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为抢占一个小型机场,我和战友们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屠杀。这次战斗,对我军的还击至关重要。尽量敌众我寡,战斗很是费力,很是惨烈,但终,日军落荒而逃,我们取得了胜利。
战斗中,我的战友赵蒙生庆幸牺牲了。
为了不让英雄的母亲惆怅,排长说,我们按期给英雄的妈妈写信吧。我说,不可啊,赵蒙生的字迹和我们的纷歧样。排长说,没干系,赵蒙生近写了入党申请书,我照他的字迹写,错不了。再说,蒙生他妈也不认识字,信只能叫别人念。
排长的第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娘:
俺在队伍上挺好的,您千万不要挂念俺。队伍上有吃的,饿不着;冬天有棉袄穿,冻不着。仗看来将近打完了,日本鬼子的日子长不了了。俺们将近过上好日子了。等仗一打完,俺就返来看您老人家。我们排的同志们都挺好的,各人可连合了。近,我们端掉了鬼子的一个机场……
我们原觉得兵荒马乱的,信寄不到大娘的手里。可过了一阵子,却收到了英雄母亲的复书,大伙儿兴奋极了,就叫排长给念念。
孩子:
你真是好样的,有点像你爹。在队伍上必然别给咱老家难看,要多打鬼子。
前几天,鬼子又来烧屋子了。可咱不怕,屋子烧了,咱还可以再盖。小鬼子可坏啦,游击队会收拾他们的。娘盼着胜利的那一天哪!
就这样,我们一直和英雄的妈妈保持着接洽,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我们收到了这样的一封信……
信是从赵蒙生老家寄来的,看完后,我们都哭了。信是这样写的——
前线的孩子们:
蒙生妈去年夏天被日军杀害了,她寄给你们的信都是我代笔的。蒙生妈生前对我说,她早就猜到蒙生不在了。为了让你们定心打鬼子,要我僵持给你们复书。她说:“他叔,他们可真是一群大好人哪!俺那孩子看来已经不在了。可俺不悲痛,孩子是打日本鬼子牺牲的,值。他们是怕俺悲痛才给俺写信的。他们的信一到,俺就知道俺那孩子走了,因为俺那孩子是从来不往家里写什么信的,也从来不叫别人代写信的,俺跟他说过,要一心一意打鬼子,不打完鬼子,就别返来,也不要写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