》
画面同样描绘了父亲与女儿,父亲被判禁食,在狱中挨饿,女儿来监狱探望父亲,看见父亲濒临死亡,日渐消瘦的躯体,女儿佩罗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父亲,使父亲得以存活
鲁本斯这幅油画《西门与佩罗》,有人惊讶,有人讽刺,有人嘲笑
但是,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是,油画《西门与佩罗》,突出了浓厚深情的父女情,基督教大义凛然的利他精神,不可以以世俗观念来评价这幅《西门与佩罗》,鲁本斯也没有以女儿的裸体创作油画
但是针对李壮平创作的系列油画《东方山鬼》,以亲生女儿为裸模创作,一夜火爆引发争议
个人拙见,绘画艺术创作,提倡百花齐放的艺术风格,写意油画,写实油画,抽象油画,古典油画,超现实主义油画风格,都应该大力提倡绘画语言艺术的创新性,丰富性
但是个人拙见,艺术家应该具备起码的伦理道德,原则底线
假设不是以女儿为裸模创作油画,相信《东方山鬼》不会这么火爆
李壮平父女,大胆突破伦理道德的束缚,突破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伦理的禁锢,确定史无前例
但是恕我直言,《东方山鬼》之故此,这么火爆,不是因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法,画中的意境思想,而只是以亲生女儿为裸模创作
个人拙见,一个画家,期望自己的作品火爆,应该以真正的实力,自己卓越的艺术才华,独到的艺术思想见解,原创精致的作品,取得大众认可和特别要注意关注
而不是大胆突破伦理道德的束缚,来博眼球吸引大众的特别要注意关注。
回答结束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女裸父画,炒作还是艺术?(特别要注意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1月,在重庆黄桷坪首届艺术节上,画家李壮平展出了《东方神女山鬼系列》油画作品,本是平平无奇的一组画作,后来经过当地媒体曝光,各位考生才清楚画中那位典雅脱俗的“女神”竟然是老画家的亲生女儿。
父亲、女儿、裸模,哪些词组合在一起,非常大的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100年前,画家李海粟画了中国第一幅裸体人物画,冲击了当时国人的神经,当时被骂为艺术叛徒,100年后李壮平和他的女儿李勤与他们的油画《东方神女山鬼系列》注定是当年惊人的事件。
李壮平和女儿李勤
父画女裸的事件始末
李壮平,生于1948年,作为画院院长、艺术院校的教授,他潜心作画数十年,对国画、油画深有研究,但也只是在当地有部分名气,一直没有闯出大名堂。女儿李勤毕业于四川美院,受父亲的影响,后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李壮平的这幅作品《东方神女山鬼系列》的创作灵感来自《楚辞 九歌》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战国楚人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基础上改编而成,大多是人神恋歌,《九歌》共有十一篇,《山鬼》就是这当中的第九首。
屈原说,山鬼是“身披石兰腰束杜衡”的窈窕少女,驾乘赤豹后跟花狸,去与情人幽会,不少的画家都从山鬼中取得创作灵感,李壮平也一直在筹划山鬼系列作品。
在找寻模特的途中,他将目光落到了17岁的女儿李勤身上,“我的女儿出生在重庆,她长大了,又酷爱艺术,她的形体和天生丽质,就是我要塑造的巫山神女的形象。”,当已经在读高三的李勤听到父亲的想法后,她当场就拒绝了,让女儿给父亲当人体模特,这像什么话!虽然出身艺术世家,但是,她一时还接受不了,就连拍艺术写真她都不敢,何况是人体模特。
半年后,李勤通过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美院,首次看到人体模特的她很慌张,随着学习的深入,他渐渐明白了父亲的想法,于是主动提出要和父亲一起完成这幅作品,一开头时,她简直不敢想象自己有多尴尬,但是,很快克服了心理障碍。
李勤说“别人让我当摄影模特,我都不敢,但是,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让我有安全感,为艺术,特别是为父亲的艺术献身是一件很纯洁的事儿!”
于是,父女二人整整画了5年,创作了30多幅作品,作品成功后,李壮平将作品拍成照片,做了一本画册,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同年,父女二人带着出版的画册,参与了重庆黄桷坪首届艺术节,很快就轰动了全国,虽然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是,舆论还是像洪水猛兽一样涌向他们,一篇名为《父亲让女儿做裸模可敬还是可耻?》的帖子转载率高,网络用户称,画家找裸模没有异议,但是,必须顾传统的伦理道德,把女儿当成创作工具,还有人干脆怀疑李壮平是借此炒作,这让李壮平父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李壮平则表示,让女儿当自己的裸体模特,从没有在伦理上进行考虑,创作时,一切就像小时候他给女儿洗澡一样,女儿9岁就启动学画,自己有意不让她和外界有过多的来往,女儿身上冰清玉洁的气质,非常满足作品的精髓。李壮平的爱人表示,父女俩创作时,她常常在一旁欣赏。
而作为女儿的李勤自从网络在线被非常多报道后,她就很少迈出家门,涵盖春节也没有出门串亲戚,看到不好的言论常常哭。
李壮平感到对不起女儿,“让我哭笑不可以的是,我们的事儿居然还上了一本国外的色青杂志。”,虽然郁闷,但是,李壮平还是很乐观“好在很多职业画家和美院教授一直在鼓励我们,因为这个原因我应该坚持下去。”。
这里就涵盖著名美术批评家、四川美院教授王小箭的评价“在我们艺术圈里,有让妻子做模特的,但拿自己亲生女儿做模特的,还是首次看到,这需突破的不只是大多数情况下的社会观念,还需要冲破伦理、道德的重重藩篱。李氏父女合作创作《巫山神女》这样唯美的油画作品,实在让人感动。”
一部分网络用户的声音:
是否有毁三观、违背伦理,这里不过多解释,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只要他做的,对社没有危害,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愤世嫉俗,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活着的道理和想法。
李壮平否认炒作一说,不过他透露,找他买画的人不少,但自己的《东方神女山鬼系列》30多幅作品不打算卖,“我想今后建一个东方神女博物馆,作品全在里面展出,假设非要给我的作品标价,我想肯定是和陈逸飞作品一个档次的,至少要7位数。”
随后的几年里,这件事渐渐淡化,人称神女的李勤也恢复了往日的青春靓丽,李壮平也启动潜心绘画,两年后的“虎跃盛世-中国书画名家画虎作品展”上,李壮平父女的“东方神女”山鬼系列中的作品《星空》标价800。
李勤和她的作品
父女二人又继续创作了《海上女神》系列、《南海观音》、《海神妈祖》等,他们的一幅油画《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专家估价1800万,李壮平无偿捐赠给了四川博物院,现目前,李壮平父女的油画一幅标价高达800万。
不了解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欢迎您发表看法。
画画的人不少都是B型血,对AO社会的原则不屑一顾,不看重,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女儿、女人都差很少,甚至妓女也差很少。你注意,有人说关上灯睡觉能差哪儿去,这个人不出意外的情况大概B型血。故此,你以AO社会的眼光去看待B型人的行为,就可能不适用。看开点,别弄到自己身上就行了,法律都不管,你管得着吗?
中国古代十大高僧都拥有什么?
佛教源自于印度,兴于中国,两汉时期由印度传入我们国内,并得到发扬。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涌献出大量高僧,著名的有十大高僧之说。
1、法显 俗姓龚,山西长治襄垣人,东晋时期得道高僧。中国历史上海外取经求法第一人。
2、鸠摩罗什,混血。祖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中国佛教八宗之祖。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先后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
3、真谛,出身婆逻门族。译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无上依经》、《十七地论》等。与鸠摩罗什、玄奘、不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师。
4、智顗 俗姓陈,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质上的创始者,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
5、玄奘 俗姓陈,世称唐三藏,唐朝第1高僧, 法相宗创始人,杰出的经佛经翻译家、旅行家。
6、菩提达摩 南天竺人,南北朝禅僧,通彻大乘佛法,禅宗的创始人,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
7、惠能 俗姓卢,唐代今广东新兴县,世称禅宗六祖。曾做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和孔子、老子一起被称为“东方三圣”,又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8、一行 俗姓张,中唐高僧,号大慧禅師,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曾翻译过各种印度佛经,后成为密宗的领袖,真言宗將其列为八祖之一。
9、法藏 俗姓康,唐朝佛学高僧,华严宗实质上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曾重译并完善《华严经》《密严经》《金光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各种经论。
10、不空 又名不空三藏法师,原籍北天竺,佛学家、翻译家。不空意译为不空金刚,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密宗祖师之一,唐玄宗曾赐号“智藏”。所译显密教典共110部,143卷。
佛教起源自于印度,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佛教在中国十分盛行,传入我们国内大概在两汉之际,历代名僧大量,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高僧。注:(排名不分先后)
一、 法显(取经第一 佛教革新)
法显俗姓龚, 上党郡襄垣(今山西长治襄垣)人,东晋时期得道高僧。他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他是中国早的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在远途取经后,他还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过程,后经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
二、鸠摩罗什(译经大师 三论之祖)
鸠摩罗什(344-413),混血祖籍是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他家世显赫,祖上世代为相。鸠摩罗什7岁随母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其先后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三、真 谛(学通内外 精于大乘 )
真谛(公元499~569年)印度优禅尼国人,出身婆逻门族。他精通大乘佛教。少时博访众师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传人。真谛共译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无上依经》、《十七地论》等。与鸠摩罗什、玄奘、不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师。在他的影响下,成立了摄论宗、俱舍宗一派。
四、智顗(智者大师 天台创始)
智顗(公元538年-公元597年)俗姓陈,字德安,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质上的创始者,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以此培养新宗义,判释经教,夯实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传,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
五、玄奘(饮誉华夏 西游美名)
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袆,乳名江流,洛州人,唐朝第一高僧。 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全部佛教圣典。 法相宗创始人,为我们国内杰出之经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自不同的学说,从他国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时间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六、菩提达摩(一世祖师 传奇人物)
菩提达摩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意译为觉法,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禅宗的创始人,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
七、惠能(名扬海外 禅宗六祖)
惠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广东新兴县)人,继承东山法门,世称禅宗六祖。曾做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广为人知。六祖慧能圆寂于新兴国恩寺,享年七十六岁。惠能和孔子、老子一起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又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八、一行(丈量地球 密宗领袖)
一行(683年~727年),号大慧禅師,本名张遂,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县,玄宗开元十五年卒于古都长安华严寺,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曾翻译过各种印度佛经,后成为密宗的领袖,真言宗將其列为八祖之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奉献。
九、法 藏(贤首国师 华严祖师 )
法藏 (公元643-712年),唐朝佛学高僧,本康居国人,华严宗实质上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其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他深得武则天赏识,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曾重译并完善《华严经》《密严经》《金光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各种经论。
十、不空三藏(译经大师 不空金刚)
不空(公元705年~ 公元774年),又名不空三藏法师,原籍北天竺,佛学家、翻译家。不空意译为不空金刚,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密宗祖师之一,唐玄宗曾赐号“智藏”。所译显密教典共110部143卷。
佛教起源自于印度,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佛教在中国十分盛行,传入我们国内大概在两汉之际,历代名僧大量,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高僧。
一、 法显(取经第一 佛教革新) 法显俗姓龚, 上党郡襄垣(今山西长治襄垣)人,东晋时期得道高僧。他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他是中国早的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在远途取经后,他还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过程,后经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
二、鸠摩罗什(译经大师 三论之祖) 鸠摩罗什(344-413),混血祖籍是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他家世显赫,祖上世代为相。鸠摩罗什7岁随母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其先后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三、真 谛(学通内外 精于大乘 ) 真谛(公元499~569年)印度优禅尼国人,出身婆逻门族。他精通大乘佛教。少时博访众师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传人。真谛共译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无上依经》、《十七地论》等。与鸠摩罗什、玄奘、不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师。在他的影响下,成立了摄论宗、俱舍宗一派。
四、智顗(智者大师 天台创始) 智顗(公元538年-公元597年)俗姓陈,字德安,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质上的创始者,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以此培养新宗义,判释经教,夯实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传,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
五、玄奘(饮誉华夏 西游美名) 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袆,乳名江流,洛州人,唐朝第一高僧。 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全部佛教圣典。 法相宗创始人,为我们国内杰出之经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自不同的学说,从他国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时间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六、菩提达摩(一世祖师 传奇人物) 菩提达摩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意译为觉法,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禅宗的创始人,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
七、惠能(名扬海外 禅宗六祖) 惠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广东新兴县)人,继承东山法门,世称禅宗六祖。曾做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广为人知。六祖慧能圆寂于新兴国恩寺,享年七十六岁。惠能和孔子、老子一起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又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八、一行(丈量地球 密宗领袖) 一行(683年~727年),号大慧禅師,本名张遂,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县,玄宗开元十五年卒于古都长安华严寺,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曾翻译过各种印度佛经,后成为密宗的领袖,真言宗將其列为八祖之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奉献。
九、法 藏(贤首国师 华严祖师 ) 法藏 (公元643-712年),唐朝佛学高僧,本康居国人,华严宗实质上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其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他深得武则天赏识,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曾重译并完善《华严经》《密严经》《金光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各种经论。
十、不空三藏(译经大师 不空金刚) 不空(公元705年~ 公元774年),又名不空三藏法师,原籍北天竺,佛学家、翻译家。不空意译为不空金刚,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密宗祖师之一,唐玄宗曾赐号“智藏”。所译显密教典共110部,143卷。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
2.取经第一,佛教革新-法显
3.译经大师,三论之祖-鸠摩罗什
4.一世祖师,传奇人物-菩提达摩
5.智者大师,天台创始-智顗
6.饮誉华夏,西游美名-玄奘
7.名扬海外,禅宗六祖-惠能
8.丈量地球,密宗领袖-一行
9.僧界狂人,草书之圣-怀素
10.和尚军师,袈裟谋臣-姚广孝
法 显,鸠摩罗什,不幸经僧,真 谛,智 凯,玄 奘,义 净,惠 能,法 藏,一 行,鉴 真
有佛图澄,鸠摩智(罗什),慧远,竺道生,智岂页,玄奘,慧能,一行,宗喀巴,弘一。
1.都城名士,山林玄僧-支道林
支遁(314-366年),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本姓关。陈留(开封市)人,或说河东林虑(今河南林县)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至建康(南京市)讲经,与谢安、王羲之等交游,好谈玄理。注《庄子·逍遥游》,见解独到。后于剡县(浙江嵊县)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作《即色游玄论》,宣扬“即色本空”思想,为般若学六各位考生之一。其他著作有《释即色本无义》等。
2.取经第一,佛教革新-法显
法显(334—420年),俗姓龚,平阳武阳(长治市襄垣县)人,东晋高僧,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法显六十多岁的高龄,与考生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结伴,从长安出发西行。至张掖,又看到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共进至敦煌。敦煌太守李浩,供给法显等五人渡流沙河,经鄯善,至乌耆国。与法显同行的僧人,或至高昌,或至罽宾,法显与其他三人则渡过葱岭,到达北天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中国早的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2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3年,于义熙九年(412年)归国。
3.译经大师,三论之祖-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新疆库车县)。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另说还有义净(635—713)并称为四大译经师。
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在东晋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西安西北)从事译经,成为我们国内一大译经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阿弥陀》、《金刚》等经和《中》、《百》、《十二门》和《大智度》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因为译文很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故此,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针对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奉献。所讲解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宗,均由其所译经论而创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称“四圣”。
4.一世祖师,传奇人物-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536年),简称达摩,南北朝时人,佛教中国禅宗初代祖师,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古人传说达摩是《易筋经》的撰写者,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创造者,将佛教禅宗带进中国的布道者,拥有很多神奇传说的人物,中国佛教的一世祖师。
5.智者大师,天台创始-智顗
智顗(538~597年),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湖北潜江)人。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质上的创始者。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按照,故亦称为法华宗。十八岁投湘州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三岁拜慧思为师,修习禅法,证得法华三昧。并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一心三观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在传承系谱上,尊龙树为初祖,以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顗是四祖。自智顗以来,代代古人传说。隋炀帝授予智者之号。世称“智者大师”或“天台大师”。着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传也,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以灌顶、智越等著名。
智顗大师,在中国素有“小释迦”的尊号。智顗一生力弘法华精神及龙树教学,并以中国独特的形式加以体系化。他所提出的“五时八教”,综合佛陀的教法思想和经典内容,在判释经教上被默认为具代表性,而夯实天台宗教观基础。除开这点智顗修正南方“轻禅重讲”与北方“轻讲重禅”的弊病,倡遵“教观双运”、“解行并进”的教学,独创依禅观而修行的止观法门,消溶中国几百年来南北方佛教的偏颇。由於他博识善辩,深达禅观,陈、隋两朝都对他相当尊重,陈宣帝甚且敬称他为“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
6.饮誉华夏,西游美名-玄奘
玄奘(602-664年),汉传佛教史上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至天竺学习佛教。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一作贞观元年),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还有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明·吴承恩《西游记》等,均由其事迹衍生。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精神,尊其是“中国的脊梁”。
7.名扬海外,禅宗六祖-惠能
惠能(638—713年),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祖籍河北范阳(定兴县),其父行瑫于唐武德三年(620年)被贬官流放至新州为民,寓于新州南夏卢村,后与朗传奇村女子李氏结婚。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惠能诞生,开元元年(713年),圆寂于新兴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岁。六祖圆寂的国恩寺成了禅宗顿教三大祖庭之一,有“中国禅宗发源地”与“岭南第一禅宗圣域”的说法,名扬海内外。唐宪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麻烦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中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中国古代有这么一名僧人,他和孔子、老子一起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又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这已够传奇的了;更奇的是,被称为大圣人、大思想家的他竟然目不识丁是个文盲。这样的奇人,开天辟地以来,全世界唯此一人!
8丈量地球,密宗领袖-行
一行(683~727年),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河南南乐县)人。张遂的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张公谨。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代已经衰微。张遂从小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代就是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规避武则天的拉拢,剃度为僧,取名一行。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曾翻译过各种印度佛经,后成为佛教一派-密宗的领袖。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退位后,李唐王朝多次召他回京,均被拒绝。直到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专人去接,他才回到长安。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一行一生中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奉献。
9.僧界狂人,草书之圣-怀素
怀素(725-785年),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怀素不仅是狂僧,又是醉鬼,更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有如疾风中的劲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是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
10.和尚军师,袈裟谋臣-姚广孝
姚广孝(1335~1418年),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幼名叫天禧,字斯道。祖籍河南汴梁(今开封),曾祖父随宋室南渡时逃到江南,落脚在长洲相城(苏州)。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元末明初的政治人物、诗人,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时代起的谋士、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明成祖即位后,赐名姚广孝。
佛教起源自于印度,在中国十分盛行,历代名僧大量,信佛人和拜佛人群体数量巨大。有以佛教为主闻名(译经、介绍、取经、传法之类),也有以非佛教为主闻名(例如道佛结合、诗书画、科学、政治之类)。弘扬佛法就有四大名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得道高僧也蛮多的。
(排名不分先后)
一、 法显(取经第一 佛教革新)
法显俗姓龚, 上党郡襄垣(今山西长治襄垣)人,东晋时期得道高僧。他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他是中国早的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在远途取经后,他还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过程,后经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
二、鸠摩罗什(译经大师 三论之祖)
鸠摩罗什(344-413),混血祖籍是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他家世显赫,祖上世代为相。鸠摩罗什7岁随母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其先后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三、真 谛(学通内外 精于大乘 )
真谛(公元499~569年)印度优禅尼国人,出身婆逻门族。他精通大乘佛教。少时博访众师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传人。真谛共译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无上依经》、《十七地论》等。与鸠摩罗什、玄奘、不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师。在他的影响下,成立了摄论宗、俱舍宗一派。
四、智顗(智者大师 天台创始)
智顗(公元538年-公元597年)俗姓陈,字德安,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质上的创始者,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以此培养新宗义,判释经教,夯实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传,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
五、玄奘(饮誉华夏 西游美名)
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袆,乳名江流,洛州人,唐朝第一高僧。 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全部佛教圣典。 法相宗创始人,为我们国内杰出之经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自不同的学说,从他国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时间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六、菩提达摩(一世祖师 传奇人物)
菩提达摩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意译为觉法,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禅宗的创始人,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
七、惠能(名扬海外 禅宗六祖)
惠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广东新兴县)人,继承东山法门,世称禅宗六祖。曾做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广为人知。六祖慧能圆寂于新兴国恩寺,享年七十六岁。惠能和孔子、老子一起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又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八、一行(丈量地球 密宗领袖)
一行(683年~727年),号大慧禅師,本名张遂,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县,玄宗开元十五年卒于古都长安华严寺,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曾翻译过各种印度佛经,后成为密宗的领袖,真言宗將其列为八祖之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奉献。
九、法 藏(贤首国师 华严祖师 )
法藏 (公元643-712年),唐朝佛学高僧,本康居国人,华严宗实质上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其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他深得武则天赏识,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曾重译并完善《华严经》《密严经》《金光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各种经论。
十、不空三藏(译经大师 不空金刚)
不空(公元705年~ 公元774年),又名不空三藏法师,原籍北天竺,佛学家、翻译家。不空意译为不空金刚,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密宗祖师之一,唐玄宗曾赐号“智藏”。所译显密教典共110部,143卷。
一、法显(取经第一 佛教革新)
二、鸠摩罗什(译经大师 三论之祖)
三、真 谛(学通内外 精于大乘)
四、智顗(智者大师 天台创始)
五、玄奘(饮誉华夏 西游美名)
六、菩提达摩(一世祖师 传奇人物)
七、惠能(名扬海外 禅宗六祖)
八、一行(丈量地球 密宗领袖)
九、法 藏(贤首国师 华严祖师 )
十、不空三藏(译经大师 不空金刚)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悟禅心语
佛教起源自于印度,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佛教在中国十分盛行,传入我们国内大概在两汉之际,历代名僧大量,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高僧。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一、 法显(取经第一 佛教革新)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法显俗姓龚, 上党郡襄垣(今山西长治襄垣)人,东晋时期得道高僧。他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他是中国早的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在远途取经后,他还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过程,后经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
二、鸠摩罗什(译经大师 三论之祖)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鸠摩罗什(344-413),混血祖籍是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他家世显赫,祖上世代为相。鸠摩罗什7岁随母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其先后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是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三、真 谛(学通内外 精于大乘 )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真谛(公元499~569年)印度优禅尼国人,出身婆逻门族。他精通大乘佛教。少时博访众师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传人。真谛共译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无上依经》、《十七地论》等。与鸠摩罗什、玄奘、不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师。在他的影响下,成立了摄论宗、俱舍宗一派。
四、智顗(智者大师 天台创始)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智顗(公元538年-公元597年)俗姓陈,字德安,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质上的创始者,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以此培养新宗义,判释经教,夯实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著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各二十卷及四教义等传,生前度僧四千余人,传业弟子三十二。
五、玄奘(饮誉华夏 西游美名)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袆,乳名江流,洛州人,唐朝第一高僧。 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全部佛教圣典。 法相宗创始人,为我们国内杰出之经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自不同的学说,从他国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时间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六、菩提达摩(一世祖师 传奇人物)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菩提达摩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意译为觉法,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禅宗的创始人,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
七、惠能(名扬海外 禅宗六祖)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惠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广东新兴县)人,继承东山法门,世称禅宗六祖。曾做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广为人知。六祖慧能圆寂于新兴国恩寺,享年七十六岁。惠能和孔子、老子一起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又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八、一行(丈量地球 密宗领袖)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一行(683年~727年),号大慧禅師,本名张遂,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县,玄宗开元十五年卒于古都长安华严寺,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先后在嵩山、天台山学习佛教经典和天文数学,曾翻译过各种印度佛经,后成为密宗的领袖,真言宗將其列为八祖之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奉献。
九、法 藏(贤首国师 华严祖师 )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法藏 (公元643-712年),唐朝佛学高僧,本康居国人,华严宗实质上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其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他深得武则天赏识,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曾重译并完善《华严经》《密严经》《金光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各种经论。
十、不空三藏(译经大师 不空金刚)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高僧
不空(公元705年~ 公元774年),又名不空三藏法师,原籍北天竺,佛学家、翻译家。不空意译为不空金刚,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密宗祖师之一,唐玄宗曾赐号“智藏”。所译显密教典共110部,143卷。
以上就“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出自哪里典故是,唐朝十大高僧排名?的详细介绍,更多司法考试报名及考试时间资讯,司法考试资料下载点击下方百度云网盘下载,网课报名助你学习更高效,考试!!加油!!!

>>司法考试培训班视频课程,听名师讲解,高效学习快速通过<<
司法考试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司法考试免费资料百度云网盘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