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gèn]
汉语汉字
艮是汉字通用规范二级字。[1]此字已知的古形体为甲骨文。[2]本义大多数情况下觉得是停止,后引申出坚硬、坚固等含义,还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还有作为姓氏使用。[3]
中文名
艮
拼音
gèn;gěn
部首
艮
五笔
仓颉
av
字源演变
“艮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由上下2个部分组成, 上面是一只大眼睛,眼珠靠左,故此,是一只向左看的眼睛,下面是一个面朝右站立的人的形状。发展到小篆阶段,“艮” 上面的大眼睛,被改写成了“目”字,下面的依然是一个人,只是这个人的腰更弯了。到汉朝篆体演变为从目,右半部分由人变为了匕,就像两个人怒目相视,互不相让的状态。经过演变,发展为现代汉语中的“艮”的样子。
恨字右边念gen,和更发音相同。
“恨”在古文中的意思有:不满意,遗憾;怨恨,仇恨。
1、不满意;遗憾。 (1)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有一次)他停下耕作走到田埂上,惆怅恼恨了很久 (2)宋代欧阳修《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
2、怨恨;仇恨。 (1)唐代李朝威《柳毅传》:“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然而怨恨铭心刻骨,还有哪些能愧疚的躲避? (2)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念谁为这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想想谁是这伤害,又为什么要怨恨那秋声呢。
huǐ dú nán huá
成语释义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成语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温庭筠》:“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出现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怀才不遇
成语例句
宋·陆游《怀镜中故庐》:“从宦只思乘下泽,忤人尚悔读南华。”
欲与草木而争荣的欲的意思:欲-释义:想要;期望。
出自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秋声赋》,“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翻译:(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以并不是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人)需要认真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残害,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chuán
传[chuán]
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由前向后~。古代~下来的文化遗产。
2.传授师~。把自己的手艺~给人。
3.传播宣~。成功的消息~遍全国。
4.传导~电。~热。
5.表达~神。~情。
6.发出命令叫人来~讯。把他~来。
7.传染这样的病~人。
8.姓。
句中传念chuán。
出自宋代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很多。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以上就是本文恨字右边念什么,古文中的恨在现代文里是什么意思啊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6241668797.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拼音读写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pinyinduxie/)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恨字右边念什么,古文中的恨在现代文里是什么意思啊和拼音读写的相关信息。
恨字右边念什么? 艮[gèn] 汉语汉字 艮是汉字通用规范二级字。[1]此字已知的古形体为甲骨文。[2]本义大多数情况下觉得是停止,后引申出坚硬、坚固等含义,还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还有作为姓氏使用。[3] 中文名 艮 拼音 gèn;gě...
2023-06-24
护理小结怎么写?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种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患者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情况。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
2023-06-24
享,这个字是多音字吗? 不是多音字。 组词造句:分享、享福 我喜欢和我的朋友分享我的生活经验。 我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我的旅行照片。 我很乐意与你分享我的知识和经验。 享的读音是xiang三声。不是多音字。享字是上中下结...
2023-06-24
勤奋的笔顺? “勤” 字共有 13 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提、横折钩、撇 “奋” 字共有 8 画,笔画顺序为: 横、撇、捺、竖、横折、横、竖、横 例句 1、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 2、勇敢...
2023-06-24
于氏祖先是谁,谁有具体讲解?还有祖籍和发源地? 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其次子邘叔被封在邘国(今河南沁阳于邘邰镇),称于邘叔。后来于邘叔子孙以国名为氏,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古有淳于氏,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
20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