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令人怀念的十大经典小英雄,四个英雄故事

80年代令人怀念的十大经典小英雄?
1、芦荡小英雄
微山湖,芦苇丛,这里本来就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地方,另外,小英雄牛娃捉弄小鬼子的故事,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故事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天,日本鬼子要从莲花镇给土地庙据点的敌人补充一批枪支。我区委接到这个情报后,马上派区武装小分队老马去小鲁庄组织民兵,中途截击敌人,夺取枪支。放鸭的小牛把送枪的鬼子和伪军引诱到芦苇丛里的蛤蟆湾,老马和民兵们一举歼灭了敌人。
2、小铁头夺马记
骑马奔驰是不少孩子的向往,当一名小骑兵跃马扬刀多威风,何况小铁头夺的是鬼子队长的马呢!
日本鬼子到刘家庄来搜捕八路军伤员,儿童团员小铁头决定去报告八路军骑兵连。路远来不及,他大胆的夺了鬼子队长的大红马,奔向骑兵连驻地。敌人出动自行车队猛追,小铁头催马过营地,闯岗楼,渡运河,把敌人引进骑兵连的埋伏圈一举歼灭,小铁头后也成为一名英勇的小骑兵。
3、两个小八路
八路那时候可是很神气的称呼了,能当上小八路那真是帅呆了!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某地八路军转移后,把小战士孙大兴和武建华留在敌后,他们在地下党老靳的领导下,潜入敌人据点,英勇机智地送情报,斗特务,运武器,历尽艰险,后配合我主力部队,一举收复了敌人据点,消灭了日寇,两个小八路茁壮成长起来。
4、王二小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经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清楚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都敌人。
5、草原英雄小姐妹
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碰见暴风雪。两姐妹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艰难地往前走,后终于安全脱险,保护了集体的财产。
6、小英雄雨来
这个故事和芦荡小英雄有点相似,但雨来这个响亮的名字影响却更大。
故事也出现在长满芦苇丛的河畔,晋察冀边区的各位人民群众配合八路军,同日本鬼子和汉奸特务展开了英勇斗争。十二岁的小雨来为民兵和八路军站岗、送信、掩护伤员。有一次被鬼子捉住了,他不怕敌人的威逼利诱,终于机智地跳到河里逃脱了。后来他带着考生学员们和民兵叔叔一起摆地雷阵,真真假假迷住双眼敌人,后他把敌人引入地雷区,配合民兵叔叔获取了战斗的成功。
7、海娃(鸡毛信)
送情报是小英雄常见的任务之一,而海娃送的插着鸡毛的信明显是这种类型故事中受欢迎的。
儿童团长海娃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一次,他替抗日游击队送一封紧急重要的信,路上碰见了敌人。敌人把他捉起来,要他带路。海娃一心想完成送信的任务,机智的和敌人展开了斗争。后他冒着危险甩开了敌人,把信送到了。八路军按照这封情报,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8、潘冬子(闪闪的红星)
电影《闪闪的红星》当年轰动一时,剧中的潘冬子圆润的脸庞,神气的大眼睛,机灵聪慧,活泼勇敢,令观众耳目一新。红军的后代,革命的父亲,英勇的母亲,横行乡里的大恶霸,凝聚成一部集大成的革命教育影片,而后潘冬子带着红军帽成为一名小战士也是当时不少男孩子们的梦想。
9、刘胡兰
刘胡兰不但有英勇的革命故事,还有各位考生所熟悉的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故此,她的故事更增添了一份庄严。
10、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基本上是那个年代儿童英雄的样板了。他淘气还有点蛮劲,他会用假手枪顶着罗金保的后腰,他会偷偷的把真手枪藏在树上的老鸹窝里,他和胖墩摔跤输了不但耍赖还堵人家烟筒,这些缺点既然如此那,亲切而又可爱,而在这些充满乐趣的故事中成长为一名小战士,也更真实可信。
4个英雄故事?
1、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与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没有找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成功,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承担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方便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漫无目的发射燃烧弹,这当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马上燃烧起来,火势快速蔓延到他身上。
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以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保证我们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成功,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3、梁士英,1948年9月,梁士英参与解放锦州作战,被派到尖刀连8连2排5班当战斗组长.10月14日上午,总攻锦州的战斗打响了.梁士英第一登城,一个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一个连的敌人反扑。
在这重要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将拉开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碉堡里,正当他转身离开时,爆破筒又被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梁士英壮烈牺牲,年仅26岁.
4、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省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们国内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省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中国古代小英雄的故事?
1、甘罗:年仅十二岁的甘罗毛遂自荐出使赵国。
2、孙叔敖:战国时的小英雄勇斩双头蛇。
3、荀灌:晋朝,突围搬兵,使被困襄阳解围。
4、周处:刻苦读书、勤学好学。
5、李寄:战国时代的人,小时候因斩蛇除害而名传古今。
6、夏完淳: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时才十七岁。
7、岳云: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的儿子。
8、区寄:运用智慧杀死强盗。
q、宗悫:字符干,立志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英雄励志故事大全?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考生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培养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受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途中,陆羽撞见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很多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后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从小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很多的断案知识,特别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按照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帮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加编撰了我们国内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时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因为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以此受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启动用心读书。转瞬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不少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时间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加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时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刻苦勤奋,掌握并熟悉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因为沈周的称赞,本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出现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很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考生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培养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简短)?
抗日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利用给日本鬼子带路的机会,将他们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而被全歼。日本鬼子恼羞成怒,残忍地杀害了他。但他的精神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使用电脑或手机在线上传扬。
舍己为人的英雄故事?
5月8日晚,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
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地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
在红军长征路上曾出现过不少感人的英雄故事,也涌现了不少的英雄人物,你都清楚什么呢?
1.张思德“尝百草”
部队进入草地后,因为环境、气候很恶劣,让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很多红军就因为这个原因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更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各位考生在茫茫草地上,找寻出一部分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重难关卡。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以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很少。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部分头晕脑胀,全身无力,马上,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期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了解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2.一袋干粮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时,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各位考生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出现一样,拔了不少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
各位考生才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各位考生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清楚体谅他人。
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部分,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唯有战友,而忽视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3.陈赓被骗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因为长时间在荒没有人烟的草地上行军,经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一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需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看到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目前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马上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哪些牙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4.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一定不能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5.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啥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找寻当年参与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非常多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仍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产生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这当中一架迅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快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部分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部分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慌张的抢救启动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目前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一样的弹片,在没有开展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启动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很难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什么英雄故事?(只要试题完全就能够)?
《少年英雄李爱民》《急送鸡毛信 》《贴抗日标语 》《13岁英勇献身》《游击队巧捉鬼子官》、《步枪打飞机 》《三个狗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