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当前位置: > 学历 > 小学 > 汉字拼读 >

孩子的偏旁读音,被子的子是几声?

时间:2023-06-24 17:55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汉字拼读
资料下载
孩子的偏旁读音

孩子的偏旁读音?

孩的部首是:子读zi

孩笑

[ hái xiào ]

基本解释

特指婴儿笑。孩,小儿笑。

具体解释

特指婴儿笑。孩,小儿笑。《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 汉 赵岐 注:“在襁褓知孩笑。” 三国 魏 曹植 《金瓠哀辞》:“在襁褓而抚育,向孩笑而未言。”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孩笑之时,见之者知其孝友;能言之际,听之者许其聪明。”

偏旁读音是zǐ,可以组成的成语肯定是子为父隐

子为父隐

成语发音:zǐ wéi fù yǐn

成语解释: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

孩子的孩的偏旁部首是子,孩是左右结构,孩唯有一个读音,拼音是

hái。

基本释义:

一、〈动〉

1、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2、同本义。同“咳”

咳,小儿笑也。-《说文》。古文咳从子。内则,孟子则作此字。

3、当作婴儿看待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

4、抚爱

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北齐书》

二、〈形〉

幼小;幼稚。

孩,少也。-《广雅》

三、〈名〉

1、幼儿

孩,始生小儿。-《广韵》

2、未成年的人;孩子。

纣为孩子时,

微子诸其不善之性。-《论衡·本性》

3、胎儿

如:她哪些月没来月经了,看来有孩儿了。

扩展资料

有关组词:

孩儿

孩奴

孩名

孩乳

孩农

男孩 孩子 女孩 小孩 孩提

孩童 婴孩 毛孩

一、孩儿

[hái

ér]

父母称呼儿女或儿女对父母的自称(多数情况是早期白话)。

二、孩奴

[hái

nú]

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孩子打拼,为孩子忙碌,为孩子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反映的生活状态。

三、孩名

[hái

míng]

为婴儿命名。引申为婴儿时期。语出《礼记·内则》:“子生三月,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四、孩乳

[hái

rǔ]

谓幼小。《后汉书·虞延传》:“延 从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可以活之,弃於沟中。”

五、孩农

[hái

nóng]

就是把孩子好比农作物,家长要清楚什么时候浇灌,什么时候放养,防止滋生孩子的惰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自主能力。

被子的子是几声?

是轻声。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到这样的字,都念轻声。如:儿子,棋子,孩子和果子等,它们的声调郁不在四个声调之内,都读轻声。如同孩儿的"儿"字一样,念轻声。谢谢!

三声

炎黄子孙

[yán huáng zǐ sūn]

炎帝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

徒子徒孙

[tú zǐ tú sūn]

指一个祖师传下来的弟子。后泛指信徒、党羽、爪牙、一脉相承者。多含贬义。

封妻荫子

[fēng qī yìn zǐ]

荫:封建时代朝廷给予功臣子孙后代以入学或做官的权利。君主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得到世袭官爵。旧时指为官的荣耀。

君子之交

[jūn zǐ zhī jiāo]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交:交往。

● 子

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蚕~。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地支的早的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很小一部分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姓。

赵匡胤读音?

赵匡胤的读音是zhào kuāng yìn,不少人都容易把“胤”读错,要清楚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是著名的军事家,历史典故“杯酒释兵权”的主人公就是他,赵匡胤从小军人世家生活,故此,对军事上也是耳濡目染,渐渐形成了军事化的头脑。

回答:赵匡胤的拼音是zhào kuāng yìn。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zhào kuāng yìn

人名。(公元927~976) 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人

赵匡胤读作zhao kuang yin,赵是四声,匡读作kuang, 一声,胤yin四声

zhao(四声)

kuang(一声)

yin(四声)

读音zhào kuāng yìn

赵匡胤的读法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zhào) (kuāng) (yìn)

求“受恩”的解释?

  

一是母亲怀胎时对胎儿守卫爱护的恩德;  

二是临盆生产受尽苦楚的恩德;  

三是生下孩子就忘记全部痛苦的恩德;  

四是自己咽下苦涩,吐出甘甜给与爱儿的恩德;  

五是回施干净给与孩儿而自己将就污湿的恩德;  

六是哺喂乳奶和抚养教育的恩德;  

七是替孩儿洗濯屎尿不净的恩德;  

八是孩儿外出远行,慈母在家挂心忆念的恩德;  

九是对孩儿深深加以体谅抚恤的恩德;  

十是终生直到究竟都没有穷尽对孩儿怜爱愍念的恩德。

孩儿立志出关山原始出处?

这句话的出处是明朝刘基所著《陶渊明集》中的《读书志》一文。刘基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教育观,觉得只要孩子有志向,既然如此那,在偏僻的山区也一样可以受到教育并带来一定成就。这句话也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名言,说明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走向成功。

可能是在唐代时期。据史书记载,唐朝时期有一位年轻人叫韩愈,他年少时就有志向,曾经在山川中居住长达三年,这个时间段也写下了一篇诗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一诗句被广泛流传,成为了激励年轻人奋斗的名言。这之后,这一诗句很快被变成“孩儿立志出关山”,成为了更为流行的说法。除开这点也有人觉得这一句出自《左传》。应该拿出来说一下的是,这一句在当代社会也被广泛使用,成为了鼓舞人心的励志口号。从现代的的视角来看,不管是在事业、学业还是生活中,立下信念并努力追求的坚定决心,都是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

出自毛泽东《七绝·改诗赠父亲》。

1.原诗文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七绝·改诗赠父亲》创作背景

1923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备的账簿里,以作告别。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自始至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

出自近现代的《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原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译文:

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获取成就绝不回来。

死后何必将尸骨埋葬在故乡的土地,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

日本明治维新前夕,诗僧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了两首自述其志向的题壁诗《锵东游题壁二首》。后来被西乡隆盛读到了,他觉得这当中第二首诗的主要内容满足自己的抱负,便稍作更改后存留着自勉。清朝末年,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成功成为中国有志青年效法的榜样,西乡隆盛的著名过往经历也流传到了中国。

由此可以推断:在这样的条件下,少年或者是从书籍报刊上,或者是直接从留学东洋的教师那里,读到了西乡隆盛版本的这首述志诗。后面,他坚持要离家去湘乡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这与固执守旧的父亲出现了严重的冲突,在这样的形势下,他改动了这首诗的哪些字,而后呈给父亲。

解释一下第7恩和第10恩。第一恩,怀胎守护恩;,第二恩,临产受苦恩;,第三恩,生子忘忧恩;,第四?

  

一是母亲怀胎时对胎儿守卫爱护的恩德;   

二是临盆生产受尽苦楚的恩德;   

三是生下孩子就忘记全部痛苦的恩德;   

四是自己咽下苦涩,吐出甘甜给与爱儿的恩德;   

五是回施干净给与孩儿而自己将就污湿的恩德;   

六是哺喂乳奶和抚养教育的恩德;   

七是替孩儿洗濯屎尿不净的恩德;   

八是孩儿外出远行,慈母在家挂心忆念的恩德;   

九是对孩儿深深加以体谅抚恤的恩德;   

十是终生直到究竟都没有穷尽对孩儿怜爱愍念的恩德。

孩儿读早,回家乡迟什么意思?

孩子很小就去学习,很久没回家。

儿女未婚古称?

古代未婚女子有以下几种称呼:

1.

娘:古汉语中娘大多数情况下指未婚年青女子,多指少女。日本汉字和ACGN界用语中,娘则是女儿、少女或女子的意思。

2.

娃:《汉书·扬雄传》引扬雄所写的《反离骚》:“资娵、娃炎珍{髟也}兮,鬻九戎而索赖。”大概是早的例子。到了唐人、宋人的笔下,这个字所显示的女子年龄明显地变小了,不少诗词里所呈现的“娃”是少女、未婚女子的代称。

3.

奴:古时未婚女子的自称,或称“奴家”。

4.

妾:古时也作为未婚女子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男人自称的“仆”。

5.

女:古代称“未婚的女性”为“女”,称“已婚的女性”为“妇”。

从出生到结婚之前的称谓 1、度:指小儿初生之时。

2、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3、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周晬:指婴儿周岁。 5、孩提:本指孩儿尚处襁褓发笑时。

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提孩”。

后泛指孩儿两至三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6、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启动学话的小孩。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7、垂髫、髫年、始龀、童龀、总角:泛指幼童时期。古代儿童暂时还没有束发时,短发是自然下垂的,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女孩7岁换牙称“髫年”,男孩8岁换牙称“龆年”,故有七八岁又有“始龀”“童龀”的说法。

有的时候,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童年时期又称“总角”。《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8、黄口:指十岁以下儿童。本指雏鸟发黄的嘴,借指儿童。

古代户籍制度常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儿童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

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9、幼学:十岁儿童。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10、膝下:幼年,言孩子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11、孺子:儿童。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12、豆蔻年华:指十三岁的少女。

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3、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4、碧玉年华、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

《通俗编》:“功成当在破瓜年”。《通俗编•妇女》:“破瓜年纪小腰身。”

乡俗常把女子破身觉得是“破瓜”,这处认识实际上是错误的。古文人把“瓜”字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15、弱冠、初冠:古代指男子二十岁。古人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但这时体犹未壮,故称“弱”。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可以用于女子。

16、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可能出自陆游的诗:“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17、花信年华:指女子二十四岁。“花信”,开花时期。

代指女子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美貌之时。

宋•范大成《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18、红颜:泛指少年或年轻人。

唐•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19、处子、处女:“处子”,指未出嫁的女子。

义同“处女”。成语“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孙子•九地》:“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20、千金:对别人家女儿的敬称,多指未婚者。

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觉得与伍子胥相关,说他“掘楚平王墓”报仇后,要报一女子恩情,但苦于不清楚她家地点位置,于是投千金于她跳水之地。因而用“千金”指代女子。

一种觉得,出自元代曲作家张国宾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 21、束发:指男子十五。

古代男子到十五岁束发为髻。《礼记》:“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

22、及笄:指女子十五岁。笄,古代妇女束发用的簪子。

女子束发贯之以笄,表示已经到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国语•郑语》:“既笄而孕。” 23、成童:或八岁以上,或指十五岁以上。

郑玄:“成童,十五以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少有成童之目,九龄作《梅花赋》惊其师。”

24、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龄。“《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爱自待年金声夙振”。

《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25、幼艾:泛指美貌的青年男女。

《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26、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

《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27、怨女: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28、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出处同上。

二、中年的称谓 1、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

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2、而立之年:三十岁。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举。” 3、不惑之年:四十岁。

出处同上。 4、知命之年:五十岁。

出处同上。五十岁的人还常谦称为是“未知之年”。

5、耳顺之年:六十。出处同上。

6、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7、艾:五十岁 8、耆:六十岁。

2. 古代文言里把男女叫什么

男子

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或美称,相当与目前的先生.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比重于称`子`.

父(读第三声)-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父(读第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的说法.

甫-古代男子的美称.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依然不会专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大多数情况下人.

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女子

妾-古代女子表谦卑的自称.

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长辈女性.

青衣-古代俾女的代称.

裙衩-古时为妇女的代称.

拙荆-大多数情况下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粉黛-古代美女代称.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

巾帼-古称妇女为巾帼.

姥-古称老妇人为姥.

妪-古对妇人,大多数情况下指年岁大者,亦有指少女者.

媪-古对妇人或老妇人的称乎.

娘-古代指母亲.少女或泛指妇女.

3. 形容男女关系好的古文

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很多。

相濡以沫、耳鬓厮磨、

举案齐眉

【解释】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相互尊敬。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夫唱妇随

【解释】随:附和。原指封建社会觉得妻子一定要服从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

【出处】《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倡,妇者随。”

如胶似漆

【解释】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可以离,岂惑于众口哉。”

情投意合

【解释】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青梅竹马

【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两小无猜

【解释】猜:猜疑。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卿卿我我

【解释】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恩恩爱爱

【解释】夫妻恩爱,情义非常深厚。有的时候,也指骨肉当中的真挚感情。

【出处】汉·苏武《诗四首》:“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情投意合

4. 文言文男子和女子自称什么

帝王自称为“朕”、“寡人”,这是其他人不可以用的。

除了帝王,其他人自称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直白一部分的: 吾、余、予、某,基本上等同于目前的“我”。

谦恭一点的:在下、鄙人、不才、小子、区区。

对长辈(一般无血缘关系)自称:晚辈。

对比自己年小的同辈人自称:愚兄。

对比自己年长的同辈人自称:小弟。

对自己的上司自称:下官、卑职。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未婚女子称奴家. 已婚女子称妾 还有女弟 明朝末年.柳如是仰慕陈子龙的才华,主动写一封书信并亲自拜访,在名帖上自称“女弟”。当时女人写信作文,时常自称为“妾”,柳如是以“弟”自称,可以看得出来她期望

未出阁的女子叫:黄花闺女;少年儿童叫:垂

在古代没有结婚的女孩叫黄花大闺女。

女儿未出嫁称待字闺中,儿子未娶称令郎。

小学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小学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小学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孩子的偏旁读音,被子的子是几声?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6241669527.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汉字拼读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hanzipindu/)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孩子的偏旁读音,被子的子是几声?和汉字拼读的相关信息。

    汉字拼读热门资讯

  • 孩子的偏旁读音,被子的子是几声?

    孩子的偏旁读音? 孩的部首是:子读zi 孩笑 [ hái xiào ] 基本解释 特指婴儿笑。孩,小儿笑。 具体解释 特指婴儿笑。孩,小儿笑。《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 汉 赵岐 注:“在襁褓知孩笑。” 三国 魏 曹植 《金瓠哀辞》:“...

    2023-06-24

  • 写给校长的一封信,致我校校长的一封信

    写给校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本校六年一班的学生。小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这六年的学习生活,我是多么留恋这里的一切啊!记得在我成长的每一天,母校都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在我成长的每一步,都凝...

    2023-06-24

  • 漯读什么,漯这个字读什么字

    漯,读什么? 漯字拼音:luo、 漯的部首:氵部 漯的笔画:14画 漯的笔顺:丶丶一丨フ一丨一フフ丶丨ノ丶 笔顺读写:捺捺横竖折横竖横折折捺竖撇捺 漯字中文解释: 漯 luò(ㄌㄨㄛˋ) (一)、〔漯河〕地名,在中国河南。 漯...

    2023-06-24

  • “褒姒”怎么念,褒姒的读音是什么意思

    “褒姒”怎么念? “褒姒”的读音是:bāo sì褒姒,姒是她的姓,褒国人。褒国礼制“妇人称国及姓”,褒姒因是褒国人,姒姓,故称褒姒。周幽王三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于是献出美女褒姒乞求投降。周幽王得到褒姒...

    2023-06-24

  • 调岗原因怎么写,转岗怎么写原因分析

    调岗原因怎么写? 答:调岗原因写法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内部调岗,系为满足公司人员需求及员工个人发展需,在公司内部对员工的岗位进行调整。涵盖内部岗位调整、职务晋升/降职等。 2、自己的成长收获和工作成绩。 3、...

    20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