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天气干燥,很炎热。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所茅草屋,茅草屋门口就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了。小溪里还有不少粉色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开了,还有的躲在了荷叶底下,像一个个羞涩的少女面带微笑。小溪边长满了绿油油、青翠欲滴的小草。
低矮的屋檐下,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坐在土炕上,手里拿着小酒杯,一边用地方换相互表扬祝福,一边品尝着小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颊上可以看得出来来,他们有部分醉了。老夫妻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看着他们的三个儿子在干什么。原来,他们在劳动呀。看到这些,老夫妻欣慰地笑了。
大儿子在一大片豆地里锄草,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有的滴在了泥土里,有的滴在了衣服上。他干的多么卖力呀!那二儿子呢?他也没闲着,坐在院子里的草地上,在编织鸡笼。一群小鸡在他身边走来走去,“叽叽叽”的叫着,好像在说:“你真好,还在给我们做窝呢!”而暂时还没有常年,讨人喜欢的小儿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见他卧在小溪边,一边逗着小鱼,摇着小脚,一边剥着莲蓬,津津有味的吃着,还在跟哥哥们打招呼呢!
山脚下,有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里生活着一家五口,他
们过着清贫的日子。茅屋后面,有一片翠绿的竹林;茅屋前面,有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茅屋上面,有金黄色的大南瓜。小溪里的鱼
和虾在欢乐地嬉戏,溪面上有几朵荷花和几片大圆盘似的荷叶,岸
边还有碧绿的绿草,长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村托下,更显
得碧青可爱。
茅屋门前坐着一对白发夫妻,他们虽然满头白发,但却还是神
采奕奕。他们喝着酒,用上饶方言谈论着三个儿子。“老头子,你
看大家三个儿子都长大了,能帮大家分担些。”“是,以后我们
可以享清福啦!”
抬眼望去,大儿子在溪东的豆地里除草,累得大汗淋漓,可脸
上还是笑容,为什么呀?因为丰收近在眼前,再多辛苦都值得。再
看二儿子,他年纪尚小,力气不够,只好在家里编织鸡笼,准备明
天拿到集市上去卖。小儿子有意思了,他躺在溪畔,剥莲子吃,
两只腿一翘一翘的,把已经在编织鸡笼的二儿子都逗笑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词 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可以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依然不会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自始至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 ,因而更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因为辛弃疾自始至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时间未得任用。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特别要注意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非常多的闲适词和田园词。
拓展资料
1、出处:《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通:无)
2、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主要精力都在编织鸡笼。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3、赏析: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情况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不是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
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依然不会很好。假设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大家讲话的声音的。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
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悦耳,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唯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一部分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大部分并不是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就算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
“卧”字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以此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唯有老人和目前还没有劳动力的年龄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
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反映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4、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与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很多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因为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清平乐·村居》描写了白发的翁媪闲坐饮酒、大儿在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三儿子趴在溪边剥吃莲蓬这四幅情况,描绘出农村家庭的平日生活图景,反映出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农村词,描绘了农村宁静安适的生活情况,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一样面貌和情态,还有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原文:清平乐·村居
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的诗意: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满头白发的老公公老婆婆用吴地的方言相互逗趣取乐大儿子在河的东面的豆地里除草,二儿正主要精力都在编织鸡笼。令人欢喜是小儿的调皮神态,横卧在溪头草丛中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原文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一样面貌和情态,还有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以上就是本文用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编一个故事三十个字,清平乐村居翁媪的对话小练笔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101801551.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五年级下册语文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xiaoxuewunian/yuwenxc/)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用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编一个故事三十个字,清平乐村居翁媪的对话小练笔和五年级下册语文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用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编一个故事三十个字,清平乐村居翁媪的对话小练笔和清平乐村居故事350字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用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编一个故事三十个字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
2023-07-10
315是个什么组织? 消费者协会。315协会是消费者协会,简称“消协”,是一个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因为每一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故此,也把这个协会称为“315协会”。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时间为每一年的3月15日,由国际消...
2023-07-09
山东美术生2023计划招生多少人? 2023年山东美术类本科批次招生计划18411人,相比2023年本科批第一次志愿招生计划17653人,增多758人。在早一点批招生计划稳定的情况下,2023年山东美术类本科两个批次预估录取人员数量将在21000人...
2023-07-09
流星踏步成语? 流星踏步不是成语。成语是大步流星。 【成语】: 大步流星 【拼音】: dǎ bù liú xīng 【解释】: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2023-07-09
本文主要针对适合孩子的英语小故事,适合小孩子的英文故事和用英语讲故事儿童故事等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适合孩子的英语小故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
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