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当前位置: > 学历 > 高中 > 理科 >

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高考诗歌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3-07-07 18:25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理科
资料下载
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一、从描写景物的的视角去赏析

不一样诗歌写景的视角不一样,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的视角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的视角,就可以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二、从表现手法的的视角赏析

诗人写景时,除具体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部分表现手法。常见的是一部分抒情方法和描写方法,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结合诗句详细分析的。

三、从修辞手的视角赏析

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地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部分修辞手法,经常会用到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

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点,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可以使诗歌语句整齐,反映音乐美。鉴赏时同样不可以小看修辞的欣赏。“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可以从修辞的的视角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高中毕业考试诗歌景物描写的方式?

烘托与对比,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一般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相互形成对比映衬,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浅谈如何鉴赏古典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涵盖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类。

人物形象大多数情况下针对叙事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或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或者诗人的形象设题。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刻画的人物的形象特点,如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罗敷美丽、智慧、不慕权贵的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有的时候,诗歌描绘出来的形象不是诗人自己,而是某一类人的特点,如《诗经·蒹葭》中执着寻觅爱人的形象。诗人形象,即诗歌中反映出的诗人的性格特点,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诗人的闲适、恬淡的形象。景物形象大多数情况下针对事物的形象或意象来设题。物象,大多是托物言志诗中描述的事物的形象,如王安石的《孤桐》中孤高、正直的桐树形象。意象,诗歌中蕴含诗人情感的景色、事物等,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雁”“落日”“羌管”“霜”“白发”等都表现了孤苦、韶光易逝的悲凉。

如何分析诗歌景物的动与静?

这里说的“动与静”是对事物特点做变动或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耗费时长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下面我们可结合详细诗歌略做分析。

一、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在诗歌中既有对变动的描绘,又有对静态的刻画,这两者结合,时常是作者笔下的景物显得丰富多彩,而且,对比辉映,相得益彰。如年高中毕业考试全国卷Ⅲ考核了《雨后池上》一诗: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中要求学员从动与静的的视角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诗歌前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静迷人的静态;后两句用“忽起”“垂杨舞”还有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变动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变动,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又如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还有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的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三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裕,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变动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宁静。

二、 以动衬静

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的一种,即通过对变动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其实就是常说的在变动描写里显出静态。如王维的《鸟鸣涧》一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使人联想到春山的空旷,桂花的清新,月光的明朗,鸟鸣的悦耳,以此体会大自然的静美。

又如23年高中毕业考试全国卷Ⅰ考核的唐诗《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草没有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过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带来一定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诗前两句直接写景,为下文铺垫,后两句更进一层,“花自落”“鸟空啼”表面上刻画了“花落”“鸟啼”的热闹情况。但是,“自”和“空”却透出了没有人欣赏之意,以此显出了山中的宁静、荒芜,以动衬静,更透出一些伤春、凄凉之情。

三、 化动为静

化动为静是将变动之景化为静止之状,以此收到出人意料的新奇效果。如年普招统一考试上海卷考核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考题要求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作为例子,加以赏析。此题实质上考核炼字。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情况。在李白的另一首诗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也有类似的意境。诗歌的第三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前一句化静为动,使人可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持续性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后一句化动为静,使人联想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垂直落下的情况。

四、 化静为动

化静为动,将本来是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促使其具有变动感,静物写活,以此使作品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情趣盎然。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还”,一个“绿”字,将静态的视觉形象变动化,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诗歌意境所描绘的景物特点有哪四类?

诗歌鉴赏中景物特点之景物描写

1、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

2、写景的的视角(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3、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从修辞和写法两方面分析)

4、景物的色彩:冷色调-清新、凄清、萧索、萧瑟、(衰败、荒芜)冷寂、冷清、晦暗、黯淡;暖色调-明丽、浓艳、秾丽、艳丽。

5、景物的动静: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繁华热闹;幽静、寂静、恬静(田园)宁静、平静(水)。

6、景物意境特点概括: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高阔深远、生机勃勃、壮美、优美、恬淡的美、清新

高中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高中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高中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高考诗歌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071774451.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理科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gaozhong/like/)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高考诗歌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和理科的相关信息。

    理科热门资讯

  • 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高考诗歌景物描写的方法

    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一、从描写景物的的视角去赏析 不一样诗歌写景的视角不一样,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的视角去描写景物。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的视角,就...

    2023-07-07

  • 高中学俄语对于报考大学有影响吗,高中学俄语对考大学有什么

    高中学俄语针对报考大学有影响吗? 基本没有影响。 报考大学时, 填志愿时,大学会给一定的语言限制, 超过百分之80语言是不限,很少一些也有限制的。 不建议利用高中珍贵时间学习俄语。 假设是为了高中毕业考试加分,可以参与...

    2023-07-07

  • 2023陕西单招报名入口官网,陕西公办3+2

    往年陕西单招报名入口网站? 官网网址:https://www.sneac.com是往年年单招报名官网入口,报名详细操作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登陆当地的教育考试院,找到“单招报名”点击下方或顶部导航链接就可以进入。 2.进入系统后点击“查看...

    2023-07-07

  • 2023年安徽中考状元多少分,怀宁中学2021高考喜报

    本文主要针对2023年安徽中考状元多少分,怀宁中学2021高考喜报和安徽高考状元多少分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2023年安徽中考状元多少分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

    2023-07-07

  • 南昌医学大学要多少分录取,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历年录取分数

    南昌医学大学要多少分录取? 23年是525.大多数情况下比一本线高15分以上才可以读到临床医学!因为江西好的医院一附院、二附院都是南昌大学直属的,这些医院都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以后好就业,故此,竞争激烈,成...

    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