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当前位置: > 学历 > 初中 > 初中生校服 >

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自

时间:2023-06-03 14:22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初中生校服
资料下载
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

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可以出一个啊?

自从古代有科举以后,考取进士大多数情况下三年考一次,每一次科举考试的前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各有一名。故此,说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是三年有一个状元。但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产生,如皇帝下旨开“恩科”,这时就可以增多一次科举考试,对应的状元也会增多。

  不是!  确切一点说不完全是。  在分裂的年代,中国大地上有不少政权,每个政权都拥有自己的科举考试,故此,分裂年代的状元是不少的,因为国家小,人才匮乏,他们未必遵循三年的相关规定。  在统一安定的朝代,如隋唐、清等,规定是这样的,三年一乡试、三年一会试,会试通过者,才由皇帝殿试。但乡试和会试是不是同时举行,就不可以而知了,但我觉得,不是同时举行的,而且,每届也不只出一个状元!  保存得完整的清代状元榜完全就能够了解看到,1646、1647、1649、都拥有状元产生,1652年还有两个!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少,你自己可以看看。  中国历代状元之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2.历代状元中,为后世崇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3.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要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次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后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出现重要变化。  4.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 )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与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6.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7.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为显著者。  8.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员数量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庠(xiáng,即宋郊)、杨寘(zhì,同‘置’)、冯京、王岩叟等6人。  9.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员数量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10.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觉得“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11.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12.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我们国内“楷书四各位考生”。  13.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佑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式,为后世所仿效。这一奉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14.历代状元中,著述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各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  15.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浚(jùn,同‘浚’)。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睹,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相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们国内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16.历代状元中,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当中无非事”的出题, 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详细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17.历代状元中,嗜饮茶并对我们国内茶道研究作出奉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自不同的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后面,我们国内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18.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19.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20.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发布命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受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怀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发布命令将主考官及陈安等人一并处死。  2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丑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2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与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与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23.中国历史上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第二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24.历代状元人员数量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四年(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基本上每一年一次,约出现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25.中国历史上,一届科举考试中由同一地区包揽前三名出现在明朝建文二年,来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广、王艮和李贯包揽了一甲前三的状元、榜眼、探花。永乐二年则诞生了一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科举奇迹:也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们包揽了本次科举考试前七名!  26.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出现状元人员数量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出现状元49 人。  注:清朝一代正宗江苏籍状元应为43人。之故此,有49人的说法的因素是戴有祺(康熙30年状元)、王敬铭(康熙52年状元)、秦大成(乾隆28年状元)、徐郙(同治元年状元)等4人严格说应属上海人,而当时上海属于江苏;吴信中(嘉庆 状元)、黄思永(光绪6年状元)等2人原籍都是安徽休宁、寄籍在江苏。就算除去这4人,江苏的43人仍大大领先于第二的浙江19人(如不算寄籍在外的应为18人)。  27.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出现状元人员数量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28.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状元人员数量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 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当中,连续出现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29.历史上出现兄弟状元人员数量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 人。  30.历史上出现父子状元人员数量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  31.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短的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时间仅相隔三年。  32.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短的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 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97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时间仅相隔三年。  32.历代状元中,早启动从事实业活动并获取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第二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33.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与过两个科目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与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这个时间段与同僚出现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  34.历代状元中,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永徽七年(656年)登第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登第的郭元振,都是18岁。  35.历代状元中,有史可查的年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直出现在题目中70多岁,才因一偶然机会毛遂自荐,成了状元。嘉庆年间,杭州人王严,以80高龄中试,但没来得及殿试就死了,不然,他也许会打破尹枢的纪录。  36、历史上唯一一次同年文武两状元都是同一个地方举子,出现在北宋熙宁九年(1076),福建路兴化军(今莆田市)的徐铎和薛奕分别高中文武状元,宋神宗得知大魁天下的文武状元乃是同乡时,不由龙颜大悦,特作诗以赐,诗曰:“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37、历代状元中、在今天地位高的,当属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状元陈文龙(福建莆田人),明永乐六年(14 ),朝廷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皇帝加封陈文龙为镇海王是福州城惶庙神。  38、在历代状元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因为诗赋被罢免的状元,为梁开平元年(公元9 )状元莆田人徐寅,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  39、历代科举唯一一次“四异”同科,为绍兴八年(1138),莆田人黄公度(1109-1156)殿试进士第一名为榜魁(状元);陈俊卿(1113-1186)第二名为亚魁(榜眼);林邓七十三岁,为榜尊;龚茂良(1121-1178)十八岁,为榜幼。时称“四异”同科。又,黄公度与陈俊卿,又被称为“魁亚占双标”。  [编辑本段]中国历代状元榜  隋代状元(进士)榜  张损之 孙伏伽 侯君素 杨 纂 房玄龄 温彦博 黄凤麟  唐代状元榜  孙伏伽 陈伯玉 杜 绾 李 琚 羊袭吉 常 衮 李 博 杨 凝 张正甫 陈 讽 班 肃 李顾行 韦 谌 裴 俅 李 余 李从实 狄慎思 莫宣卿 刘 蒙 赵 峻 许佑孙 归 黯 羊绍素 崔 詹 崔 液 宋守节 姚仲豫 严 迪 贾 至 杨 护 卢 庚 王 溆 王 储 牛锡庶 李 程 徐 晦 李固言 卢 储 李 合 陈 宽 崔 岘 顾 标 于 镶 裴延鲁 归仁绍 郑合敬 陆 扆 崔 胶 卢文焕 李 超 弓嗣初 常无名 李 嶷 崔 曙 杨 誉 洪 源 张 式 魏弘简 卢 顼 郑巨源 武翊黄 尹 极 白敏中 韦 筹 郑 确 郑 颢 卢 深 颜 标 薛 迈 李 筠 孔 缄 郑贻矩 苏 检 裴 格 赵 蒙 郑 益 李 昂 虞 咸 王 阅 李巨卿 杨栖梧 杨 凭 崔元翰 尹 枢 李 随 王源中 张又新 郑 冠 宋 刓 李 肱 卢 肇 于 珪 崔 铏 孙龙光 郑昌图 孙 偓 李 瀚 赵观文 归 佾 杨仲昌 许 且 范崇凯 王正卿 刘 单 杨 儇 萧 遘 丁 泽 薛 展 贾 棱 封孟绅 柳公权 郑 澥 李 群 杜 陟 裴思谦 郑 言 张温琪 李 亿 韩 衮 孔 纁 郑 蔼 杨赞禹 崔 谔 归 系 吴师道 王 维 徐 征 赵 岳 杨 纮 齐 映 黎 逢 郑全济 苑 论 陈 权 韦 瓘 独孤樟 柳 璟 李 珪 崔 囗 易 重 李 郜 孔 纬 郑洪业 归仁泽 崔昭纬 崔昭矩 杨赞图 裴 说  五代十国状元榜  崔 邈 陈 逖 崔光表 王 彻 王归璞 黄仁颖 徐寅 郭 晙 王 朴 扈 载 简文会 梁 嵩 王克贞 伍 乔 卢 华 寇 湘 王 溥 乐 史 邱 旭 张 确 费黄裳 王崇古 卢 郢 杨 遂 邓 及  宋代状元榜  杨 砺 张去华 马 适 苏德祥 李景阳 刘 察 李 肃 刘蒙叟 柴成务 安德裕 张 拱 刘 寅 安守亮 宋 准 王嗣宗 吕蒙正 胡 旦 苏易简 王世则 梁 颢 程 宿 陈尧叟 孙 何 孙 仅 孙 暨 陈尧咨 王 曾 李 迪 姚 晔 梁 固 张师德 徐 奭 张 观 蔡 齐 王 整 宋 庠 徐铎 王尧臣 王拱辰 张唐卿 吕 溱 杨 寊 贾 黯 冯 京 郑 獬 章 衡 刘 辉 王俊民 许 将 彭汝砺 许安世 叶祖洽 佘 中 徐 铎 时 彦 黄 裳 焦 蹈 李常宁 马 涓 毕 渐 何昌言 李 釜 霍端友 蔡 薿 贾安宅 莫 俦 王 昂 何 焕 沈 晦 李 易 张九成 汪应辰 黄公度 陈诚之 刘 章 王 佐 赵 逵 张孝祥 王十朋 梁克家 木待问 萧国梁 郑 侨 黄 定 詹 骙 姚 颖 黄 由 卫 泾 王 容 余 复 陈 亮 邹从龙 曾从龙 傅行简 毛自知 郑性之 赵建夫 袁 甫 吴 潜 刘 渭 蒋重珍 王会龙 黄 朴 徐元杰 吴叔告 周 坦 徐俨夫 留梦炎 张渊微 方逢辰 姚 勉 文天祥 周震炎 方山京 阮登炳 陈文龙 张镇孙 王龙泽  辽代状元榜  高 举 高 正 郑云从 石用中 王熙载 吕德懋 王用极 张 俭 陈 鼎 杨又玄 初 锡 南承保 邢 祥 李可封 杨 佶 史克忠 刘二宜 高承颜 史 简 鲜于茂昭 张用行 孙 杰 张克恭 张仲举 张 渐 李 炯 张 昱 张 宥 张仁纪 刘 贞 刘师贞 冯 立 邢彭年 王 寔 王 棠 张孝杰 梁 援 王 鼎 张 臻 赵廷睦 刘 霄 刘 瓘 李君裕 张 毂 文 充 冠尊文 陈衡甫 康秉俭 马恭回 李 石 刘 祯 韩 昉 王 翚 李宝信 李 球 边贯道  西夏状元榜  李遵顼  金代状元榜  刘 伪 许 必 胡 砺 赵 洞 石 琚 吕忠翰 杨建中 王彦潜 常大荣 郑子聃 任忠杰 孟宗献 徒单镒 张行简 王 泽 孙用康 杨云翼 张 檝 纳兰胡鲁剌 李俊民 李 演 张 本 李献能 斡勒业德 富珠哩察罕 王 鄂 卢 亚 李 塘 赵承元 郑时昌 武明甫 赵安时 赵安荣 刘 海 李 安 张继祖 刘文龙 元 堪 刘仲渊  元代状元榜  护都答儿 忽都达儿 普颜不花 霍希贤 泰不华 林济孙 宋 本 捌 剌 张 益 阿察赤 李 黼 林亨 笃列图 王文烨 同 同 李 齐 拜 住 陈祖仁 张起岩 张士坚 阿鲁辉 帖木儿 王宗哲 朶烈图 文允中 薛朝晤 牛继志 侻 征 王宗嗣 买 住 魏元礼 宝 宝 杨 輗 张 栋 赫德溥化  明代状元榜(按及第先后为序)  吴伯宗 丁 显 任亨泰 黄 观 张 信 陈安阝 韩克忠 胡 广 曾 棨 林 环 萧时中  马 铎 陈 循 李 骐 曾鹤龄 邢 宽 马 愉 林 震 曹 鼐 周 旋 施 盘 刘 俨 商 辂 彭 时 柯 潜 孙 贤 黎 淳 王一夔 彭 教 罗 伦 张 升 吴 宽 谢 迁 曾 彦 王 华 李 旻 费 宏 钱 福 毛 澄 朱希周 伦文叙 康 海 顾鼎臣 吕 柟 杨 慎 唐 皋 舒 芬 杨维聪 姚 涞 龚用卿 罗洪先 林大钦 韩应龙 茅 瓒 沈 坤 秦鸣雷 李春芳 唐汝楫 陈 谨 诸大绶 丁士美 申时行 范应期 罗万化 张元忭 孙继皋 沈懋学 张懋修 朱国祚 唐文献 焦 竑 翁正春 朱之蕃 赵秉忠 张以诚 杨守勤 黄士俊 韩 敬 周延儒 钱士升 庄际昌 文震孟 余 煌 刘若宰 陈于泰 刘理顺 刘同升 魏藻德 杨廷鉴  大西政权状元榜  大西国,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统治。 明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覆灭,同年,张献忠于成都建立“大 西国”政权,年号大顺。大西国科举设文、武二科。仅存文状元龚济民、武状元张大受。其他情况不详。  清代状元榜(按及第先后为序,括号中数字为及第公元年份)  傅以渐(1646) 吕 宫(1647) 刘子壮(1649) 邹忠倚(1652) 麻勒吉(1652) 史大成(1655)  图尔宸(1655) 孙承恩(1658) 徐元文(1659) 马世俊(1611) 严我斯(1664) 缪 彤(1667)  蔡启僔(1670) 韩 菼(1673) 彭定求(1676) 归允肃(1679) 蔡升元(1682) 陆肯堂(1685)  沈廷文(1688) 戴有祺(1691) 胡任舆(1694) 李 蟠(1697) 汪 绎(1700) 王式丹(1703)  王云锦(1706) 赵熊诏(1709) 王世琛(1712) 王敬铭(1713) 徐陶璋(1715) 汪应铨(1718)  邓锺岳(1721) 于 振(1723) 陈德华(1724) 彭启丰(1727) 周 澍(1730) 陈 倓(1733)  金德瑛(1736) 于敏中(1737) 庄有恭(1739) 金 甡(1742) 钱维城(1745)梁国治(1748)  吴 鸿(1751)秦大士(1752)庄培因(1754)蔡以台(1757)毕 沅(1760)  王 杰(1761)秦大成(1763)张书勋(1766)陈初哲(1769)黄 轩(1771)  金 榜(1772)吴锡龄(1775)戴衢亨(1778)汪如洋(1780)钱 棨(1781)  茹 棻(1784)史致光(1787)胡长龄(1789)石韫玉(1790)潘世恩(1793)  王以衔(1795)赵文楷(1796)姚文田(1799)顾 皋(1801)吴廷琛(1802)  彭 浚(1805)吴信中(1808)洪 莹(1809)蒋立镛(1811)龙汝言(1814)  吴其浚(1817)陈 沆(1819)陈继昌(1820)戴兰芬(1822)林召棠(1823)  朱昌颐(1826)李振钧(1829)吴钟骏(1832)汪鸣相(1833)刘 绎(1835)  林鸿年(1836)钮福保(1838)李承霖(1840)龙启瑞(1841)孙毓溎(1844)  萧锦忠(1845)张之万(1847)陆增祥(1850)章 鋆(1852)孙如仅(1853)  翁同龢(1856)孙家鼐(1859)钟骏声(1860)徐 郙(1862)翁曾源(1863)  崇 绮(1865)洪 钧(1868)梁耀枢(1871)陆润庠(1874)曹鸿勋(1876)  王仁堪(1877)黄思永(1880)陈 冕(1883)赵以炯(1886)张建勋(1889)  吴 鲁(1890)刘福姚(1892)张 謇(1894)骆成骧(1895)夏同龢(1898)  王寿彭(1903)刘春霖(1904)  太平天国状元榜  武立勋 傅善祥 杨朝福 吴容宽 刘闼忠 朱世杰 乔彦才 叶春元 刘盛培 范朴园 沈抡元 吴镇坤 汪顺祥 陆培英 徐首长  古代考状元并不是易事,要经过童生、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阶段。殿试一般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第一名则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格者都为进士。但凡是高中状元,披红挂彩,敲鼓呜金,骑马游街,可谓屙屎抽烟-前呼后涌,好不威风。旧时一幅对联生动地描绘了状元前后的境遇: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可以,借不可以,不少内戚外亲,袖手旁观,没有人雪中送炭;  今科侥幸,衣禄有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也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都来锦上添花。  状元中更有甚者,被皇帝招为驸马,身价百倍,少不可以光宗耀祖,享不尽荣华富贵。比目前的什么“款儿”、“腕儿”、“星儿”神气多了!  建朝代考状元多以“八股文”为主。据史籍记载: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考取状元503人;如加上辽、金两代、张献忠的大顺朝廷还有太平天国状元计48人,则中国历代共有状元551人(不涵盖武状元及女状元)。史料载:中国历史上早的一位状元为唐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后一位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状元刘春霖;年轻的少年状元当数唐高宗永徽七年登第的苏瑰和咸亨四年登第的郭元振,皆不够十八岁;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生考了几十次,直到七十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夙愿!  二、女状元  中国历史上曾出了女皇帝武则天,但女状元基本上没有。传说中女状元倒很多:清乾隆年间,女作家陈瑞生创作了一部长篇弹词《再生缘》,词中女主人公孟丽君女扮男装考中状元,后当上宰相,终与失散的未婚夫皇甫梦华相遇、完婚;明代《四声猿》杂剧中的《女状元》描写了一个叫黄春桃的姑娘女扮男装考中状元的故事…… 这些“花木兰”式的女状元都是文艺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历史上早的一位被大家称作“女状元 ”且流传甚广的则是古临邛(今四川邛崃市)人黄崇嘏。  据《玉溪编事》 、《十国春秋》载:五代十国王建父子称帝时期,蜀国临邛出了个女诗人叫黄崇嘏。她童年丧失父母,但天资聪颖,为了外出方便,从小女扮男装,勤学苦读,琴棋诗画,无一不精。唐僖宗江文德元年(公元888年),王建带兵攻下临邛,后去成都,留下幕客周痒守城。一次,黄崇嘏燃“井火”(即天然气)夜读,不慎失火毁屋,被打入县大牢。为求脱祸,她赋赞诗一首呈献周庠:“偶辞幽隐住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在深笼”。  周庠见诗中“政清如水”的赞语大喜爱其才,怜其年轻,便把她释放留置府中,后调她至成都任幕中司户参军。府中上下均不了解其为一弱女子。周庠后提出要招赘她为婿,黄崇嘏婉谢不允,乃赋《辞蜀相妻女》诗,后四句为:“立身卓矣青松操,挺志坚然白壁姿。幕府若容为坦腹,原天速变作男儿”。坦露真相后,辞职还乡隐居。时人敬慕她的才华,称之为“女状元”。明代徐渭的《女状元》一剧,都是按照黄崇嘏故事编写的。至今,邛崃市火井乡崇嘏山上仍保存着“王蜀女状元黄崇嘏之墓”。  严格说,历史上真正参与科考而成为“女状元”的唯有太平天国时期20岁女子傅善祥。《清稗类钞.考试类》记载:科考中一道试题取自《论语》的“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傅善祥一反众议,“力辟‘难养’之说,引古来贤女内助之功”大举女性之作为,抨击了封建大男子主义及孔子歧视妇女的错误观点。傅善祥在当时的环境下敢于反对“男尊女卑”谬论,敢于批驳“千古圣人”孔子的定论,其精神,其勇气,深受洪秀全赞赏,亲自选定她为状元,并与她戴上花冠,穿上礼服,在锣鼓喧天声中游街三天,出尽风头。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前进,科举时代早已不复存在。现目前的时候代是一个状元辈出的时候代,不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单单就来说一下那相似于古时状元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来说,层出不穷,可能数也数不清啦!  浙江温州市龙湾区的一个镇  状元镇:辖 渔业大队、状元、龙腾、龙泽4个居委会;状元桥、横街、御史桥、山西、西台、石坦、甘岙、三郎桥、大岙溪、响动岩10个村委会。

不是一定的,每3年一次大比是出一个状元,不过有时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因素延期大比时间。还有各朝都会不定期的开恩科,来选拔人才,这个考中的和定期的科举差很少。

初中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初中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初中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自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6031518781.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初中生校服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chuzhong/xiaofu/)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自和初中生校服的相关信息。

    初中生校服热门资讯

  • 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会出一个啊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

    古代的状元是不是每三年就可以出一个啊? 自从古代有科举以后,考取进士大多数情况下三年考一次,每一次科举考试的前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各有一名。故此,说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是三年有一个状元。但也有比较...

    2023-06-03

  • 沈阳中考录取时间, 中考新政策

    沈阳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取时间? 中招收录取取日程具体安排 7月21日,第一批次学校体育、艺术特优生自主招生备案录取; 7月24日,第一批次学校(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市级标准化高中)录取; 7月25日,学员补报未完成...

    2023-06-03

  • 淮安中考时间安排,江苏中考哪几天考试时间

    淮安中考时间具体安排? 在高中毕业考试后一两天,其实就是常说的六月15.16.17这三天 江苏中考哪几天? 江苏中考大多数情况下具体安排在 六月中20号到月底30号左右,正常是三天考试时间。详细是哪一天,就要看哪一...

    2023-06-03

  • 2023考研历史学试卷满分是多少,科举九天六夜考什么?

    2023考研历史学考试试卷满分是多少? 考试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这当中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名词解释8小题,共80分;史料分析题2小题,共60分;论述题3小题,共120分。 科举九天六夜考什么? 科举九天六夜考是...

    2023-06-02

  • 历年上海中考时间,2023中考时间是几月几号

    2023上海中考时间? 中考时间是6月8日9日两天, 因为疫情延期到了6月27日28日两天。 2023中考时间? 各个地区有差异, 2023北京中考时间:6月24日至6月26日 上海中考时间:6月15至16日 等等 上海化学中考时间?...

    2023-06-0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