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纪年法有哪些,甲子岁什么意思?

时间:2023-04-11来源:华宇考试网作者:司法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法考培训课程
纪年法有哪些

纪年法有什么?

纪年法有:

1、公元纪年法:这是我们国内今天采取、也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式.

2、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是我们国内古代基本的纪年方法之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样的方法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启动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

3、年号纪年法:我们国内古代初是根据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

4、民国纪年法:19 中华民族成立后,定19 为民国年号.从此又有了民国纪年法.

5、生肖纪年法: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测预计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5、星岁纪年法: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按照天象纪年,带来一定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古代纪年方式:

一、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二、年号纪年法

三、干支纪年法

四、年号干支兼用法

五、星岁纪年

1、岁星纪年 2、太岁纪年

六、生肖纪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取世界相当大一部分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我们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各位考生完全一样觉得,应采取现代世界相当大一部分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公元为新中国的纪年。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我们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取公元”。

主要的纪年法有公元纪年法、封建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年号纪年法、中西复合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和基督纪年。古人传说耶稣基督诞生的那一年,即公元元年是中国西汉平帝元年。

2、封建纪年法:教科书在描述中国历史时,时常用汉文帝统治时期、唐玄宗初年、贞观时期等方式来表达时间概念。这样的使用皇帝谥号、庙号和年号的编年方式是封建纪年法或者称为历史纪年法。

3、干支纪年法:这里说的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初是借用了树和树枝的枝干。是个古老的数字,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民国纪年法:19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同时决定19 为中华民国元年,于是历史上又产生了这里说的的民国2023。这样的纪年方式和公历一样,不用转换。

5、年号纪年法:同封建纪年法的主要内容一样。

6、中西复合纪年法:将古代编年法与公历结合起来创造的一种新的编年法。例如1644 -1644年基本对应中国元朝的1644 -1644年。复2023方便研究我们国内的历史。复合日2023不仅可以显示闰月的情况,还可以直观地显示与目前的距离,对我们国内文化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古代常见的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天干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地支十二: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天天干地支是古代的一套特殊计数系统。甲骨文中出土了完整的干支相配表,并广泛使用干支纪日。干支初被称作“甲子”,如《淮南子·天文》:“数从甲子始,子母相求。”到了东汉,产生了“千支”的名称,就是以树木枝干相交错的状态来形容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字的来源和意义也还是是一个谜,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就按照小篆掺杂阴阳五行学说对这一进行探讨,但屡遭后人诟病。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觉得这是受古巴比伦文化的影响而出现的。近来一部分学者则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来找寻线索,觉得十天干的出现跟羲和生了10个太阳的神话相关,十二地支则跟常羲生了12个月亮的神话相关。近也有学者觉得其来源都跟古代祭祀相关,但因其出现时代太早,为了穷终本源,实非易事。

千支纪年法的应用,大多数情况下觉得是从东汉的《四分历》启动的,迄今未曾间断,使用很广泛。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十九:“孝武崩时,年三十五,则是王戌年生,又在甲子前二岁。”宋张孝祥《楞伽寺》诗:“朱砂峰下楞伽寺,白发僧生乙丑年。”

二、岁星纪年法

岁星是五大行星之一,运行周期为11.86 ,约等于 。初大家以为其周期就是标准的 ,而且,运行速度均匀,故此,他们把岁星的轨道分成12段,每段命一个名称,那就是“十二次”,岁星进入某一次就代表进入某年。十二次的名称是:星纪、玄枵、政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左传》《国语》等文献中保留了这一纪年法,但这一纪年法在东汉以后基本不可以再使用。

三、岁阴岁阳纪年法

“岁阴”即“太岁”。太岁乃一假想天体,其运动的速度与岁星一样,但方向相反。故太岁与

岁星有一个固定的对应关系,只要了解了岁星的位置,也就了解了太岁星的辰次。《周礼·春

官·冯相氏》:“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序事,以会天位。”贾公彦疏:“太岁在地,与天上岁星对应而行,岁星为阳,右行于天……太岁左行于地。”“太岁”也称“太阴”、“岁阴”,《汉书·天文志》称“太岁”,《史记·天官书》称“岁阴”,《淮南子·天文》称“太阴”。用这一假想的太岁星来纪年的方法就是太岁纪年法大家之故此,要抛弃岁星纪年法,改用太岁纪年法,大多数情况下觉得,这是为了与习惯相完全一样。

十二辰也把周天12等分,按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编排,此外用于表示方向的地支,编排顺序也与十二辰完全一样。而十二次的编排顺序是子、丑、戌、酉、申、未、午、已、辰、卯、寅与习惯相反。于是大家假想出与岁星相反的太岁,而且,规定了不一样的起点,以“子”为起点,以此与十二辰完全一样。古文献中以太岁纪年的用比如《史记·天官书》:“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汉书·律历志》:“故《汉志》日岁在大棣,名日敦,太岁在午。”

有“太岁头上动土”的俗语,比喻触犯凶恶强暴的人,会招致灾祸,如《水浒传》第三十二回:“那大汉笑道:你这鸟头陀要和我厮打,正是来太岁头上动土。’”《明珠缘》第八回:“道士道:只吃酒罢,莫惹祸,太岁头上可是动得土的?,”因古代术数家觉得,不适宜在太岁所在位置,或与太岁相对的位置动土兴建。

东汉王充《论衡·难岁篇》:“移徙法曰:‘徙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抵太岁名日岁下,负太岁名日岁破,故皆凶也。假令太岁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可以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迁徙、修建、嫁娶都要规避太岁所在及相对的位置。

“太岁”的位置可按照干支纪年法的地支加以判断,因为太岁与地支地支与方位存在对应关系。如明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孙鼎松郡水利志》:“有司日:辛已,太岁位在东南。浙间丁其方位修营动土,历家忌之。”辛已年,太岁在“已”,“已”对应“东南”方。

纪年法有不少种,很难归纳其总数,不过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法。除开这个因素不说,还有干支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此外还有伊斯兰教纪元、佛教纪元、犹太教纪元还有希腊纪元、日本纪元等。

我们国内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六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星岁纪年法(涵盖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生肖纪年法。

中国从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9 )起采取公历月、日,但同时采取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我们全体会议完全一样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公元纪年。

甲子岁什么意思?

甲子岁肯定是指岁木星,即太岁。甲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甲子岁就是甲子年岁,年,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年称“甲子年”。中国纪年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按顺序相配,即:甲子

甲子岁肯定是指“木星”,即太岁。古人曾从而纪年。 岁在甲子出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是在灵帝中平元年(184),这年是甲子年 纪年法 古代早的纪年法是根据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比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

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 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年称“甲子年”。以下各个公元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4,自当年立春起至第二年立春前止的岁次内都是“甲子年”。比如1924年,1984年,2044年等等。

农历是数序纪时制,其“一年”范围是自当年正月初一起至除夕止的岁次内,这是农2023的历法规则,并无争议。而农历只是借用干支来纪年,不可以改变干支纪年从立春起算这一原则。因 干支历和 农历是两种不一样的 历法。二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一年天数等皆不一样。

甲子岁肯定是指“木星”,即太岁。古人曾从而纪年。 岁在甲子出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是在灵帝中平元年(184),这年是甲子年 纪年法 古代早的纪年法是根据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比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

1、岁在甲子岁肯定是指“木星”,即太岁。古人曾从而纪年。

2、岁在甲子出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3、黄巾起义是在灵帝中平元年(184),这年是甲子年。

4、古代早的纪年法是根据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比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启动用年号纪元,比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改替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按照天象纪年,带来一定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年法。

60年为一甲子,甲子岁就是从出生年启动计算,到60年,其实就是常说的60岁那年,叫甲子岁。

甲子是指时间长,60年一甲子时间,不清楚是不是

指的就是60岁的意思,实际上挺好理解的

60被称为一甲子,故此,甲子岁就是60岁。

甲子岁为60岁,古人称六十花甲子就是这个意思以甲子作为例子六十年才可以轮到第二个甲孑年既甲子岁

具体是什么时候启动纪年?

我们国内有确切纪年启动于公元前841年。这是后人按照西方公历纪年法推测预计出来的。

中国古代纪年采取的是干支纪年法,没有这样的公元纪年形式,这一年司马迁记载是共和元年。十二诸侯纪年表也是启动于这一年,分别是宋釐公十八年,周厉王三十七年,齐武公十年,陈幽公十四年,蔡武侯二十三年,曹夷伯二十四年,燕惠侯二十四年,鲁真公十五年,楚熊勇七年,卫釐侯十四年,晋靖侯十八年,秦嬴仲四年。举例来说,周厉王三十七年就是公元前841年。

(司马迁)

那么为什么公元前841年就是确切的纪年呢?何不是公元前842年或者是公元前840年?

史学家司马迁经过非常多的梳理和查阅资料,追根溯源,发现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纪年很混乱,或者没有记载详细时间,没办法准确定位,这可能是因为史料的丢失缺少所致。同时他发现,公元前841年后面的历史纪年脉络清晰,没有中断,可来终确定准确时间,故此,他把公元前841年定为共和元年,其实就是常说的共和1年。

共和元年,西周历史上出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周厉王残暴无道,国人忍无可忍,起来暴动,赶走了他,史称“国人暴动”,这样国家没有了君王,但是,国家大事需人处理,各诸侯就完全一样推荐周公和召公暂时接管国家,二人共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这一事件在当时是很重要的政治事件,各诸侯国史官都记载下来了,而且,都拥有明确的纪年,从源头上来看,这一年是很了解的,基本上等同于找到了混乱的纪年的初开始点,为各诸侯国的纪年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起点,这个起点司马迁称之为“元年”。从此,中国古代的纪年就有了统一的标准。

后世的史学家也承认其合理性,还沿用这一标准。

(国人暴动)

针对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纪年,后世也进行了研究,国家在1996年正式开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确定夏朝大概启动于前2070年,商朝大概建立在公元前1600年,西周立国定为前1046年。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以此把中国历史向前推了1200年。

(耶稣剧照)

公元前841年是现行的通用公历纪年法,西方把耶稣出生的那一年称为元年,其实就是常说的说,“国人暴动”出现在耶稣诞生前的841年。那么耶稣诞生的那一年是哪一年呢?据西方纪年来看是罗马城建成后的743年,这是古罗马神学家们推测预计出来的。后来人就沿用了,尽管从科学的视角看,不尽合理,但是,却方便了大家的纪年,不要了混乱。

全世界早启动纪年的是我们中国。我们国内有确切纪年的是公元前841年,史称共和元年。中国古代采取干支纪年法。这里说的的共和,并非目前意义上的共和国,而是因为周厉王巧取豪夺残暴镇压平民,结果被国人赶跑了。于是由王族的召公和周公共同执政。至于目前世界通行的公历,那是在公元1582年才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组织人制定的。

纪年是大家给年代起名的方式。主要的纪年有帝王纪年、公元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23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注: 为第79个甲子的第31年,自黄帝来开始计算, 是4711农2023。

木星纪年什么意思?

早在商朝,古人就发现了木星运行的规律:木星的轨迹和黄道带很接近,木星运行一周天大概要花 ,那么把木星划过的天区平均分成12份,每一份就对应着一年。

只要观察木星目前落在什么地方个天区的哪个位置,就可以基本准确地读出现如今时间,那就是木星纪年法。

古代中国人民把周天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一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为这个原因,木星被称为岁星,这样的纪年法被称为岁星纪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还不知道,但是在战国、秦汉之交很盛行。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各国都用本国年号纪年,岁星纪年可以不要混乱和方便人民交往。《左传》、《国语》中所载"岁在星纪"、"岁在析木"等非常多记录,就是用的岁星纪年法。

除了12次之外,天上又有十二辰的分划(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称呼)。它的计量方向

和岁星运行的方向相反,即自东向西。

因为十二地支的顺序为当时大家所熟知,因为这个原因,古代中国人民又设想有一个天体,它的运行速度也是 一周天,但运行方向是循十二辰的方向。这个假想的天体称为太岁。当岁星和太岁的初始位置关系规定后,完全就能够从任何一年岁星的位置推出太岁所在的辰,因而就可以以十二辰的顺序来纪年。

当时又对太岁所在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年,给以对应的专名,依次是: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如《汉书·律历志》有:汉高祖元年"岁在大棣(鹑首),名曰敦牂,太岁在午"的记载。有了地支关系,再配上天干 ,就与干支顺序相联 。在岁星纪年中 ,对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年也给以专名,依次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着雍 、屠维 、上章、重光、玄黓、昭阳。这样,甲寅年可写为阏逢摄提格,余类推。这些岁名在不一样的古书中有不一样的写法。上面所列的是《尔雅·释天》所载的通用写法。

岁星实质上约11.86年运行一周。过80多年 ,岁星实质上位置将超越理想计算位置一次。

岁星纪年法用久后面,就与实质上天象不符。于是,一定要改革历法,调整岁星和太岁的位置。因为这个原因,当时各自不同的历法的岁星纪年法是有出入的。汉太初以后,岁星纪年法与后世的干支纪年法相连接,从太初上溯至秦统一中国时,岁星纪年比干支纪年落后一辰,上溯至战国时期则落后二辰。西汉末刘歆提出岁星每144年超一次的算法 , 但其实没有在纪年法中应用。东汉改用《四分历》时,废止了岁星纪年法,沿用干支纪年法。

历史曾用过的纪年法有什么?

甲子纪年法,又名干支纪年法,从黄帝时代启动,在太乙数中,每个甲子是分为三元,1984年后为甲子下元,中国用甲子来纪年,由十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以十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六十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目前的干支年建寅,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又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

  我们国内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讲解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们国内古代初是根据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启动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改替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很多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年的,如宋?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样的方式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达详细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们国内古代基本的纪年方法之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样的方法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启动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柯琴《伤寒论注?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 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式,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段成己《肘后备急方?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另外,年次的,如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容易出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按照天象纪年,带来一定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4) 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测预计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干支纪年法起点?

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传说黄帝于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登基,干支纪法由此启动。但按照现有考古资料和史籍记载,干支纪年法实质上是从西汉初七萌芽,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觉得中国在汉武帝之前已用干支纪年。事实上是岁星纪年,采取岁阳岁阴结合以纪年。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那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一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

干指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支指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个。各已天干和地支的开头第一个字为起点,因为这个原因干支纪年法以“甲子”为起点,然后是“乙丑”,从而类推。算下来60年一轮回,故此,又称60年为“一甲子”。

所学有限,未必正确,望有很大帮助。

以上就是对纪年法有哪些,甲子岁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点击博客网站司法考试了解更多司法考试报名条件及考试报名时间等考情信息,司法考试资料点击下方百度云网盘可免费下载。

司法考试考试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司法考试复习资料下载

华宇考试网司法考试免费资料百度云网盘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司法考试成绩公布时间热门资讯

  • 纪年法有哪些,甲子岁什么意思?

    纪年法有什么? 纪年法有: 1、公元纪年法:这是我们国内今天采取、也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式. 2、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是我们国内古代基本的纪年方法之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样的方法还不通行...

    2023-04-11

  • 2023技师考试时间, 医疗卫生执业考试时间表

    2023技师考试时间? 技师考试的报名时间是每一年的12月份到元月份。考试时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明年的5~6月份。 医疗卫生执业考试时间? 执业医师考试报名预估是 1月启动,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考试考试...

    2023-04-11

  • 厦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好考吗,二本考厦大研究生难吗

    厦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好考吗? 厦门大学的法学院研究生难考,依据近3年考研复试成绩分数线来判断基本难度和相对难度,厦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报考的人员数量多,就算是大多数情况下的专业,初试的成绩都很高;考厦门大学...

    2023-04-10

  • 3月福建安全员考试时间,特岗教师考试一般都考什么?

    3月福建安全员考试时间? 福建安全员考试由福建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或者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授权机构自行组织,福建安全员考试报名详细具体安排以福建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或有关授权机构公告信息信息为准。安全员考试每个...

    2023-04-10

  • 山东省自考一年考几次多一次报几门自考可,山东省自考一年

    山东自考一年考几次?多一次报几门?自考可以选择报考哪个学校吗? 山东从 启动自考考试每一年3次考试机会(kou:六一三三零刘九二零),每一次考试多可以报四门。 自考毕业颁发哪一个学校的毕业证书是要看你考哪...

    202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