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式古琴,造型古朴,颈部一个弯,腰部各有两个半月弯状,音色宏厚。
灵机式古琴又称万壑松式古琴是汉代梁栾所创,因其形似剑匣而颇受各地琴友的喜爱。
古琴伏羲式是竖式乐器,灵机式为横向乐器
古琴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可以按照不一样的分类方式分为各种不一样的类型。下面这些内容就是对古琴的几种主要分类:

1. 音域分类:古琴按照音域可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类。各自涵盖一定的音高范围,不一样的音域也有不一样的音色效果。
2. 区域分类:按照地区不一样,古琴可分为北派和南派两类。南派古琴体形较小,音色柔和细腻;北派古琴则体形很大,音色深沉雄浑。
3. 时代分类:按照历史年代不一样,古琴可分为先秦、汉魏、唐宋、明清等时期不一样的流派和风格。不一样时期的古琴在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方面都拥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和风格。
4. 品质分类:古琴可按照制作材质和工艺技法等方面进行品质分类。例如一般觉得用上等紫檀木等高质量原材料、精湛的工艺、悠久历史背景的古琴,拥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学习古琴需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弹奏技巧,同时也需耐心和毅力。下面这些内容就是一部分学习古琴的基本步骤和建议
1、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
2、蕉叶式、列子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
3、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钟离式(鹤鸣秋月琴)、剑式等。
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一样而带来一定区分。著名的九霄环佩就是伏羲式。
古琴的外形结构:
古琴大多数情况下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圆底扁,象征天地;琴身与凤身对应(也可以说与人身对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1、琴面
为能充分振动,面板大多数情况下多用桐木、杉木等松质木料制成。向内外侧呈瓦弧形,与底板胶合而成琴。古琴的周身髹以生漆与鹿角霜粉屑(或瓦灰)调和的底胎,干透磨平后多次擦拭生漆而成。琴面木材须选料精良,纹理梳直匀称。
若能觅得古桐木、古庙大梁悬钟之木,或古代棺廓老木更佳。琴面内腹斫成膛腔,在龙池、风沼处留有微微隆起的纳音。大多数情况下常见设有两根音柱(天柱、地柱)连马上面板底板,传导振动。
2、琴弦
琴面从外向内由粗及细缚弦七根,古时琴弦用丝质制成,今多用钢弦。假设弦绕至雁足时圈数很少,还要使用其它牢固的线接续增多弦的稳定。
古琴初唯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周朝周文王、周武王增多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
3、琴徽
一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标志,称为徽。徽多用螺钿制成,考究者也有用金、银、玉、石等质地的材料精制而成。徽的点位实为弦的泛音振动节点,自然而,成,其音律为纯律。
标志音律的十三个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4、琴头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高部分。在琴面右侧头部8-10厘米处横嵌的一条用硬制木制成。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琴头部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
5、轸子、轸池、护轸
轸子系绒扣调节琴弦松紧长度、改变音高之用。多用红木紫檀等坚韧耐磨的木料制成。中心头尾穿通,颈部旁侧有一斜孔与中心孔相通,侧孔斜向顶端。
考究者孔口呈钝状,顶部孔端微微向中心凹陷。底板上储放轸子的浅平凹巢,称为轸池。底板琴头两侧向下垂凸的部位称为护轸,保护轸子免受外力碰击。
绒扣及绒扣的搓捻系结连接蝇头与轸子的丝绞称为绒扣,绒口大多数情况下用稍粗的真丝丝线搓绞而成,蝇头及蝇头的打结用弦头的一端绕结,并位于岳山顶端系连绒扣的弦结,称为蝇头。因两小圈形如蝇头而得名。
6、琴尾
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琴尾部大多数情况下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
7琴底
常见多用梓木、塞木等硬质木料制成,起反射音响的作用。差不多呈平面形(也有与面板胶合的一面斫成向上微凹状)。
8、龙池、凤沼
底板的中部和尾部,各有一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或圆形的洞孔,中部大的称龙池,尾部小的称凤沼。龙池凤沼,谓之上山下泽,象征天地万象。
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时常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9、雁足
在龙池与凤沼当中近风沼(约琴面的九徽)处,有两只支撑琴体和系缚琴弦的脚,称为雁足象征七星。因须承重力,雁足都用坚实木料制成。
10、断纹
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自不同的断痕。断纹的种类不少,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大多数情况下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一样,断纹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古琴前阔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
古琴按式样分类 据清初的《五知斋琴谱》记载流传下来的有5余种。常见的是仲尼式,还有伏羲式、连珠式、蕉叶式、落霞式、凤势式、师旷式、神农式等式样。主要的差别是在琴额、颈部和腰部、尾部的线条造型带来一定不一样。(见图)古琴按琴弦分类 分为丝线、尼龙纲弦传统的琴弦为丝弦 丝弦是将规定数目标丝线扭成一股,然后绕在框架上浸入装有弦胶的缸内,以使丝弦不会再松散。不短的一个时期后取出晾干,然后截成适合的长度。丝弦音色古朴独特,但音准不稳定、易断、演奏难度那么高。尼龙钢丝弦是在钢丝外包裹尼龙层制成的,具有音量大、强度高、音准稳定的优点,渐渐取代了丝线成为了古琴的主流。不过也有人觉得钢丝弦金属味过重,而传统丝弦独特的音色是无可取代的。两者各带来一定长,还看琴人所好古琴按材料分类 常见的桐木 、杉木、松木等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一样而带来一定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因为长时间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一样,可形成各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故此,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的十四个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鹤鸣秋月式。
音色不一样:伏羲氏古琴相对来说声音要浑厚一点,保留了唐琴大而浑圆的音质特色;仲尼式相对来说更契合宋词的风格,音质纤细、细腻,音域更宽广,音色更明亮。
外观特点不一样:伏羲氏古琴在琴的下部起弯的地方多了一个弯;仲尼式只在琴体的腰部和头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
伏羲琴是五弦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仲尼式古琴和伏羲式古琴指的是古琴的两种样式,伏羲式古琴据传是由伏羲所创,而仲尼式古琴来源未知,但两者都是于圣人造琴,区别就在于:
第一,仲尼式古琴从样式上来说更简洁流畅,造型大方,满足了儒家中庸内敛的思想风格,中正冷肃。
而伏羲式古琴在琴的下部多了一个起弯处,因为这个原因整体给人的印象要比仲尼式古琴更圆润,琴体的其他部位和神农式相仿;
第二,仲尼式古琴声音更为清亮细腻,音域也比伏羲式古琴宽广,因为这个原因在宋代词曲繁荣的那个时代更受欢迎,而伏羲式古琴声音圆润浑厚,满足唐琴的特色。
伏羲古琴很好
伏羲氏古琴相对来说声音要浑厚一点,保留了唐琴大而浑圆的音质特色;仲尼式相对来说更契合宋词的风格,音质纤细、细腻,音域更宽广,音色更明亮。
外观特点不一样:伏羲氏古琴在琴的下部起弯的地方多了一个弯;仲尼式只在琴体的腰部和头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
古筝和古琴区别
第一,产生的年代不一样。
古琴是我们国内古老的乐器,有3000年的历史,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古筝的产生要比古琴晚一部分。
第二,外形不一样。
古琴的琴身用独木支撑,有七弦,也叫“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系住,拴绕在弦轴上,无琴码。而古筝琴身由面板、背板、侧板、筝首、筝尾构成,每根弦有琴码支称。
第三,古琴,一弦多音,音域有四个多八度,面板上有琴徽,可弹奏按音,泛音等。古时就被称作“琴棋书画”之首,古筝,大多数情况下来讲一弦一至三音,弦上移码可进行转调。
第四,所用琴谱不一样。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区别一 、历史渊源
古琴是我们国内历史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在3000多年前,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
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古人传说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故此,称秦筝。
区别二 、外观形制
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几年增多到24-26弦。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区别三、音色,音域
古琴入心:古琴的音量较小,音色沉厚古朴,能使人静心放松。
古筝悦耳:古筝音量很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悦耳
区别四、演奏方法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
古筝经常会用到演奏手法采取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并熟悉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区别五、曲谱不一样
古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代后称为“减字谱”。
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区别六、学习难度
琴与筝的初级曲目入手难度差很少,到了中等水平曲目,筝曲对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显要高,技巧上很难练。
故此,技巧上筝更难学,而在意境的表现上,古琴历来被默认为修身养性的道器,有其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需琴者学问修养的经年累积与体悟,才可以深入琴道。
古琴常见的造型有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区别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而不一样。琴的断纹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古琴因为长时间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一样,可形成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断等,有断纹的琴,其琴音清淳、明澈,外观美观,故此,更显名贵。
以上就是本文古琴伏羲式和灵机式区别,古琴的分类和讲解视频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7171866198.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成绩查询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zhuanshengben/yunnan/chengjichaxu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古琴伏羲式和灵机式区别,古琴的分类和讲解视频和成绩查询的相关信息。
古琴伏羲式和灵机式区别? 伏羲式古琴,造型古朴,颈部一个弯,腰部各有两个半月弯状,音色宏厚。 灵机式古琴又称万壑松式古琴是汉代梁栾所创,因其形似剑匣而颇受各地琴友的喜爱。 古琴伏羲式是竖式乐器,灵机式为横向...
2023-07-17
营销、推销、直销、行销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营销涵盖着这直销和传销个销售方法。但是,这二个加起来没办法完全诠释营销这一观念。 营销蕴含着策划、与执行。在公司内部属于战略层需具备的能力。 直销:只是营销环境中一...
2023-07-17
大学专科学前教育有前途吗? 有前途。因为大学专科学前教育可以提供学生基础的知识和能力,为大学学习把基础知识功底打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除开这点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性重视和投资的增多,大学专...
2023-07-15
本文主要针对新疆自考本科学校有哪些},新疆自考本科学校有哪些和2018新疆自考专升本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新疆自考本科学校有哪些}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
2023-07-13
本文主要针对专升本报公共课的冲刺班有必要吗,专升本计算机基础是报冲刺班好还是基础班好呢和专升本冲刺班的重要性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专升本报公共课的冲刺班有必要吗有一个初步认识...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