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1-01-01来源:华宇网校作者:二年级下册数学

【文章简介】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运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质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要领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安排的一种适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华宇考试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关资料,但愿帮助到您。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概述

  【研究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公斤》

  【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2课时讲堂教学+课外克和公斤体验运动,此中讲堂教学分新讲课和练习课。

  (二)《克和公斤》课程规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二(下)年级将“克”和“公斤”两个内容集中考试复习。这部分外容重要考试复习克和公斤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考试复习“吨的熟悉”的前提和基础,尽管学生在生活中打仗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照旧第一次打仗,还缺少熟悉。并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无法靠视察获得,所以,使学生开端建立起质量的看法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材首先通过出现学生熟习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证明“透露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公斤作单位”,以此引发学生的考试复习兴味,使学生感触感染数学与一样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络。

  教材还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动身,选择学生身旁的事物,“从市场买回的苹果、鸡蛋和鱼的质量”,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识题,使学生在活泼、详细的情境中明白数学知识的含义。给学生建立分量的开端看法,使学生明确要了解物品的轻重无法单靠眼睛视察,必需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接着教材通过量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公斤的看法。克和公斤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若是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质“大小”构成了较光鲜的表象,就OK正确使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轻易把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去,学生在进行实质丈量的运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牢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看法。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详细,无法靠眼睛视察获得,只能靠肌肉发觉来感知。为了到达这类互相增进的效率,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公斤的看法,教材采用了如此一些办法:

  (1)通度日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公斤的表象。如,借助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公斤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公斤有多重;让学生说出约莫重1公斤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公斤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丈量实质物品的时机。如证明“要了解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一些经常使用的秤,让学生熟悉丈量的工具。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种种物品。让他们在熟悉一些不一样的秤后,实质练习读取盘秤、弹簧秤等经常使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质丈量的经验并牢固分量看法。

  (3)造就估测认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公斤的看法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力估测与实质丈量所得结果的差异,从而改正考生自己的估测计谋。

  教材提供的这些学生比力熟习的例子,侧重帮助学生建立克与公斤的分量看法。

  【学情份析】

  (一)学生基础:

  一、生活经验:克和公斤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含糊的、直观的、单方面的。

  二、技能基础:学生所必需的视察能力、下手操作能力,二年级学生都有点基础了,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有待造就。

  (二)考试复习能源源:

  一、目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确定本课知识考试复习目标,但通过此课要到达的能力目标还不甚明白,教学中,教师应成心浸透能力造就。

  二、兴味:通过讲堂表里的考试复习,让学生参与观察、评论辩论、操作、比力、游戏等运动来考试复习知识,克和公斤体验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能力,使学生兴味很浓。

  (三)习气和能力造就:

  考试复习习气和能力的造就对小学生是很关键的。二年级学生经由近两年的考试复习已经具有了初级程度的考试复习能力,考试复习能力乱七八糟是先生应该面临的实质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无意识的造就。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详细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触感染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和公斤,开端建立1克和1公斤的看法,了解1公斤=1000克。

  (2)使学生了解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要领。

  二、流程与要领: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公斤的表象。

  三、情绪立场与代价观:

  在建立质量看法的基础上,造就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认识。引发学生的考试复习兴味,使学生感触感染数学与一样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络。

  【重点】

  建立1克和1公斤的质量看法,把握公斤与克之间的进率。

  【难点】

  熟悉1克有多重和建立1公斤质量的看法。

  【课时安排】

  本单元安排2课时讲堂教学+课外克和公斤体验运动,此中讲堂教学分新讲课和练习课。

  【教学计谋】

  教学重难点打破的重要:

  使用主体实践体验运动,采取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数一数、比一比、算一算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脑等多种感观,让学生全方位重复感知质量单位。

  新课教学以后,学校展开“克和公斤体验运动”,直观、平面式的把课内知识延长到课外,让数学再回归生活,这类浓浓的数学味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考试复习兴味。

  教法、学法设计:

  教育家说:“考试复习数学正确的要领是让学生进行再缔造。”也便是由学生自己通过体验运动,考生自己去发觉发现,比知识贯注更关键。因此“不要立刻流露你的所有神秘,让学生在你说出来以前先去猜,只管让他们考生自己找出来。”所以,运动体验教学法为主,知识贯注为辅,寓教于乐,进行教学。如此才更易把握此中的内涵规律、性子和联络。使用“体验—交换—再体验—类比—牢固—应用”的考试复习要领,让学生在运动中学知识、练技能、发头脑、长能力、展专长,到达知识能力双歉收。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处理问题》

  教学内容:讲义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把握处理问题的流程和要领,了解可以用不一样的要领处理问题。

  二、造就学生仔细视察等优秀的考试复习习气,开端造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处理详细问题,造就学生开端的应意图识和酷爱数学的优秀情绪。

  教学重点:

  开端明白数学识题的含义,履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流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处理简单的实质问题,体验数学与一样平常生活的亲近联络。了解小括号的感化,会在处理问题中运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造就学生在实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什物投影、游乐土情境图。

  教学流程:

  1、情形导入,引发兴味

  一、说话:小小伙伴们你们去过游乐土吗?你爱好玩什么?

  二、投影出示游乐土情境图,问:“咱们看看图中的小小伙伴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重力吸收到画面上来。

  2、互助交换,探究新知

  一、视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从这个画面中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进行报告请示)你想了解什么?学生自在讲话。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目前看戏的有多少人?

  二、小组交换评论辩论。

  (1)应该怎么样计算目前看戏的有多少人?

  (2)自力思索后,把考生自己的设法主意在组内交换。

  (3)遴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换处理问题的要领。

  四、把学生处理问题的要领记载在黑板上。

  要领1、22+13=35(人)35-6=29(人)

  要领2、22-6=16(人)16+13=29(人)

  五、比力两种要领的异同。确定两种要领的结果都是求目前看戏的有多少人,在处理问题的思绪上略有不一样。

  六、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实验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换:你是怎样想的?

  七、小结。

  3、练习牢固,应用实践

  一、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证明图意,确定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自力列式解答。而后请几论理学生说一说处理问题的要领,给有难题的学生以启示。

  二、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考生自己自力结束。报告请示处理问题的思绪时,教师联合题目的详细内容,得当浸透头脑教育。

  4、讲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咱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咱们今天学会的知识处理咱们生边的问题吗?

  5、讲堂功课

  教学深思:学生能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对应的数学识题,并通太小组研究的方法处理问题。但是在将两个分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时,无法把握的很好。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均匀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尝试教科书二年级下册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一样平常生活经验和实质操作中建立“均匀分”的观点并把握“均匀分”的要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实质操作中履历“均匀分”的流程。

  教学准备:学具准备:分组准备种种食物、每一人一张卡纸、圆片(18个)、功课纸。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桔子等贴片。

  教学流程:

  1、建立联欢会情境,让学生感触感染均匀分

  一、让学生感触感染什么叫均匀分。

  (1)师:就要过年了,今天咱们来开个联欢会。请同学们看看先生给你们组准备了什么食物?(饼干、巧克力、糖果……)咱们想把全班同学分红四大组,你们能帮我把这些食物分红四份吗?

  (2)让学生分组分一分食物。

  (3)让学生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分的?(让学生分组报告请示结果。)

  (4)师:象如此每一份分得异样多叫均匀分。(板书:均匀分)

  二、(1)(出示多媒体课件)适才先生和一组同学一同“把12个苹果均匀分红4份,每一份有3个苹果。”

  (2)让生把分苹果的流程读一读。

  (3)让学生用这句话把本组分食物的流程说一说。

  三、牢固练习:判别哪一种分矿泉水的要领对。

  2、探究均匀分的要领

  一、在运动中考试复习书中例2

  (1)师:咱们已经了解什么叫均匀分,那么怎样才可以均匀分呢?

  请同学们分组把15个桔子均匀分到5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呢?

  (2)分完后请学生分组说说考生自己是怎么样分的,并上黑板演示。

  (3)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考生自己组分食物的流程。

  二、拔河角逐:师请8位学生,均匀分红两组进行角逐,角逐中得当交叉德育浸透,如团体主义教育等。

  三、给得胜选手发奖品:12支铅笔均匀发给4个同学,每一人几支?

  请学生用/取代铅笔在功课纸上画一画,再团体查对。

  四、团体游戏:咱们班有40位同学分8组做游戏,均匀每一组几人?

  让学生按分好的组在歌曲声中向考生自己的同伴说新年好。

  3、迎新年行列展现运动

  (1)让学生寓目以往行列展现运动的照片。

  (2)请同学们帮咱们班设计出一个队形来参与这个运动。

  要求:每一班18论理学生参与,每一行人数相称。

  (3)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评论辩论,以后在卡纸上用18个小圆片贴出来。

  (4)师选择几张好的作品向各位展现,后让全班同学都把考生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现出来。

  4、小结:这节课你的成果是什么?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