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迈上新征程更重视教育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蓬勃发展和进步思想,加强党对教育引导工作的全面领导,面对达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迈入新征程。
改革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当我们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建设的高度,把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放在40年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宏观背景下考察,全面检视中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历程可以发现,贯穿4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主线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年来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教育制度的恢复与重建:拨乱反正
(1978—1984年)
1977年,高中毕业考试制度的恢复,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改革开放之初,教育领域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拨乱反正,恢复与重建被“文革”破坏殆尽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恢复高中毕业考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和培育“四有新人”,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恢复,成为恢复与重建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走向新规则和程序、走向现代化的新开端。在国家建设急需针对人才但教育资源不够的情况下,中央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升,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为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发挥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
教育体制改革的展开:简政放权
(1985—1991年)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连续公布《中共中央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有关科学技术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三个重要文件,构成这一时期以体制改革为特点的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总框架,以此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决定》提出了“教育一定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依靠教育”的论断,回应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蓬勃发展和进步战略。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被定义成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简政放权
在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管理权责关系上,“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基础教育领域,“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为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决定》第一次提出教育投入体制的“两个增长”原则,即“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常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学校念书学生人员数量平均的教育费用一步一步增长”。在学校领导制度上,《决定》规定“学校一步一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市场机制的引入
(1992—2002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社会由此走上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道路。这一时期的教育制度变革的重点涵盖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
第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1993年《纲要》指出,“要一步一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各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第三,公办学校转制改革。1994年,国务院《有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开展意见》指出,“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实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
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从效率走向公平
(2003—2009年)
自2003年起,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教育变革的重心也由对教育发展数量、规模、速度的追求转向了对教育公平的特别要注意关注。
第一,治理教育乱收取的费用。从颁布《普通高级中学收取的费用管理暂行办法》,启动“健全收取的费用管理的规章和制度”伊始,我们国内相继通过《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有关〈印发教育收取的费用公示制度〉的公告》、《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有关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取的费用办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相关要求及规定的详细措施,加大治理学校乱收取的费用工作的力度。
第二,清理规范公办转制学校。2005年起,国家启动调整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政策,依法规范办学行为,颁布了《教育部有关进一步逐步递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有关做好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取的费用准备工作〉的公告》等文件,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和新的改制学校收取的费用标准。同时,采用“有进有退”的策略,对现有改制学校进行全面调查、清理规范。
第三,积极逐步递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从效率走向公平的教育改革途中,逐步递次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成为改革热点问题。
2005年,教育部公布《有关进一步逐步递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贯彻落实“夯实、深化、提升、发展”的方针。2007年春,全国农村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第二年秋季,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从管理走向治理
(2010年至今)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公布,提出“到2020年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一系列改革措施,明确“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党的十八大强调“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2016年国务院公布《有关统筹逐步递次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达到了向“统筹逐步递次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转变,一步一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机制,建立和完善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开展“两免一补”政策。
经过长时间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教育制度变革的核心任务是,深入逐步递次推动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缓解,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加、各方合力逐步递次推动的格局更完善,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撑。
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原始社会,古代社会和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一下朝为开端,分为奴隶社会,涵盖夏,商,西周,春秋和封建社会,涵盖战国汉,隋唐,宋元明清,近代社会大质疑,雅片战争1840年启动。不一样学学段儿教育的场所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的方法等等均存在着不一样。
可以从建国后的四个不一样发展阶段掌握并熟悉人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历程:
(1)建国初期政府对旧教育进行彻底改造。
(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两种教育制度推行,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蓬勃发展和进步。
(3)“文革”时期,教育遭受巨大摧残。
我们国内的学校教育制度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相当重要且容易产生记忆混淆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今天就容易出错的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进行一个梳理。
一、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
1902年,晚清重臣张百熙,临危受命出任管学大臣,掌理全国学务兴革大计,也正是他主持制订“壬寅学制”。光绪二十八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我们国内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章程中分《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及《蒙养堂章程》。
这个学制详细规定了各级各种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入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关系。将教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全学程共二十年。
这个学制注重国民教育还有实业教育,但是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还还保留着科举制度的痕迹,科举制还影响着学校。
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因为主持“壬寅学制”的张百熙素以偏护新学遭谤议,同时也因为壬寅学制制定仓促,存在很多不够发布后即有人提出不一样意见,这当中湖广总督张之洞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建议。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月发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
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种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
三、壬子癸丑学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启动了一系列适应资产阶级需的改革。1912年9月发布,称为《壬子学制》。自该新学制发布至 1913 年 8月,又相继颁布了各自不同的学校规程,对新学制带来一定补充和更改,于是又总合成一个更完整的学制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为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学制拟定,改学堂为学校,废除了尊孔读经,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该学制施行到1922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四、壬戌学制
首次世界大战这个时间段,中国近代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战后民族资产阶级不仅要求在政治经济方面给予创造继续发展的条件,也要求在教育方面能提供具有文化知识的劳动力和科学技术。
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又称为新学制,主要是采用当时美国一部分州已经实行了10多年的“六三三制”,表达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军国民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但它却并不是盲从美制,而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时间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新学制的颁布和开展,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现在,我们国内的社会教育层次由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还有各自不同的社会培训及成人教育构成。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形成的途中也是循序渐进渐渐完善的,我们国内自京师同文馆1862年8月24日成立于北京启动我们国内的新式教育先河。以前的就是私塾、学堂等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私塾学堂式教育。
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高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又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成“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阶段,也是儒家盛行的阶段,汉武帝时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中国主流治国理政思想。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这当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基本上等同于小学程度。
太学
到离目前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针对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大多数情况下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奏定学堂章程》里发布的小学课程是中国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春秋战国以前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之说。以前的教育都是学在官府,学校由国家创办所授也都是治国理政礼乐之学。全部的普通老百姓是不可以够接受教育,也没有渠道接受正规教育的。唯有家世至少是大夫阶层的贵族身份才有接受教育的渠道。我们伟大的儒家圣人孔子师无常师,起初也是因父亲叔梁纥立过两次军功曾任鲁国陬邑大夫接受官府教育。他也不只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们国内办立私学的鼻祖,孔子杏坛讲学所授之人多是贫苦的人民,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中国教育早时间是在中国古典作品,而不是宗教组织,他的历程是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和随着现代社会形成现代教育人,历史上人种全新的教育。教育的蓬勃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迄今为止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可以分为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还有经济功能。
教育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历程古代中国教育文化的开端从上古时期舜启动。上古时期已经启动产生了铁期时代,生产力启动发展起来,生产工具慢慢的先进,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进步肯定逐步递次推动思想文化发展。故此,上古时期产生的部落冲突启动统一。
部落的统一需规则和程序,规则和程序从教育行为启动,故此教育文化孕育而生。舜启动开展的教育行为是建立教育机构,入学等级分为上和下。一个划分七岁作为入学年龄和启蒙年龄,一个划分十五岁。
启蒙后面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先秦到秦。先秦时期的夏商周国家先后分裂,出现动乱,从周朝的秦朝第一肯定土地私有制启动,秦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进步促使秦国国力强大,分封制下的国家蠢蠢欲动,各国召集知识分子强化国家的人才实力。
故此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就算社会动荡,也成为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推动剂。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崇尚每个人都可以有学习的机会,不止贵族,平民也可学习。这样,古代教育的社会层次涉及越广,受教育的群体接受教育,崇尚教育。
秦朝启动后遵行法家思想,就算是外表实行儒家文化,儒家受到秦始皇的迫害,其实实行严格的法家文化,故此,秦朝的法律法规有了质的飞跃。
以上就是本文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回顾总结,中国教育体制发展历程简述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161856523.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新疆专升本院校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zhuanshengben/xinjiang/yuanxiao/)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回顾总结,中国教育体制发展历程简述和新疆专升本院校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回顾总结,中国教育体制发展历程简述和中国教育新的发展历程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回顾总结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
2023-07-16
本文主要针对广州市二中苏元学校好不好,广州市二中苏元实验学校学费和广州萝岗苏元二中招生办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广州市二中苏元学校好不好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
2023-07-16
本文主要针对重庆一中大学城新校区入学条件,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大学城校区怎么样和沙坪坝区大学城一中初中招生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重庆一中大学城新校区入学条件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
2023-07-15
本文主要针对中学校长可以提拔什么职位,承德县一中校长是谁和中学校长能任教育局局长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中学校长可以提拔什么职位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
2023-07-15
非高斯噪声有哪些优点? 假设每个频率噪声的振幅都是一个高斯型(正态型)随机变量,则属于高斯型噪声,不然就有非高斯性,可制冷,除草,发电,除尘,等 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的区别? 1. 噪声形成方法不一样:高斯噪声是...
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