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青年运动的内容及意义,五四运动的起源和过程1000字

54青年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工人阶级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这样的斗争姿态是辛亥革命所不曾具有的。五四运动为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反帝方面,运动的兴起是为了反抗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权益的宰割。在反封建方面,运动表现了“内惩国贼”的坚强决心。斗争后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迫使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因为这个原因,整个运动反映出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
(2)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同时还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非常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们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走上了为民主、科学而斗争的道路。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此外五四运动还擦亮了大家的眼睛,洗涤了大家的心灵,使大家后认识到:为了医治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唯一的药方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 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其实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入透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的人民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加的,通过示威游行、暴力对抗政府等各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促成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走理论联系实质上、与工农结合的革命道路,标明中国青年运动和知识分子发展的正确方向。
2、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理论、阶级力量和干部准备,推动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致使中国阶级力量格局出现重要变化,推动工人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4、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经验引进中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5、五四运动致使中国近代史出现重要变化,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达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功不可没。五四运动直接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致使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致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致使中国人民选择了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道路。
五四运动的起源和过程?
1、五四运动的起源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出现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的人民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加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各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2、五四运动的过程
19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学生获悉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1919年5月4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13校代表,在法政针对学校开会决议下午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1919年6月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1919年6月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启动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民宣言》,并因为这个原因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
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们国内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启动。1949年政务院正式宣布每一年的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答:五四运动的起源和过程是:
首次世界大战这个时间段,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出现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的人民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加的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第二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60天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这里说的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1日启动,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大多数情况下故将他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从而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01 背景
首次世界大战这个时间段,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祖国饱受屈辱、受尽欺负,从5月4日启动,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其他各地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02 发展
学生、工大家聚集在街头巷尾,手拿旗帜,游行示威,力争解放大家的思想,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口号,慷慨激扬,热血沸腾,面对恶势力的欺压,无所胆怯,勇于反抗,誓要吹散帝国、封建的乌云是中国大地上空明亮干净。
03 结果
但是,五四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基本上算是失败了的。
早为1919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消息传回我们国内导致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北京的学生很快组织上街游行,后来这项运动扩展到全国,并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声势浩大,于是就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后来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要求必须5月4日为中国的青年节。
1919年1月,参与首次世界大战的英、美、法等27个战胜国(涵盖中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不顾中国代表的反对,决定将德国在我们国内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中国代表团虽经多方斡旋,但均以失败告终,软弱的北洋政府竟逼迫代表团屈从列强。失望带来的痛苦格外强烈。消息传到国内,民众的愤怒便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数千名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掀起了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各位人民群众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从北京到上海再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从学生到工人再到社会各界,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这样的态势在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因为这个原因,五四运动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出现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的人民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加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各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起因,首次世界大战这个时间段,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与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本次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国内,成为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索。
五四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由在北京的青年学生发起,北京学生罢课、举行讲演、游行及示威等。随后受到非常多的逮捕,全国各省市地区高校学生罢课支援北京学生。这一阶段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军为北京学生。
五四运动的学生-
第二阶段:6月5日,由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随后商人罢市,全国掀起了罢课、罢工、罢市的“三罢”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军也由学生变成工人。五四运动由此突破知识分子的范围,成为涵盖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群众运动。后,五四运动取得成功,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
五四运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表达了中国人民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第二,它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首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第四,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五四运动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的重要意义我想跳出原有的一部分分析方式,从其它的视角谈一谈我的理解: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力量重组的启动。
从1840年以后,中国革命当来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前期的革命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特别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没有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以此使中国革命产生了新的迹象和新的前途,也在这后面产生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基本上,五四运动后面,中国社会走向了一个力量重组与相互争夺时期,参加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的全部力量都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也加剧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复杂性。故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主流产生重要转变的重点。
中国古代自汉代以后,一直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主要地位。到近代以来,儒家思想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冲击,渐渐丧失了传统的地位。这当中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基本上算是激烈的,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思想传播达到高潮。但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和传统儒家思想三分天下。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民族意识高涨的催化剂。
古代,中国人是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的。顾炎武提出的“亡国”与“亡天下”区别时,基本上算是近代民族意识的萌芽,只是这样的萌芽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也仍然没有在洋枪大炮的打击下出现这样的近代的民族意识。甲午战争以后,在维新思想的启蒙下,近代的民族意识才总算又冒了点尖,但其影响的范围非常小。故此才会在八国联军侵华时,产生“扶清灭洋”与帮洋人攻打北京城这两种矛盾情况同时并存的局面存在。五四运动将这样的民族意识推向了一个发展快速发展的阶段。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国民族利益随意损害的局面,中国人据理力争,从学生到商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从而为耻,民族意识的受众面快速扩大。当然到抗日战争,这样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合上面所说得出,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故此至今我们仍对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进行颂扬。五四运动后,达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中国人的共同目标。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封建文化的革命运动,它所举起的“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影响深远。它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出现,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启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54爱国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呢?
五四运动的口号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的意义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能够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启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启动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和"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 历史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本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启动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 五四运动出现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面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些。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 共 产 党的成立做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