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歹:坏。不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成语造句:给你们读一点古书总是好意;古书又不是毒药,竟会这样胡闹起来,这明明是不识好歹呀!★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十五
成语辨析:~和“不识抬举”;都可表示不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但“不识抬举”含有“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的意思;~只表示“不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好意”;还可指不辨是非;“不识抬举”不可以。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辨是非,不懂别人的好意
发音技巧:好,不可以读作“hào”。
表达技巧:歹,不可以写作“夕”。
褒贬剖析解读:属贬义成语
【成语】:不识抬举 【拼音】:bù shí tái jǔ【解释】: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这贱人不识抬举。”
【近义词】:不识好歹、不受抬举、不中抬举【反义词】:感恩戴德【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人强烈不满
它的近义词有: 不识好歹和不了解好歹等。不识抬举的意思是,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比如,他向来清高,不识抬举。
不了解好歹
不了解好歹,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zhī hǎo dǎi,意思是指不清楚好坏,多指不可以理解别人的好意。出自元·郑廷玉《金凤钗》。
不识抬举 有关的近义词不识好歹 不中抬举 不受抬举不识抬举【拼音】:[bú shí tái jǔ]【释义】: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近义词】:不识好歹、不受抬举、不中抬举【成语】:不识抬举【近义词】:不识好歹【拼音】:[bù shí tái jǔ] 【释义】: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颠倒是非
拼音
diān dǎo shì fēi
释义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歪曲事实。
出处
唐·韩愈《唐文学博士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例句
纵然是长官,也不可以要求部属指鹿为马,颠倒是非。
答:形容是非不分的成语有:
1.是非不分;2.黑白不分;3.颠倒是非;
4.颠倒黑白;5.混淆是非;6.混淆视听;
7.不分青红皂白。
扩展资料:
不分青红皂白具体解释
发音: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释义:
皂:黑色。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认为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例句:
他不分青红皂白,劈头朝我打来。
近义:
混淆黑白混为一谈是非不分
反义:
是非分明黑白分明
【成语】: 不了解好歹
【拼音】: bù zhī hǎo dǎi
【解释】: 不清楚好坏。多指不可以理解别人的好意。
【出处】: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做儿的不了解好歹,做娘的不辨清浊。”
【举例造句】: 袭人也帮着抢白我,说了我不少不了解好歹,回不可以主了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拼音代码】: bzhd
【近义词】: 不识好歹、不识抬举
【反义词】: 心知肚明、知好知歹
【歇后语】: 错把洋芋当天麻;狗咬屙屎的
【灯谜】: 隔墙相媳妇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辨好坏。
不识好歹、不识抬举,自私自利,不了解满足
懦弱无能 外强中干 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 鼠目寸光 贪财好色 孤陋寡闻 好逸恶劳 好吃懒做 好为人师 诡计多端 华而不真实,出现弄虚作假 酒囊饭袋 井底之蛙 匹夫之勇 虚有其表 贪财好色 贪生怕死 眼高手低 成事不够 俗不可耐 胆小如鼠 金玉其外,败絮这当中 不识高低 不识时务 不了解好歹 不识抬举 不识大体 不了解深浅 不了解进退 才疏志大 胆小怕事 胆小如鼠 不学无术
粥粥无能。
拼音:zhōu zhōu wú néng
解释: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意思是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
出处:《礼记·儒行》:“其难进一步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示例:自服官日,取汉唐以来代不数见之人以自律,故自视若粥粥无能者。(清·方苞《尹元孚墓志铭》)
近义词:碌碌无为。
1 窝囊 [ wō nang ] 懦弱;没本事。
2 废物 [ fèi wù ] 比喻没有用的人。
3 废材 [ fèi cái ] 形容一个人没有用。
4 碌碌无为 [ lù lù wú wéi ] 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5 浑俗和光 [ hún sú hé guāng ] 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全部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出 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门心思风清月朗。”
6 酒囊饭袋 [ jiǔ náng fàn dài ] 囊:口袋。 仅仅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出 处 宋·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渚院王子……时人谓之酒囊饭袋。”
7 衣架饭囊 [ yī jià fàn náng ] 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没有能力,干不了什么事的人。
出 处 元·王子一《主入桃源》第一折:“饭囊衣架,塞满长安乱似麻。”
8 无能之辈 [ wú néng zhī bèi ] 笨拙、没有能力或容易犯错误的人。
9 不舞之鹤 [ bù wǔ zhī hè ] 舞:舞蹈。 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
10 碌碌无能 [ lù lù wú néng ]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我们可以用乐不思蜀来做比喻无能的贬义词。乐不思蜀,出自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故事,讲的是蜀汉灭亡后面刘禅被虏至魏都,魏王问禅:颇思蜀否?
禅答:此间乐,不思蜀。虽然是无耐又违心的回答,也是无能的反映。后世用乐不思蜀表示无能,也表示脸皮厚,忘本。
【阿斗太子】: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然也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可以振兴蜀汉。后指懦弱无能的人。
【半文划不来】: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跛驴之伍】:跛:一足偏废;伍:同伙。瘸驴之辈。比喻无能无用的人。
【不舞之鹤】: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不直一钱】: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不直一文】: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扶不起的阿斗】: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然也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可以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不舞之鹤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窑主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
不直一钱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出处: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不直一文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昏聩无能昏:眼睛看不知道;聩:耳朵听不知道。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昏庸无道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浑俗和光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全部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门心思风清月朗。”
谨谢不敏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
酒囊饭包讥讽无能的人,仅仅会吃喝,不会做事。
出处: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念区区酒囊饭包,又谁知生来命高,没生涯,终朝醉饱,都倚着那妖娆。”
酒囊饭袋囊:口袋。仅仅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老朽无能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可以做什么事情。
出处: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碌碌无能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碌碌),这里说的因人成事者也。”宋·吴箕《常谈》卷八:“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得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
驽马恋栈驽马:劣马,跑不快的马;栈:指马棚。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出处:《晋书·宣帝纪》:“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可以用也。”
不了解好歹的近义词有:良莠不分和好坏不分等等。歹字就是不好和坏的意思,不了解好歹其实就是常说的不分好坏,良莠不分。平常在生活当中,时常会有这样的不了解好歹的人,他做了错事,人家好言相劝,明明是为了他好,给他讲明道理,而他却不了解好歹,不领人情,把人家的好心当成驴肝肺,故此对不了解好歹、油盐不进的人好敬而远之。
近义词: 不识好歹,不识抬举,混淆黑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不识好歹
读音:【bù shí hǎo dǎi】
解释:歹:坏。不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2、不识抬举
读音:【bù shí tái jǔ】
解释:识:清楚;抬举:称赞;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举”。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不了解好歹的近义词:拎不清,傻子。生活里,工作中若撞见了拎不清,不了解好歹的人真是苦不堪言。人生这条漫长道路上不可以沒有朋友,不可以没有共事合作人。要让自己顺利前行,与人相处好特别重要。故此,呀择友要谨严,朋友不在多、少,舒服就好,圈子虽小,干净就好。永远懂得:真正的朋友早时间是在志趣,合于三观,敬于人品,久于岁月。与拎不清,不了解好歹的人远离。
不了解好歹的近义词?根据试题要求进行对应近义词的罗列:不了解深浅,不了解死活,不了解天高地厚,好坏不分,不明事理,稀里糊涂,狂妄自大,自大妄为,飞扬跋扈,胆大妄为,清高,等等。不了解好歹主要是形容一个人或某些人举止行为好坏不分还清高,上面说的所列词语的意思相近。
可以回复说你对我的抬举实在是太高了,我承受不起期望你要多的理解,不要再对我进行骚扰,不然严重的后果你将担负不起,这是对你的警告也是对你做人的一种批评。唯有这样带着幽默的态度去回复对方,让他明白做人的原则,平日间多的交流生活才可以更的和睦。
你可以这样回复:我也期望你有点儿自知之明,不要不识抬举。能说出来期望你不要不识好歹的这样的话的人,就说明是那种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狗腿子。这样的人就要狠狠的怼回去,不要给他留颜面。你给他留颜面,他反到是会有以为你软弱可欺呢。
1.我压根不是这样的人,请你不要误解我好吗?我压根都是一个识抬举的人,但是,你压根没有抬举过呀。
2.我压根都是一个不付出的人,我认为我就是一个不识抬举的人,怎么了?你能拿我咋办,应该如何处理?
3.你压根没有过多的爱过我,我在你的眼里压根都是个有不有都无所谓的人,我从具体是什么时候启动不识抬举了?
我没有,就是我这体重,你抬举不起来呀!
幸亏我不是这样的人,不然的话就危险了
以上就是本文不识好歹褒贬,不识抬举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6161607098.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分数线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zhuanshengben/jilin/fenshuxia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不识好歹褒贬,不识抬举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和分数线的相关信息。
不识好歹褒贬? 成语解释:歹:坏。不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成语造句:给你们读一点古书总是好意;古书又不是毒药,竟会这样胡闹起来,这明明是不识...
2023-06-16
端详和凝视的区别? 端详是认真的看。 凝视是目光一直注视一个地方,不移动。 眺望是向远处看 审视端详注视区别? 区别在于含义不一样。审视的含义是认真地看,反复端详。端详的含义是指端庄安详。始末,底细。注视的含...
2023-06-16
2023中考成绩分数线与录取线湖南邵阳? 邵阳的录取线在560左右,这个是普高低线,好点的高中要900分以上,满分有1050分 2023中考分数线是多少邵阳? 邵阳普高低档在560分左右,大多数情况下的是六百多,重点线要八百多才可...
2023-06-16
2023考研国家线和各科成绩分数线? 哲学:A类:299 B类:289 经济学:348 338 法学:321 311 教育学: 337 327 文学: 355 345 历史学: 321 311 理学:280 270 工学: 263 253 农学: 252 242 医学: 299 289 军事学: 265 255 管理学: 341 331 艺术学: 346 336 体育学: 28...
2023-06-15
什么是公安专业面试成绩? 参与公安专业面试所得的成绩就是公安专业面试成绩。 警校录取成绩会提升吗? 警校录取成绩会提升。部属警校公安专业对学子高中毕业考试成绩的要求就很高,差不多在一本线以上,而且...
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