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当前位置: > 学历 > 专升本 > 上海专升本 > 成绩查询 >

不同类型地基基础稳定性计算,地基与基础的区别是什么,地基的处理措施有哪

时间:2023-07-15 19:24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成绩查询
资料下载
不同类型地基基础稳定性计算

不一样类型地基基础稳定性计算?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是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

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

地基与基础的区别是什么?

一、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地基:承受由基础传下来荷载的土体或岩体。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出现的应力和应变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多而减小,在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后完全就能够忽视不计。

基础: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持力层: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

基础埋深:由室非本地坪至基础底皮的高度尺寸。基础埋深由勘测部门按照地基情况决定。

二、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一定要要求基础和地基都拥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基础的强度与稳定性既主要还是看基础的材料、形状与底面积的大小还有施工的质量等原因,还与地基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基的强度应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假设天然地基不可以满足要求,应考虑采取人工地基;地基的变形应有均匀的压缩量,以保证有均匀的下沉。若地基下沉不均匀时,建筑物上部会出现开裂变形;地基的稳定性要有防止出现滑坡、倾斜方面的能力,必要时(非常是很大的高度差时)应加设挡土墙,以防止滑坡变形的产生。

三、基础类型

从基础的材料及受力来划分,可分为刚性基础(指用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抗压强度大、而抗拉强度小的刚性材料做成的基础)、柔性基础(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抗压、抗拉强度均很大的基础)。从基础的构造型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下面讲解几种经常会用到基础的构造特点。

(一)刚性基础

因为刚性材料的特点,这样的基础只合适于受压而不合适承受弯矩、拉拉力和剪力,因为这个原因基础剖面尺寸一定要满足刚性条件的要求。大多数情况下砖混结构房屋的基础常采取刚性基础。

1.砖基础

用做基础的砖,可采取页岩烧结砖,其强度等级大多数情况下在MU10以上,砂浆强度等级大多数情况下不小于M5.基础墙的下部要做成阶梯形,以使上部的荷载能均匀地传到地基上。阶梯放大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叫做“大放脚”。砖基础施工简单方便,适应面广。为了节省“大放脚”的材料,可以在砖基础下部做灰土垫层。

2.毛石基础

大多数情况下采取未经雕琢成形的石块,不小于M5砂浆砌筑。毛石形状不规则,大多数情况下应搭板满槽砌筑。毛石基础厚度和台阶高度均不小于100mm,当台阶多于两阶时,每个台阶伸出宽度不要大于150mm.为方便砌筑上部砖墙,可以在毛石基础的顶面浇铺一层60mm厚、C10的混凝土找平层。毛石基础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但整体性欠佳,故有震动的房屋很少采取。

3.毛石混凝土基础

为了节约水泥用量,针对体积很大的混凝土基础,可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百分之20~百分之30的毛石,这样的基础叫毛石混凝土基础。毛石的尺寸不要超越300mm.当基础埋深很大时,也可以用毛石混凝土作成台阶形,每阶宽度不应小于400mm.假设地下水对普通水泥有侵蚀作耗费时长,应采取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混凝土。

(二)柔性基础

柔性基础大多数情况下指钢筋混凝土基础。这样的基础的做法可以在基础底板下均匀浇筑一层素混凝土垫层,目标是保证基础钢筋和地基当中有足够的距离,避免钢筋锈蚀,而且,还可以作为绑扎钢筋的工作面。垫层大多数情况下采取C10素混凝土,厚度100mm,垫层常伸出基础边界100mm.

钢筋混凝土基础由底板及基础墙(柱)组成。现浇底板是钢筋混凝土的主要受力结构,其厚度和配筋数量均由计算确定。基础底板的外形大多数情况下有锥形和阶梯形两种。锥形基础可节约混凝土,但浇筑时不如阶梯形方便。钢筋混凝土基础应有一定的高度,以增多基础承受基础墙(柱)传来上部荷载所形成的一种冲切力,并节省钢筋用量。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与柱子一起浇筑,也可作成杯口形,将预制柱插入。条形基础的受力钢筋仅在平行于槽宽方向放置;独立基础的受力钢筋可以在两个方向垂直放置。

四、基础埋深

从室非本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即基础的埋深。埋深大于4m的称为深基础,小于4m的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主要受下方罗列出来的原因影响:

(一)建筑物的特点

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是地上建筑物总高的1/10左右,而多层建筑则依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来确定埋深尺寸。

(二)地基土的好坏

土质好的,承载力高的土层可以浅埋,土质差、承载力低的土层则应该深埋。

(三)地下水位

土壤中地下水含量的多少对承载力的影响很大。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做到尽量将基础放在地下水位之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不要施工时排水,还可以防止或减轻地基土的冻胀。

(四)冻结深度

土层的冻结深度由各地气候条件决定,如北京地区为0.8m~1m,沈阳则为2m.建筑物的基础若放在冻胀土上,冻胀时会把房屋拱起,出现变形。解冻时,又会出现陷落。大多数情况下应将基础的垫层部分放在冻结深度以下。

(五)相邻房屋或建筑物基础

当新建房屋的基础埋深小于或等于原有房屋的基础埋深时,可不考虑相互影响。若新建房屋的基础埋深大于原有房屋的基础埋深时,应考虑相互影响。

五、地下室

(一)地下室的分类

1.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地下室

普通地下室大多数情况下按地下楼层进行设计;人防地下室是有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空间。人防地下室应妥善处理紧急状态下的人员隐蔽与疏散,应有保证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按其重要性分为六级:

(1)一级人防:指中央一级的人防工事;

(2)二级人防:指省、直辖市一级的人防工事;

(3)三级人防:指县、区一级及重要的通讯枢纽一级的人防工事;

(4)四级人防:指医院、救护站及重要的工业企业的人防工事;

(5)五级人防:指普通建筑物下部的人员掩蔽工事;

(6)六级人防:指抗力为0.05MPa(约5t/㎡)的人员掩蔽和物品贮存的人防工事。

2.按埋入地下深度可分为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全地下室是指地下室地平面低于室非本地坪面的高度超越该房间净高1/2者;半地下室是指地下室地平面低于室非本地坪面高度超越该房间净高1/3,且不能超出1/2者。

(二)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

地下室的防潮、防水做法主要还是看地下室地坪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当设计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300mm~500mm,且地基范围内的土壤及回填土无形成上层滞水可能时,采取防潮做法,如图2-1-3所示;当设计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标高时,应采取防水做法。图2-1-4所示为柔性防水构造做法,图2-1-5所示为刚性防水构造做法。

1.防潮做法

大多数情况下仅考虑防止土壤毛细管水,地面水下渗而成的无压水渗透;如为混凝土结构,就可以起到自防潮作用,没有必要再作防潮处理;如为砖砌体结构,墙体应采取水泥砂浆砌筑,防潮层可抹防水砂浆,大多数情况下做在墙身外侧面,应同墙基水平防潮层相连接。

2.防水做法

当设计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地下室外墙承受地下水的侧压力,地坪受到地下水的浮力影响,这个时候应考虑对地下室外墙作垂直防水和对地坪作水平防水处理。详细可采取防水混凝土、卷材防水、涂料防水还有水泥砂浆防水等。

地基基础等级划分标准?

主要分为甲乙丙三级,各级的信息内容在下文中为大家具体说明:

甲级

一、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二、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三、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越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

四、.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

五、.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六、.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涵盖高边坡)。

七、对原有工程影响很大的新建建筑。

八、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物。

九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十、开挖深度大于15m的基坑工程。

十一、.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基坑工程。

(1)等级划分:甲乙丙三级 高到低

根本规定:

全部等级建筑物的地基设计都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设计等级甲级和乙级的建筑物都应该该按地基变形设计。

丙级建筑物除规定的情况外,可以不做变形验算。

对常常收到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水工结构和挡土结构,除了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还应该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撑结构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作用组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作用的基本组合,并采取对应的分项系数。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相关规定采取,但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

基础和地基的概念及当中的区别是什么?基础和?

基础和地基都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础一般指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的底部,承载建筑物上部结构的重量,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基础主要有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浅基础大多数情况下位于地面以下的0.5m~3m当中,深基础则在浅基础没办法承受荷载的情况下采取,大多数情况下需深入透彻的下超越3m。

而地基则是指建筑物直接立足于地下的土体,涵盖地表以上的土层、岩石和地下水等不自觉的基。地基是承受建筑物重量、抵抗外力和保证建筑物稳定的重点部分。

两者当中的区别在于基础是建立在地基之上的结构,主要是承载建筑物的上部结构重量,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而地基则是建筑物直接立足于地下的土体,它是承载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基础部分。基础和地基是相互依存的,唯有地基稳定才可以保证基础的稳定,基础的稳定也对地基的稳定提出了要求。

地下结构和地基基础的区别?

它们的作用和概念带来一定不一样。地下结构主要特别注意空间利用和保护建筑物免受自然灾害侵袭,而地基基础则特别要注意关注为建筑物提供稳定支撑和保证安全性。

1. 定义不一样:

地下结构:地下结构是指在地表以下建造的建筑物和结构,一般用于储存设施、地下商场、停车场等。地下结构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增多地面上的空间利用,同时保护建筑物免受风、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指建筑物底部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它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同时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物的寿命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

2. 结构组成不一样:

地下结构:地下结构一般涵盖墙体、顶板、柱子、梁等基本构件,还有对应的防水、排水、通风等设施。地下结构的设计需考虑到地下空间的使用需求和地质条件。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主要涵盖地下部分(如桩基、沉箱等)和地面部分(如承台、地梁等)。地基基础的设计需考虑到建筑物的重量、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原因,以保证建筑物在长时间使用途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作用不一样:

地下结构:地下结构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供空间利用和保护建筑物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除开这点地下结构还可以用作地下停车场、地铁、人防工程等。

地基基础:地基基础的主要作用是为建筑物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保证建筑物在各自不同的负荷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它们的区别是:地基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下承载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则是指建筑底部与地基连接,起承重作用的结构构件。

地下结构就是地面以下的构筑物,在保留上部地层前提下,在开挖处可以提供某种用途的地下空间修筑的结构物。基础承受房屋的作使劲并传递给地基。地下结构也是通过基础把作使劲传递到地基的。

上海专升本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上海专升本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上海专升本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不同类型地基基础稳定性计算,地基与基础的区别是什么,地基的处理措施有哪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151850887.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成绩查询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zhuanshengben/shanghai/chengjichaxu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不同类型地基基础稳定性计算,地基与基础的区别是什么,地基的处理措施有哪和成绩查询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