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历史介绍一分钟,丽江现存的象形文字是

丽江古城历史讲解一分钟?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启动打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古城名称来源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蒙古军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驻军于此。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成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丽江古城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成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同年,改丽江路通安州。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丽江古城
清雍正二年(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馝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
现代
1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丽江撤地设市,丽江古城的行政区划归丽江市古城区。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数十里的良田国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假设筑城墙,就犹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这样显得不吉利。由此可见,纳西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 大研镇是一座古城,在丽江县城中,因为它四面被青山环绕,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故此,取名大研镇(砚与研发音相同)。
它初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距今大概有800年的历史,它盛于明清。当时丽江古城已具相当规模。 古时的城建方式是先行开河,然后依河水的来龙去脉进行城建规划,布街辟路。丽江古城的城建方式同样也是依承传统的古城建规划法的经验,故此,它也是中国古代城建方式的活化石。 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居民建筑,均是土木结构瓦屋面楼房,多数为三坊一照壁,也有很多四合院,融合了纳西、白、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居民建筑布局灵活,注重装饰,精雕细刻。
在他们的门窗上多雕饰花鸟图案,并且色调浓烈。
这里的居民都喜欢在庭院种植花木,摆设盆景,无户不养花,无户不流水,形成了“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高原水城风貌,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
丽江现存的一种象形文字为?
丽江现存的一种象形文字是东巴文。东巴文文字形态十分原始,源自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东巴经》,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可以表达细腻的情感,也可以记录复杂的事件,还能写诗作文,纳西语称“司究鲁究”,意思是“木迹石迹”,可以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云南地理特点作文?
今天,我要为各位考生推荐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云南。
为啥说呢,因为云南风景好美,十号天气好,就让我给你们讲讲吧。
云南因在云岭以南而得名。古人传说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目前彩云的边,故此,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部落的生息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
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的说法,被誉为“有色全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拉国家公园,喝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
再说一下云南气候的特点,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很多,气温差小,日温差大,于诗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些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
后再说美食特产,云南十大名菜:过桥米线,昆明酸腌菜,腾冲饵块,宜良烤鸭等......云南十大小吃:过桥米线, 呈贡凉拌豌豆粉等......云南十大特产:宣威火腿,云南白药,普洱茶,云南鲜花饼,富民杨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