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偏理工科的大学,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电院研究生主要有以下哪些专业: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对抗、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
080902 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是国家重点学科,同时还是我校“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现有教授20人,这当中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38人,讲师和工程师30多人。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教学基地为开展学科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近几年来已出版专著、译著、考试教材20余种,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论文百余篇,有50余项科学研究成果分别取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现在在研的纵、横向科研项目60余项,这当中省部级以上的项目25项,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
电路与系统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快速、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是现代信息工程涵盖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还有一切电子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电路与系统的基本理论还有对各自不同的电路与系统进行认真分析、综合和故障诊断。其研究对象是各自不同的电路及为完成某种功能、采取各自不同的技术所构成的基本系统。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非线性电路与系统、智能信息处理、VLSI设计与故障测试等。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本学科还建有天线研究所、电子学院电信工程系。本学科点还是我校“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本学科已经形成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科研经费充裕,学科门类齐全、梯队结构合理、人才丰富,富有研究特色、发展前景广阔还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的学科。近十几年来,本学科已出版专著、译著、考试教材上百种,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百多篇,被SCI、EI和ISTP收录论文两百余篇,有十几项科学研究成果分别取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现在在研的纵、横向科研项目百余项。本专业现有教授17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8人,讲师和工程师22人。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快速、应用广泛的学科,它不仅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不少新技术的生长点,它主要研究电磁波的出现、发射、放大、传输、接收、调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计算微波与计算电磁学; 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元器件设计;非线性电磁学与孤波;有耗电磁学与有耗变分原理; 近代微波测量与多口技术;电磁兼容;生物电磁学;微波通信系统;天线与散射理论; 反射面天线与高效馈源;天线的超低副瓣技术;现代天线测量与近场技术;天线CAD;电磁场理论与应用; 天线理论与技术;光理论与光技术应用; 微波通信技术。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本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建有雷达信号处理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本学科点还是我校“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成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科研经费充裕。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授21人、这当中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0人,讲师和工程师30多人。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教学基地为开展学科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近几年来已出版专著、译著、考试教材数十种,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被SCI、EI和ISTP收录论文百余篇,有数十余项科学研究成果分别取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现在在研的纵、横向科研项目百余项,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快速、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是信息系统涵盖雷达、通信、导航、声纳等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信号检测、滤波、估计与识别等的基本理论、方式和达到技术。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信号理论、信号检测与估值、自适应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多维信号处理、智能信号处理、并行处理理论和方式、神经互联网及应用、图像与图形处理、电子系统自动化设计、语音处理、雷达成像等。
081022 信息对抗
信息对抗技术学科是从原国家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分离出来。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信息对抗技术本科专业,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从电路与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分离,获独立硕士授予权。信息对抗技术专业是陕西名牌专业,还是我校“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长时间以来,本学科以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重点面向信息对抗系统及军事应用领域。在电子对抗、通信对抗、互联网对抗等技术的军事装备中应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教学、研究特色和优势,为本学科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对抗技术系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专职教师17人,退休返聘教师4人,这当中教授5人,副教授(含高工)7人;现有博士导师2名,硕士导师4名,另外涵盖一名工程院院士在内,尚有3位教授在信息对抗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专职教师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3人,这当中4人取得博士学位,12人为在职博士研究生。 近5年来,该学科担负国防973、军口863、国防预研基金、国防预研项目等五十余项,年均科研经费530万元,年每人均科研经费30余万元,获奖十余项,超过百分之80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 信息对抗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新体制雷达干扰理论、毁伤机理、无源干扰及战术策略、现代通信系统调制类型的自动识别、分类技术和针对现代通信系统的相干、非相干干扰技术还有互联网条件下对信息的保护和非法入侵的跟踪技术等。 具体招生信息
081023 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学科是从国家级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分离出来的新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该学科依托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教育部智能信息处理在国外留学深造学习后回国人员实验室,详细研究智能系统的自然计算理论模型和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与系统仿真、计算机视觉及其电路系统设计达到、智能网格计算、移动计算法、生物计算和多媒体计算等。本学科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2人,讲师和工程师11人。
智能信息处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高性能自然计算、SAR图像理解与自动目标识、先进机器学习算法等。
081103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专业是“”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和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系统工程是现目前发展很快的新兴学科之一。本专业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随机过程理论等多个学科理论为基础,以评价改进现有系统,优化设计未来系统为研究目标,在工程设计、航空航天、通讯互联网、军事仿真、生态环境、计算机集成和信息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专业是在较长时间的教学及科研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培养面向系统、面向国防、软硬结合、注重应用、强调集成的高级系统工程技术人才。相关研究人员先后多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国防和军事电子预研基金的资助,特别在系统仿真、系统集成、系统优化设计、智能控制等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获取了一系列理论和应用成果。
081104
属于工科门类中的“控制工程与自动化”一级学科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
模式识别和智能系统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快速、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是人工智能、还有各自不同的智能科学的理论基础,它主要研究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智能信息处理和互联网多媒体的基本理论和各自不同的智能系统的设计和达到的技术。其研究对象各自不同的具有智能化的基本系统。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模式识别、图像通信与处理、智能信号/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和神经互联网理论等。
本专业有全校多个院、系和专职科研机构所构成师资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拥有“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研究所和信息系统研究所等教学基地为开展学科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现有教授10人,这当中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0人,讲师和工程师20多人。近几年来已出版专著、译著、考试教材10余种,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论文数十篇,有10余项科学研究成果分别取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现在在研的纵、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这当中省部级以上的项目7项,科研经费近500万元。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导航、探测和制导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以自动控制、精密仪器、计算机、电子技术、和工程力学为基础,以现代导航与控制的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为研究目标学科。主要研究内容为信息传感与图像获取技术、信号控制与信息处理技术、电子系统控制技术、系统硬件设计与集成技术、多模目标识别与引导技术、无线导航与控制技术等领域。本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6人,讲师和工程师11人。
导航、探测和制导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成像机理与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匹配与防颤技术和多时段、多的视角、数据融合与多模目标识别技术。
083001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学科是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2006年1月批准设立“环境科学”学科硕士点,2007年启动招收研究生,现有详细指导教师3名。本学科根据我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长时间发展,形成新的交叉研究方向:电磁兼容、生物电磁学、环境电磁学,有关电磁环境有关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同行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和工程师7人。
环境科学学科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电磁学、电子系统电磁环境分析和电磁环境监测等。
083002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是在我校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形成的新学科,为电磁环境效应和电磁兼容的理论和工程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担负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还有省部级项目,持续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性研究,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人。
“环境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工程环境电磁学、生物环境电磁学和电磁环境检测、分析、和评估。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成立于1990年是全国首批获准试办的硕士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建设,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电子工程、信息工程为基础,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陕西重点学科,具有生物医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科研能力,一直为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和医学仪器等多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9人,讲师和工程师5人。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医学影像算法平台、医学影像领域若干重要算法的研究、分子影像重要科学技术研究、功能成像生物电磁学、医学信号及图像处理、智能医学仪器与系统还有电子医疗设备EMI控制等。
以上就是本文硬件设计专业的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8032020310.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考研报名时间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kaoyan/bkz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硬件设计专业的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电子科学与技术和考研报名时间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硬件设计专业的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硬件设计专业考研学校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硬件设计专业的大学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
2023-08-03
本文主要针对保定体育运动学校招生简章,进田径体校的标准是什么意思和高水平运动田径招生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保定体育运动学校招生简章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
2023-08-03
本文主要针对在本科学校里读专科出来时本科学历吗,我现在已经取得电大专科学历可不可以报考本科和本科学历可以报考专科吗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在本科学校里读专科出来时本科学历吗有一...
2023-08-03
本文主要针对河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复试地址,2023年临床医学考研复试时间和医学考研哪些学校复试早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河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复试地址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
2023-08-03
本文主要针对西安市交大附小入学条件,兰州交大附小2023年招生条件是什么和交大附小入学条件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西安市交大附小入学条件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