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jí,上下结构,偏旁部首是“⺮”,造字法属于形声字,从竹,耤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籍的象形字:藉、藕、耤。
籍的象形字有:藉,籁,箱,簸
籍作姓时读音仍为jí。
姓氏籍,拼音jí, 全国总人口约 4 万人是我们国内罕见的姓氏之一,在当今按人口数量排序的中华百家姓排名中新名列第 535 位,位于泮姓后面,仁姓以前。
籍(Jí)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姬姓,以官职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公族叫作伯厣的是晋襄公的孙子(一说是晋国大夫荀林父的孙子),在朝廷里面针对负责管理晋国典籍的事情。伯厣的学问很好,他的后代中有的用籍作为姓氏,称为籍氏是今天籍姓的起源。二是以地名为氏。春秋时,卫国有籍圃、齐国有籍丘,住在那里的人以籍为氏。
“籍”作姓氏时读 Jí。拼音:jí、jie释义:jiè:造句:为了增长知识,我们要广泛地阅读不一样种类的书籍。
一.藉
基础释义
[ jiè ]
1.另见“借”
2.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茅草为藉。
3.垫;衬:藉地而坐。
[ jí ]
1.践踏;凌辱。
2.另见“借”
具体释义
[ jiè ]
〈名〉
(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同本义
藉,祭藉也。-《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
藉用苇席。-《仪礼·士虞礼》
藉乃燔林。-《列子·黄帝》
缫藉九寸。-《周礼·大行人》
藉用白茅,无咎。-《易·大过》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礼记·曲礼》
〈动〉
衬垫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藉茅(用茅草垫祭品。表示对神的敬意);藉草枕块(古时居丧的一种礼节,子从父、母丧时起至下葬不短的一个时期,要睡干草、枕土块,以示哀悼思念之情);藉子(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
坐卧其上
藉萋萋之纤草。-王绰《游天台山赋》。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
又如:藉槀(坐于草垫之上)
践踏;欺凌 。
如:凌藉(践踏;欺凌)
抚慰
白头无籍在,朱绂有哀怜。-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
又如:慰藉(慰藉);藉在(依赖,慰藉)
“借”的繁体字
空籍五岁矣。-《史记·陈杞世家》。《索隐》曰:“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后面年为五年。’”
另见 jí
[ jí ]
〈动〉
践踏;欺凌
藉贫孱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吕氏春秋》
进贡
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
登记;记
藉长幼贫氓之数。-《晏子春秋》
通“籍”。登记并没收全部的财产 。
如:藉没(没收)
顾念;顾惜 。
如:藉不可以(顾不可以)
用绳缚 。
如:藉靡(缚,捆绑)
〈形〉
杂乱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柳宗元《田家》
〈名〉
通“籍”
藉田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礼记》
耕种藉田
古之必藉千亩者,礼之饰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
赋税 。
如:藉敛(征收税赋)
通“阼”。势位
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需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二.籍
基础释义
1.书;书册:古籍。经籍。
2.登记隶属关系的册簿。引申指隶属关系:国籍。党籍。户籍。
3.祖居或自己出生的地方:原~。祖~。
具体释义
〈名〉
(形声。从竹,耤( 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籍,簿书也。-《说文》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
宫观之籍。-明· 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籍口(户口);籍戎(编入军籍);籍地(官宦门第);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除籍(于簿籍中除名)
泛指书,成册的著作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都为版本。-《梦溪笔谈·活板》
由是文籍生焉。-萧统《文选序》
又如:籍图(文籍图书);书籍;古籍;经籍;典籍
代表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街问紫芝。-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又如:军籍;党籍;外籍;客籍;团籍;队籍
籍贯
顷小儿回籍应举。-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宋阳山书》
又如:回籍;原籍
征籍。中国古代各自不同的捐税的统称
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
又如:籍税(征收租税);籍赋(赋税);籍敛(征收田税);籍求(敛取);籍取(敛取;征收);籍兵(征集兵士)
门籍,一种写有当事人姓名的小牌子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汉书·魏古人传说》
又
汉代有事需出入宫门者,皆有门籍悬于宫门,以备案验
〈动〉
登记
籍吏民。(籍,登记。登记官吏、人民,就是造花名册、户籍册等。)-《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籍名(登记籍贯名字);籍没(登记并没收全部的财产);籍夫(登记征用民夫);籍田(藉田。古代天子亲耕之田。以所获祭祀宗庙,并寓劝农之意)
没收入官 。
如:籍配(籍没和充军);籍略(籍没和强取);籍死(犯罪被籍没致死);籍产(没收罪犯全部的财产)
假借。通“借” 。
如:籍甚(带来一定凭藉而更强大);籍在(依赖,慰藉)
〈形〉
杂乱 。
如:狼籍
jí (1)名籍。写有朝臣姓名、年龄、身份、状貌特点,长二尺,挂在宫门上以备官员出入时查对的竹片。《黄生借书说》:“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2)名册;登记簿。《复庵记》:“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
(3)登纪录写入册。《鸿门宴》:“籍吏民,封府库。”
(4)书籍;书册。《活板》:“板印书籍,唐人暂时还没有盛为之。”
(5)籍贯。韩愈《寄崔立之》:“旧籍在东都。”
(6)籍田。君王在北京城附近占有的田地。《国语·周语》:“王治农于籍。”
(7)通“藉”,践踏。《汉书·天文志》:“兵相跆籍。”
jiè (1)通“藉”,凭借。《韩非子·五蠹》:“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
(2)通“藉”,以……为垫。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
书“藉”的藉错了,应是书“籍”。书籍是装订成册的图书文字。
1. 藉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jiè,jí。有垫在下面的东西,衬垫;同“借”,藉此;抚慰;假设,假使;含蓄;践踏,凌辱等意思。
2. 籍,汉语汉字,读作jí。释义为书册;登记册、个人对国家或组织的隶属关系、出生地或祖居地、姓。古代的“书”是用竹简做的,“籍”属“竹”部。
肯定是书籍,而不是书藉。纸张还没有发明之前,远古时代的文字是写在龟甲上的,后来是写在竹简上的。
为防止虫蛀,天气好时,竹简要拿出来晒,晒竹简时,竹简可能会溢出水珠,因而有那句文天祥写的很著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书籍不是书藉,籍是书,书册的意思。
组词:书籍,籍贯,籍田。
“籍”,普通话读音为jí,“籍”的基本含义为书,书册,如古籍、书籍;引申含义为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如籍贯、户籍。
在现代汉语中,“籍”字还有登记的含义,如籍夫、籍名。
“籍”,初见于秦系简牍中,后来又在秦代小籇中发现,“籍”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藉组词:
1、蕴藉[yùn jiè]
含而不露
荣被吸儒衣,温恭有蕴藉。 -《后汉书.恒荣传》
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汉书.薛广德传》
2、枕藉[zhěn jiè]
纵横交错地躺在一起
3、慰藉[wèi jiè]
慰藉;抚慰
4、帝藉[dì jiè]
天子象征性的亲耕之田。
5、藉甚[jiè shèn]
盛大;卓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从而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升其堂者,若登孔氏之门;沾其赏者,犹得东吴之句,藉甚当时,声驰遐迩。”
“籍”组词:
1、书籍[shū jí]
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
2、寄籍[jì jí]
指长时间居住非本地而获取该地的籍贯
3、原籍[yuán jí]
本籍,祖居的地方
4、学籍[xué jí]
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5、典籍[diǎn jí]
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亦泛指古今图书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都为板本。-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宗籍着籍租籍资籍祖籍属籍正籍灶籍在籍载籍蕴籍帐籍诊籍谪籍赈籍无籍系籍
籍jí:书籍、户籍、籍贯。
藉jí、jiè组词:慰藉、蕴藉、狼藉、蹂藉、踖藉、践藉。
“藉”,普通话读音为jí、jiè。“藉”的基本含义为垫在下面的东西;引申含义为衬垫,如枕藉;含蓄,如蕴藉;假设,假使。
在平日使用中,“藉”常做动词,表示顾念、顾惜,如藉不可以。
“藉”,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楷书体和简化版的“藉”都从篆书演变而来。
籍jí:书籍、户籍、籍贯
一、藉字的拼音是jiè和jí。
二、藉的组词有蕴藉、 枕藉、 狼藉、 慰藉、 缲藉、 荫藉、 尉藉、 酝藉、 通藉、 藉藉、裀藉、 爱藉、 藉端、 韬藉等。
三、藉字的基本释义:
[ jiè ]
1、另见“借”
2、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茅草为藉。
3、垫;衬:藉地而坐
籍不是多音字组词为户籍,书籍;藉的多音字组词jiè:蕴藉,枕藉;jí:狼藉,籍没。
藉 [jiè,jí]
汉语汉字
藉,通用规范一级字( 经常会用到字 )。 此字早字形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本义是指古代祭祀或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还有顾念、顾惜的意思,还可指杂乱,烦杂。
籍不是多音字,但藉是多音字。
藉
(1)[jí]1.践踏,凌辱:“人皆~吾弟”。狼~。
2.进贡:“其~于成周”。
等应开公代次计几色导增八张,广织算太参。
3.〔~~〕同“籍籍”。
(2)[jiè]1.垫在下面的东西。
2.衬垫:枕~。
国说政那位设资极认史团市江。
3.同“借”。
4.抚慰:慰~。
5.含蓄:蕴~。
6.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不是多音字,唯有一个读音。
书籍、古籍、寄籍、原籍、经籍、学籍、客籍、地籍、户籍、党籍
“籍”,普通话读音为jí,“籍”的基本含义为书,书册,如古籍、书籍;引申含义为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如籍贯、户籍。
在现代汉语中,“籍”字还有登记的含义,如籍夫、籍名。
“籍”,初见于秦系简牍中,后来又在秦代小籇中发现,“籍”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以上就是本文书籍的籍象形字,籍作姓怎么读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6131586616.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汉字写读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hanzixiedu/)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书籍的籍象形字,籍作姓怎么读和汉字写读的相关信息。
书籍的籍象形字? 籍,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jí,上下结构,偏旁部首是“⺮”,造字法属于形声字,从竹,耤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籍的象形字:藉、藕、耤。 籍的象形字有:藉,籁,箱,簸...
2023-06-13
bai的四个声调? bai四个声调:bāi,bái,bǎi,bài bāi-擘,掰,挀,㓦 bái-白,拜,䳆,㿟,㼟 bǎi-百,柏,伯,摆,捭,佰,栢,擺 絔,襬,粨,竡,䙓 bài-稗,拜,呗,败,唄,韛,拝 敗,猈,庍,粺,薭 bai有四个声调。...
2023-06-13
孩子听写词语不过关,家长写意见怎么写? 这孩子在本次听写词语的途中,不过不过关老师不满意,我期望孩子可以再接再厉,不要停,加油,期望老师在这方面可以教导他们,可以多学习一部分词语知识,这对他们才可以够在听...
2023-06-13
上海简称沪是念lu还是hu? 上海简称应该念hu,上海巿简称有各种称谓。例如沪市、申、魔都、全国金融中心等等,春秋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称之为“申”。晋朝时又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因为简称沪或申...
2023-06-13
转正理由怎么写? 转正理由需明确、详细、详尽,可以从工作表现、工作态度、岗位要求等方面入手,以突出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奉献。转正理由是企业核心管理者为特别要注意关注的问题之一,它关系...
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