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āo一声
蒿
hāo ㄏㄠˉ
1.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2. 气蒸出的样子。
3. 消耗。
具体解释
具体字义
◎ 蒿 hāo
〈名〉
(1) (形声。从艸,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各种。特指青蒿)
蒿字为姓的读音为hāo。
蒿姓是我们国内稀有姓氏,读音为hāo,2023年全国总人口约 1 万人,在当今中华百家姓新排名第 732 位。
“蒿”,普通话读音为hāo,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时代。“蒿”的基本含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引申含义为气蒸出的样子。
在平日生活中,“蒿”也常做动词,表示忧烦,忧虑不安,如蒿恼、蒿目。
读音为hāo
艾蒿和蒿草都属菊科,都喜欢生长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艾草茎秆粗且高,叶片肥厚背面有白绒毛,气味清香,类似艾灸时艾绒的味道,广泛分布在我们国内大江南北。有的艾草形态虽略有差异,但药效总体一样。
“蒿”,普通话读音为hāo。“蒿”的基本含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引申含义为气蒸出的样子。
在平日生活中,“蒿”也常做动词,表示忧烦,忧虑不安,如蒿恼、蒿目。
我们国内蒿字为姓的读音为hāo。
蒿姓是我们国内稀有姓氏,读音为hāo,2023年全国总人口约 1 万人,在当今中华百家姓新排名第 732 位。
蒿姓起源:蒿,春秋时齐地(故城在今山东泰安南蒿里山麓),以地为氏。亦见《姓苑》。
蒿姓起源:蒿,春秋时齐地(故城在今山东泰安南蒿里山麓),以地为氏。亦见《姓苑》。
“蒿”,普通话读音为hāo,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时代。“蒿”的基本含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引申含义为气蒸出的样子。
在平日生活中,“蒿”也常做动词,表示忧烦,忧虑不安,如蒿恼、蒿目。
“蒿”在姓氏读作蒿(hāo)。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是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名列第九十一位,以京兆、滕州为郡望。是比较生僻的姓氏,因为这个原因百家姓上的排名暂无。蒿姓据相关文献资料讲解,源出有:
1.源自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早期的都城蒿京,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蒿京”就是“镐京”,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部。在西周时期,蒿视作“镐”。蒿氏,即居住于王城的住民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蒿氏,都为周之宗室成员是很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自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蒿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蒿氏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地名,后以地为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山西大同有蒿姓。”在史籍《续通志·氏族略》也中记载:“明时有进士蒿宾。”春秋时期齐国的蒿地或蒿邑,故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下辖之蒿城市,在史籍《春秋谷梁传·桓十五年》中记载:“公会齐侯于蒿。” 在蒿邑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蒿氏,世代古人传说至今是很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自于满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为满族老姓。不过,一直没有在任何史料中寻到其源流,但是在今河南清原满族自治县有非常多满族蒿氏族人分布。
蒿(hāo),
“蒿”的基本含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引申含义为气蒸出的样子。
在平日生活中,“蒿”也常做动词,表示忧烦,忧虑不安,如蒿恼、蒿目。
“篙”,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gāo,早出现在《说文》中。“篙”的基本含义为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如竹篙、篙工。
“蒿”在姓氏读作蒿(hāo)。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是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名列第九十一位,以京兆、滕州为郡望。是比较生僻的姓氏,因为这个原因百家姓上的排名暂无。蒿姓据相关文献资料讲解,源出有:
1.源自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早期的都城蒿京,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蒿京”就是“镐京”,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部。在西周时期,蒿视作“镐”。蒿氏,即居住于王城的住民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蒿氏,都为周之宗室成员是很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自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蒿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蒿氏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地名,后以地为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山西大同有蒿姓。”在史籍《续通志·氏族略》也中记载:“明时有进士蒿宾。”春秋时期齐国的蒿地或蒿邑,故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下辖之蒿城市,在史籍《春秋谷梁传·桓十五年》中记载:“公会齐侯于蒿。”在蒿邑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蒿氏,世代古人传说至今是很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自于满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为满族老姓。不过,一直没有在任何史料中寻到其源流,但是在今河南清原满族自治县有非常多满族蒿氏族人分布。
蒿不是多音字。
蒿[hāo]汉语汉字
蒿是一个汉字,读音为hāo。上下结构,部首为艹,总笔画数为13,。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也有气蒸出的样子和消耗等意思。
不是,蒿拼音:hāo,笔画数:13画,部首:艹。动画:蒿的笔顺。中国二级汉字,编号5382。
■ 基本字义
• 蒿
hāo ㄏㄠˉ
•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 气蒸出的样子。
• 消耗。
不是多音字,唯有一个读音,
“蒿”,普通话读音为hāo,
“蒿”,初见于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甲、金文从茻,高声,表示蒿丛生,其形体非常高,篆隶楷艸表意,其形像草,表示蒿是草本植物,后来又在金文时代、楚系简帛时代、秦朝小篆时代中发现,“蒿”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不是。
蒿在字典里唯有一个音,就是hao一声。指一类植物,用手揉经常有香味。有的可入药。比如蒌蒿,青蒿,艾蒿,茼蒿,茵陈蒿等。
不是多音字。
蒿”读音为hāo,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蒿”的基本含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引申含义为气蒸出的样子。
hāo shān。
“蒿”,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hāo,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蒿”的基本含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引申含义为气蒸出的样子[1]。
在平日生活中,“蒿”也常做动词,表示忧烦,忧虑不安,如蒿恼、蒿目[1]。
读音sōng shān。
五岳之一。位于河南。主峰太室山海拔1440米。
例句:
1.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登封市境内。
2.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
蒿山的读音是 hao读第一声 shan读第一声
sōng hāo
“蒿”,普通话读音为hāo。“蒿”的基本含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引申含义为气蒸出的样子。
在平日生活中,“蒿”也常做动词,表示忧烦,忧虑不安,如蒿恼、蒿目。
“蒿”,初见于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甲、金文从茻,高声,表示蒿丛生,其形体非常高,篆隶楷艸表意,其形像草,表示蒿是草本植物,后来又在金文时代、楚系简帛时代、秦朝小篆时代中发现,“蒿”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时代演变而来。
上山下高字读音:shong,一声调。嵩释义:山大而高,特指中岳嵩山。蒿,hao,一声调。一种草本植物,叶子略带气味,嫩时可食用。蒿菜,蒿子杆。
songhao
基本解释
1. 山大而高。
2. 高。
3. 姓。
具体解释
〈形〉
1. 山高
嵩,中岳嵩,高山也。-《说文新附》
嵩,高也。-《尔雅·释诂》
山大而高曰嵩。-《释名·释山》
以上就是本文蒿读什么音,蒿的读音是hao还是gao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091791721.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一年级看图写话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xiaoxueyinian/ktxh/)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蒿读什么音,蒿的读音是hao还是gao和一年级看图写话的相关信息。
蒿读什么音? hāo一声 蒿 hāo ㄏㄠˉ 1.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2. 气蒸出的样子。 3. 消耗。 具体解释 具体字义 ◎ 蒿 hāo 〈...
2023-07-09
本文主要针对关于郑板桥喝茶故事的议论文,郑板桥喝茶的趣事和关于茶的故事的作文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关于郑板桥喝茶故事的议论文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
2023-07-09
本文主要针对小班春天的古诗,幼儿园小班春季温馨提示内容简短和小班儿童歌曲春天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小班春天的古诗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
2023-07-09
本文主要针对雨后的故事是怎样发生,下雨天姐弟俩回家的段子和姐弟雨后小故事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雨后的故事是怎样发生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
2023-07-09
本文主要针对学前班幼儿手册评语,学前班学生手册评语怎么写和学前儿童评语怎么写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学前班幼儿手册评语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
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