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是因为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二是因为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咱们来看一看李清照写这首 绝句的时代背景。
(2)在历史的长河中,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正是从靖康之变,金兵入侵中原开始,北宋朝庭仓皇南迁,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背井离乡,过着流离失所,衣不蔽体的生活,而南宋王朝醉生梦死,不思收复中原失地。我们在五年级曾学过两首诗是真实地反映了南宋当时的历史事实的。学生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
(3)(课件夏日绝句与题临安邸)这两首诗写出了鲜明的对比,金人入侵,北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老百姓(包括李清照一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而南宋朝庭腐败无能,苟且偷生,醉生梦死,全然不顾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目睹南宋统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的可鄙行径,公元1129年,李清照途经当年西楚霸王兵败自刎处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对比宋朝官员的贪生怕死、不肯抵抗,她对项羽宁死不屈、悲壮豪迈的英雄气节更加钦佩和赞赏,于是悲愤地写下这首《夏日绝句》,呼唤南宋能够涌现出项羽那样的英雄,早日渡江,与敌死战,还我河山!
四、熟读古诗,升华情感
1、全班诵读这首诗
(是啊!一个封建社会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胸怀和气魄,实在是令人佩服。从她身上,你学到什么?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人呢?)
2、学生交流(是的,我们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抱着“生当人杰,死为鬼雄”的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把我们的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这首诗吧!)
3、学生放情诵读这首诗。
4、小结:历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这一首诗中的“人杰鬼雄”,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宋朝懦夫的尖锐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虽然李清照不是战场上的英雄,但她的爱国热情足以配得上“英雄”的美名!同学们,让我们振奋精神,再次齐读这首诗,再次感受英雄的气概。
五、课外补充:
(播放《月满西楼》)李清照的词流传千古,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首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板书设计: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论人生 说理
死亦为鬼雄 借古讽今
壮怀激烈
至今思项羽
忆霸王 怀古
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怀古诗)
李清照
生 人杰 有骨气
死 鬼雄 有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