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古诗三首后,我提出的问题是:1. 这三首诗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时候代特点?这个时代的文化及思想如何影响了作者的创作?2. 这三首诗中能代表古典诗歌风格特色的是哪一首?它们当中有何异同?3. 在文学史上,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独特之处?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写作方法?
【赏析】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情况,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当中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序还是没有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用到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平日所见的平凡景物,特别擅长于捕捉景物的特点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这首诗写了泉眼、树阴、小荷、蜻蜓四种景物,并用惜、露、立四个动词,把四种景物刻划得生动形象,充分赞美了初夏时节荷花池塘的美丽景色。
一二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使无意化为有情,把读者引入一个精致、温柔的境界,饶有情趣。
“尖尖角”三个字用得很新鲜,形象传神地绘出了含苞待放的小荷蓓蕾的形态,增添了这幅图画的生机。
“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说明某人的才华刚刚表露出来,就得到赏识。
无非两种,绝句与律诗,又分七言与五言。
而你要写的诗,就要弄了解平仄与押韵,这可能就是你说的格式
以五言绝句作为例子子
大抵的格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一、五言绝句
平起开篇第一句起韵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开篇第一句不起韵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开篇第一句起韵型: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开篇第一句不起韵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绝句,尾字押韵,第三句可不需要。
问题:
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样的情况吗?
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故此,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各位而均匀。
2.《暮江吟》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什么景物是“可怜”的?
“可怜”的意思是可爱。当作者看到弯弯的如弓一样的新月、珍珠一样的露珠时,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可爱的。
3.《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有哪些一样之处?
这两首诗的一样之处就是都蕴含着深入透彻的哲理。《题西林壁》先描写了看到的庐山景色,然后阐述了道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假设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雪梅》在末句点明了雪和梅的特点,告诉我们:人各带来一定长,也各带来一定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可以持续性进步。
4.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其实就是常说的大家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故此,我们为了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5.《暮江吟》中,为什么是“真珠”而不是“珍珠”?
白居易《暮江吟》的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当中的“真珠”一词,在本诗中是“珍珠”的意思。但“真珠”和“珍珠”当中,却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二者不可以随意相互替代使用。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怎么给三首古诗划分节奏?
2、三首古诗分别用怎么的感情去朗读?
3、这三首古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分别是那一句,怎么去赏析?
4、这三首古诗的时候代背景分别是什么?
5、每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给你带来什么启示?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6、每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你好,《古诗三首元日》这样写说明好是不对的,因为失眠后的规范用法是加在书籍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法律规章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
文化产品例如电影戏剧绘画邮票等的试题,报纸杂志电台栏目与板块的名称都可以用书名号标识。而你说的古诗三首并非这当中的一项,故此,不可以用书名号。
做批注要从时代背景,写作背景,解词,释句等方面进行。比如:《凉州词》
⑴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可以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⑵欲:将要。
⑶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⑷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⑸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以上就是本文读完古诗三首后我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古诗评课评语优缺点及建议怎么写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6201640773.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专升本题库软件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zhuanshengben/tikuruanjia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读完古诗三首后我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古诗评课评语优缺点及建议怎么写和专升本题库软件的相关信息。
读完古诗三首后我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读完古诗三首后,我提出的问题是:1. 这三首诗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时候代特点?这个时代的文化及思想如何影响了作者的创作?2. 这三首诗中能代表古典诗歌风格特色的是哪一首?它们当...
2023-06-20
吉林大学能专升本吗? 吉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面向社会招收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业余学习的学生。报考高中起点专科专业,须具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报考专科起点本科专业,须具有国民...
2023-06-20
自考本科难度大还是升本难度大? 自考本科和升本科的难度都拥有一定的差异和挑战。自考本科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并需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抽出时间自学,需很强的毅力和耐心。而升本科还需通过公开招生考试进入大学...
2023-06-20
一马双跨奔西凉什么意思? 一马双跨奔西凉的意思是:两个人共骑一匹马,赶着向西凉去。 京剧《红棕烈马》中唱:“一马双跨到西凉”。《武家坡》是传统京剧《红鬃烈马》的一折,讲的是出身高贵门第的妻子王宝钏独居破瓦寒...
2023-06-20
出生率的计算公式?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员数量/年内总人口数)×1000‰ 出生率是以每千人每一年出生的婴儿数来表示的。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差别很大。出生率可分为五等。即:50‰、40~49‰、30~39‰、20~29‰及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