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后羿射日、少年柳公权、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樊哙闯宫、诸葛恪得驴、荆轲刺秦王、解铃还须系铃人、硬汉子董宣、缇萦救父、季扎还愿、管鲍之交、暖不忘寒、明山宾卖牛。破釜沉舟秦末时,秦军进攻重新建立起来的赵国,赵国向楚国求救。
楚将项羽率兵渡江攻打秦军。过江后面,项羽发布命令士兵把战船都沉掉,把灶锅统统砸烂。
楚军没有了退路,人人奋勇,终于战胜了秦军。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经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觉得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觉得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觉得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可以再搬家了。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针对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已经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很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一定要靠积少成多,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假设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芦衣顺母:是《 论语 ·先进》中的典故,主要讲的是是周 闵损 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常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受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两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1、岳母刺字
2、孟母三迁
3、曾子杀猪
4、孔融让梨
5、凿壁偷光
6、囊萤映雪
7、闻鸡起舞
8、司马光砸缸
9、铁杵磨成针
10、毛遂自荐
11、卧冰求鲤
12、苏武牧羊
13、卧薪尝胆
14、程门立雪
15、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到了世间罕见的美玉-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想把美玉占为己有,便派人送信给赵王,骗他说秦国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赵王想将宝玉送给秦国,却担心秦国不履行诺言;想不给,又怕得罪秦国。同大臣们也商量不出一个结果来,想找一个一定程度上的人出使秦国,一时又没有找到。这时,一个叫缪贤的大臣推荐自己的门客,说他可以担当出使秦国的任务。这个门客就是蔺相如。他见到赵王后,主动提出拿着宝玉出使秦国,并表示:秦国把城池割让给赵国,我就把玉留在秦国;秦若不给城,我一定把宝玉完整无缺地带回赵国。“臣请完璧归赵。”赵王点头同意了。
蔺相如来到秦国谒见了秦王,并献上和氏璧。秦王手捧美玉,满心欢喜,爱不释手,传给大臣和妃嫔们看,压根儿不提划给赵国十五座城池的事。
蔺相如等了很久,看出秦王并无诚意,便心生一计,上前说道:“这块美玉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信以为真,便命侍臣将璧传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退几步,背靠柱子,愤怒让他的头发竖起将帽子顶起。他说:“大王只顾观赏宝玉,根本不提交城之事,可见您并无诚意,故此,我将璧收回。大王要是逼迫我,我就撞死在这根柱子上,这块宝玉也一块儿撞碎。”秦王怕宝玉真的撞碎,抓紧道歉,并派人将地图拿来,装模作样地将准备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池的位置指给蔺相如看,还答应过几日举行盛典,正式迎接蔺相如。
蔺相如清楚,秦王又在设骗局了。当天夜里,便叫手下人穿着破衣服,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在正殿里隆重地接待了蔺相如。蔺相如对秦王说:“我看大王并无诚意,因为这个原因早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了。我并非想违约,秦国比赵国强大,假设大王您做出高姿态,先交出十五座城池,赵国一定不敢不将宝玉拱手相送。我清楚这样做是欺骗了您,请您把我煮死吧!不过,也请您先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做。”
秦王恼怒万分,但又无可奈何,心想,杀了他不但得不到宝玉,还把秦、赵的关系弄僵了。只得放他回去了。
“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时,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啥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因为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觉得他是个奇才。
2、子路负米,
子路家境贫困时,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饭菜,而从百里之外把米背给父母。后遂用“负米、负米百里”等表示奉养父母或为奉养父母在外谋求禄米。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与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与了考试。
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中试卷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学员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考研复试时,把情况认真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试题,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试题,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可以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与。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的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针对获取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篇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精选
颜真卿是唐代名臣。他深明大义、志节凛然是一位忠义之士。
公元782年,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并自立为王,颜真卿因为得罪了权臣,被派去执行一项很危险的任务—劝李希烈投降。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十多岁了,却毅然接受了这一使命,亲朋好友都替他担心。到了叛军那里,颜真卿遭受到李希烈手下的谩骂与恐吓,但是,他镇定而又勇敢的气度,反到是让李希烈敬畏不已。后来有人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唐朝德高望重的太师,相公您称王称帝,而太师他自己就来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宰相的人选,除了颜真卿,还有谁会比他更适合?”
颜真卿听到这番话后面,十分愤怒,大声呵斥他们不了解廉耻,他说:“难道你们不清楚我们颜家都是忠烈之士吗?颜家的子弟只清楚要守节,牺牲生命也绝不变节,我怎么可能接受你们的利诱!”后,李希烈以死相威胁,颜真卿还是不为所动,他事先写好了遗书,作了必死的准备。叛贼看他毫不屈服,便杀了他。在生命的后一刻,颜真卿仍在大骂他们是“逆贼”,当时,他已经是七十七岁高龄的老人了。
颜真卿坚持操守、刚强不屈的气节让后世的大家永远追念。颜真卿还是中国书画的书法名家,他的“颜体”字如其人,方正刚劲,洋溢着浩然正气。
以上就是本文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061756554.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三年级下册语文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xiaoxuesannian/yuwenxc/)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和三年级下册语文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和美德故事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
2023-07-06
本文主要针对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评语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什么叫机和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简短评语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
2023-07-06
母虎为什么生育前赶走雄虎? 第一点,老虎属于独居动物。雌性老虎处在发情期时,会让雄性老虎进入自己的领地,其余时间依然不会让它们靠近。因为在现如今,老虎的捕食成功率比很低,为了保证自己可以生存,故此,才会拒...
2023-07-05
“创文创卫”作文开头和结尾该怎么写? 开头:假设创建卫生城市是沙漠,我们共同努力便是绿洲;假设创建卫生城市是一处嘈杂,我们共同努力便是祥和;假设创建卫生城市是重难关卡,那么,我们愿把它闯破;假设创建卫生城市是...
2023-07-05
本文主要针对十大伤感催泪爱情故事,悲伤爱情故事简短和悲伤的爱情故事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十大伤感催泪爱情故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