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2020小学1-6年级第二学期知识预习大全(汇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对比的写法和用不同的词语描摹出事物不同神态的方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文有关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点名学生逐段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听写词语:
风光旖旎广阔无垠熠熠发光万籁无声魅力和生气繁茂而荒野
亲切而粗犷骚动和聒噪
(同桌互相检查,及时改错。)
二、精读探究
(一)教师讲解“对比”的描写方法。
1.出示资料: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映衬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使事物的本质特点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可以使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互相映衬,对比鲜明,彼此补充,相得益彰,从而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让学生们在文中寻找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并讨论,通过对比作者着重突出了哪些内容?
3.学生讨论,汇报。
4.教师指导,明确:
(1)第二自然段开头:“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
通过第一和第二、三自然段的对比突出了西岸的特点是:植被构成比较单一,“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而东岸却是植物丰富,姹紫嫣红,动物众多,神态各异。
(2)第四自然段开头:“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通过把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对比,又从听觉上道出了东西两岸的不同之处:西岸万籁无声;东岸“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二)用不同的词语描摹出事物的不同神态。
(1)出示:我们要抓住事物的鲜明的特点,描写出动物、植物或其他景物的与众不同的神态。通过描写,生动传神的向读者展示出这些特点。
(2)仔细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植物)?
教师提示:“各种树木、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教师提示:“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交错、攀缘、伸延、延伸、搭起、挺拔而起、耸立、俯瞰……”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语的不同想象出这些景色的特点来。
(2)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提问: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动物)?
教师提示:“熊、鹿群、黑松鼠、弗吉尼亚鸽、绿鹦鹉、绿啄木鸟、红雀、蜂鸟……”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教师提示:“醉态酩酊、蹒跚、沐浴、嬉戏、麻雀般大小、踯躅、飞来飞去……”
三、拓展延伸
1.师:课文所描述的景色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我们周围的自然景色却日益面临着恶化,要保持住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示例:珍惜资源,不浪费;保护环境,不破坏;宣传环保,不落后。)
2.学生小组内交流,每小组指定一名同学汇报。
3.教师评价。
【教学过程】
密西西比河
万籁无声
一(1)开篇点题
二(2)西岸植物单一,环境幽静
骚动聒噪
三(3~4)东岸植被丰富,动物神态各异
四(5)对比两岸风光,突出主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描写野牛动作的词,抄写下来。并说明这些词刻画出了老牛的什么特点。
①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些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狂躁和不安B.闲适与安逸C.凶猛和野蛮D.迅速和灵活
3.写出下列句子描写动物的角度?
①鹿群在湖中沐浴。()
②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
③毒蛇在树枝上发出阵阵嘶鸣。()
4.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课文围绕中心句主要写了密西西比河的哪些美丽的风光?
答案:
1.承上启下2.①劈游卧望看②B
3.①动作②色彩③声音
4.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句主要写了密西西比河西岸草原的广阔和野牛的闲适,以及东岸热闹和喧嚣的景象。
【课后反思】
《密西西比河》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课,本文是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名作。作家笔触细腻,用散文诗式的语言赞美着密西西比河,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艳丽多彩的美洲原野风光。以前虽然学过不少写景的散文,但多数是国内作家的,这次安排的是国外作家的作品,文章的深度较以前加强了不少。这也为学生们升入初中后学习难度更大的课文奠定一个基础。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和资料图片,简单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然后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通过查字典、问同学等多种方式自学生字词,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找出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第三步,细读课文,深入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第四步,学生在概括自然段段意的基础上梳理结构。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阶段的特征我要求用多种方法学习掌握生字新词,在理解每一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结构,通过读有关资料和朗读课文了解了文章内容,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指导和讲解太多,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机会太少。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尽量多地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大胆探索,慢慢养成钻研学习的好习惯,学会深层次思考。
更多资讯查看:华宇考试网小学频道
热门关键词:
六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作文 六年级语文试题 六年级语文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学习辅导
六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试题 六年级数学课件 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学习辅导
六年级英语 六年级英语试题 六年级英语课件 六年级英语说课稿 六年级英语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