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当前位置: > 学历 > 高中 > 文科 >

高考论语必考名句,人教版高考必背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07-05 10:36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文科
资料下载
高考论语必考名句

高中毕业考试论语必考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人教版高中毕业考试考点论语十则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了解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了解为不了解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后面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高中考点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了解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后面凋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了解为不了解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高中考点《论语》的名句有什么?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可以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可以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合适,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了解为不了解是知也。”(《论语·为政》)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可以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可以,则就其职位,不可以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住双眼,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胆怯。”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财物平均分配则无这里说的贫;上下可以和好共处则无这里说的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严,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读书不思考,就可以茫然无得。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可以闭塞不通。 人而无信,不了解其可也。(《论语·为政》) 人假设不讲信用,不清楚他能做些什么。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甘心。 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反躬自问是否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聪明的人明理通达,随机应变,和水的流动畅通、随岸赋形相似,故此,爱水;仁德之人仁厚自重、沉静不移,同山的肃穆屹立、岿然不动相似,故此,爱山。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故此,可以永恒。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学生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候刻,我不去开导他;学生不到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刻,我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可以推知其他,我就不可以再启发他了。(反:类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哪些人在一起走路,这当中理所当然有值得我取法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一个读书人,需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的责任重要,路程遥远啊。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军队的统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但普通百姓立定的志向是不可强迫改变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面凋也。(《论语·子罕》) 到了寒冷时,才清楚松柏是后凋落的(孔子以松柏傲霜为喻,赞颂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忠贞不渝)。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处于领导地位的人自己端正了,不需要公布命令,别人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去做;假设自己不正,就算发号施令,也没有人听从。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自己想要生活得好,也一定要使别人生活得好;自己想通达,也一定要使别人通达。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过去的事情已经没办法挽回了,但未来的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谏:匡正,挽回。追:补救,挽回)。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君子不擅长于讲话,但办事很敏捷。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成全人家的坏事;小人恰恰与此相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时启动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建立;四十岁时不可以再疑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命运是咋一回事;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可以平心静气;七十岁以后,更可以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规矩。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了解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清楚。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清楚很多鸟兽草木的名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有三解。 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还由这当中取得新的领悟;

二为“温故及知新”:一个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外一个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回头再看之前看过的知识,还是能够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高中毕业考试全国甲卷语文考点文言文?

论语十则

鱼我所欲也-《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曹刿论战-《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40.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51.劝学(节选)-荀子

52.逍遥游(节选)-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

57.离骚(节选)-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春花秋月什么时候了-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安徽高中毕业考试语文考点篇目?

文言文(32篇)

一、必修(10篇)

1、《论语》

2、《劝学》(《荀子》)

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5、《师说》(韩愈)

6、《阿房宫赋》(杜牧)

7、《六国论》(苏洵)

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9、《赤壁赋》(苏轼)

10、《项脊轩志》(归有光)

二、选择性必修(10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3、过秦论(上)(贾谊)

4、《礼运》(《礼记》)

5、《陈情表》(李密)

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9、《石钟山记》(苏轼)

10、《登泰山记》(姚鼐)

诗词曲(40 首)

1、《静女》(《诗经》)

2、《无衣》(《诗经》)

3、《离骚》(屈原)

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短歌行》(曹操)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9、《山居秋暝》(王维)

10、《蜀道难》(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2、《将进酒》(李白)

13、《燕歌行》(高适)

14、《蜀相》(杜甫)

15、《客至》(杜甫)

16、《登高》(杜甫)

17、《登岳阳楼》(杜甫)

18、《琵琶行》(白居易)

19、《李凭箜篌引》(李贺)

20、《菩萨蛮》(温庭筠)

21、《锦瑟》(李商隐)

22、《虞美人·春花秋月什么时候了》(李煜)

23、《望海潮》(柳永)

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7、《登快阁》(黄庭坚)

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0、《声声慢》(李清照)

31、《书愤》(陆游)

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9、《长亭送别》(王实甫)

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高中毕业考试语文考点古诗词?

1、孔子语录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了解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了解为不了解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湖北高中毕业考试语文考点古诗词?

答:考点古诗:《静女》(《诗经》),《无衣》(《诗经》),《离骚》(屈原)《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山居秋暝》(王维)《蜀道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白)《燕歌行》(高适)《蜀相》(杜甫)《客至》(杜甫)《登高》(杜甫)《登岳阳楼》(杜甫)《琵琶行》(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贺)《菩萨蛮》(温庭筠)《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什么时候了》

*1.《论语》十则 《论语》

2.鱼我所欲也 孟 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 子

4.曹刿论战 左 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 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 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 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22.次北固山下 王 湾

23.使至塞上 王 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 白

26.望岳 杜 甫*

27.春望 杜 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 贺

35.赤壁 杜 牧

36.泊秦淮 杜 牧

37.夜雨寄北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 煜

40.渔家傲(塞上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 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45.游西山村 陆 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高中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高中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高中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高考论语必考名句,人教版高考必背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051745139.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文科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gaozhong/wenke/)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高考论语必考名句,人教版高考必背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和文科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