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装和包背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书页时版心朝外,背面相对,翻阅时每页都是正面。
蝴蝶装的方式是把书页沿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折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一包背纸将一叠折缝的背面粘在一起,最后裁齐成册。
包背装是 其装订方式是折页对齐,在右边栏外打眼,穿订纸捻,砸平固定裁齐,然后用一张较厚的纸从右侧书背裹装起来,书背处用浆糊粘牢。不一样之处是改整张包背纸为前后两个单张封皮,包背改成露背,纸捻穿孔订改成线订。
上面这些内容就是蝴蝶装和包背装的区别。
蝴蝶装是蝴蝶装而包背装是包背装。
不止5个吧 简册装、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简册装-最早的书籍写于竹简之上,其装帧方法就是绳线编连及收卷。 卷轴装-帛书没必要编连,但长度较长,一般采取卷轴的装帧方法。纸写书籍产生后,最初也采取卷轴装的方法。 经折装-唐代时,产生了经折装,经折装的书籍实际上还是一幅完整长卷,只不过人为从中折叠,阅读时,可以一折折地看,收拢后为一长方体,更节省存放空间。 旋风装-经折装产生后不久,大家就发现这样的装帧方法的书籍易散易断,于是就将卷轴装和经折装结合起来,用一张长纸将书籍的首页和尾页粘接,形成了旋风装的书籍装帧方法。 蝴蝶装-雕版印刷的产生带动了传统书籍装帧方法的革命。因为雕版面积有限,书籍不可以再是一幅长卷,而以页的形式呈现。印刷书籍中最早产生的装帧方法称为蝴蝶装,马上就要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然后集数页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一方为准,逐页用浆糊粘贴。这样的装帧方法,书籍打开时,版心居中,书页向左、右两边同时展开,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装。宋元时期(960—1368),蝴蝶装是普遍流行的书籍装帧形式。 包背装-蝴蝶装书籍,假设纸质较薄,极易导致正面与正面相互附着。翻阅时稍不关注,比较容易将两个单页同时翻过,看到的仍是无字的背面,阅读相对不便。针对这个问题,大家改进出包背装的书籍装帧形式。与蝴蝶装相反,包背装是将书页正折,版心向外。然后集数页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一侧为书背,用包背纸和浆糊包裹书背。包背装书籍翻阅方便,一目了然,自南宋产生后,一直沿用至清代。 线装-包背装书籍以浆糊粘背,牢固度较差,经不起常常翻阅,极易散落,明代中期以后,渐渐被线装代替。线装书在折页方面,与包背装完全一样。不一样的是,包背装以书皮粘裹书背,线装则打眼订线,以线绳固定书背,因而牢固度更高。线装书方便翻阅,且不易破散,直至今天仍有使用,其牢固度甚至强于不少今天的胶装书籍。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主要有简策、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随着书籍制作材料的变化、制作工艺的蓬勃发展和进步,书籍装帧形式持续性演变,更促进大家的阅读和图书的保存保护。中国的书,每种装帧形式当中都是有联系的。
像纸书产生以后,继承了简策、帛书的装帧形式,其实就是常说的这里说的的“卷装”。卷装是中国古代书籍中常见的装帧形式。宋末,为保护书籍和增多书籍的观赏性,产生了在卷装书籍四边接镶绫、绢等丝织品,经过绷平、砑光,然后加装天、地杆的裱件形式。横向展阅的裱件成为“手卷”,竖着悬挂欣赏的,则称为“立轴”或“挂轴”。直到今天,我们国内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装帧,大多数情况下还沿用这样的形式。
册叶书籍是我们国内古代书籍装帧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中国古代书籍中最优代表性的装帧艺术。册页书籍的主要特点是由不少单张书页为单元集合装订成册,也是与舒卷展读的简帛及卷轴书籍截然不一样的书籍形态是我们国内书籍装帧史上的一次革命。
册叶书籍主要包含梵夹装、经折装、旋风装或曰龙鳞装、缝缀装、线装等很多形态。梵夹装这样的形式最早出现在以梵文表达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古印度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后,主要流行于隋唐时代的中原地区。梵夹装按顺序将写好文字内容的贝叶叠好,上下分别用一张板夹住,打孔穿绳。此外梵夹装不是写上去,而是刻上去,用带有针的笔刻上去,刻完后面,沾上红油或黑油涂抹,从笔尖划开的地方渗入,就成了红字或黑字。
经折装是在梵夹装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做法是将写、印好的书叶先粘连在一起成一长条形,再按固定规格左右均匀折叠,然后在首尾两叶纸上各粘上一张厚纸作为书皮。因为佛、道经典多采取这样的装帧形式,故此,称“经折装”。经折装也是中国古代书籍中比较常见的装订形式,在古装电视剧中常常可以看到。
唐末五代时期还流行一种介于卷轴装和册叶制装帧当中的装帧形式-“旋风装”。按照文献记载和现存敦煌遗书中的实物来看,将粘连在一起的书叶从卷尾向卷首按一定规格反复折叠,卷首作为底纸稍长,左侧折口集齐并固定,用棍夹住,打眼穿线;或单张双面表达的书叶顺序集齐,放在一张底纸上,左侧直接用线装订;展阅时书叶排列有序,收藏时以集齐的一侧作为轴心卷起。旋风装已基本具备册叶制书籍的一部分特点,书籍展阅时可“逐叶翻看”,卷收时“正作旋风叶卷子”,基本上“旋风装”是对卷装书籍的一种改良。
唐代“缝缀装”也曾短暂流行,“缝缀装”的外观接近目前精装书,最大的差别是裸脊。在讲到开现代精装书籍的先河的“缝缀装”书籍的装订技术时,针对目前“精装书是从西方传来”的说法,杜伟生提出一种质疑猜想:实际上西方精装书是“缝缀装”从中国,传到中亚,再传到欧洲。依据是西方书籍装帧方法从卷装到精装,中间有真空,而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方法是彼此连贯可依的。
而同现代平装书外观最近接的是“包背装”,最典型的包背装的书就是《四库全书》。包背装的折叶方法和蝴蝶装是相反的,把书叶无字的一面对折,有字的一面向外,然后装订。外观和目前的平装书完全一样,平装书和包背装古书的区别就是平装书是一张书叶印成两面成为两页,包背装古书是把一张书叶对折成两面,唯有这一个区别。
线装的起源很早,唐五代就有了,杜伟生提到,自己在法国看到发藏敦煌遗书里面就有线装的,其定线的方式和今天的线装基本一样。目前线装书大多数情况下四眼线,敦煌遗书里的线装是三眼线,就上下各打一个眼,中间打一个眼,用单股麻线缝起来,除了订线眼位的数量以外,其他的和常见的线装书完全一样。
明中叶以后,为适应书籍的频繁翻阅,线装启动盛行。线装和包背装的折叶方法一样,书脊外露,钉眼穿线,装订成册,线装是明中叶以后中国古书最常见的装帧形式。线装书的产生对中国古代书籍的意义,一是简化了装订工序,而是提升了劳动效率;三为书籍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方面的硬性条件。
一、卷轴装
卷轴装按顺序将书页粘接后,末端粘接木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圆轴,首端粘接细木杆,然后以尾轴为轴心向前卷收,成为一束的装帧形式。
卷轴装最早时间是在帛书,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以后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二、梵夹装
按顺序将写好文字内容的贝叶或长方形纸页摞好,上下各用一块板夹住,再打洞系绳。这是我们国内古代对从西域、印度引进的梵文贝叶经特有的装帧形式。
三、经折装
按顺序将书页粘接后,按一定的尺寸左右反复折叠,再粘贴书衣。因为唐代佛经、道经长时间使用这样的形式,因为这个原因大家故将他称为经折装。
四、旋风装
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变而来,旋风装亦称“旋风叶”、“龙鳞装”。唐代中叶已有此种形式。由一长纸做底,首页全幅裱贴在底上,从第二页右侧无字处用一纸条粘连在底上,其余书页逐页向左粘在上一页的底下。书页鳞次相积,阅读时从右向左逐页翻阅,收藏时从卷首向卷尾卷起。
这样的装订形式卷起时从外表看与卷轴装无异,但内部的书页宛如旋风,故名“旋风装”;展开时,书页又如鳞状有序排列,故又称“龙鳞装”。
五、蝴蝶装
将写、印好的书页有字的页面对折,折边朝右,形成书背,然后把折边逐页粘连在一起,再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翻阅时书页时版心居中,翻开摊在桌上就像蝴蝶展翅,故称蝴蝶装。
六、包背装
包背装是将写、印好的书页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再打眼,用纸捻把书页装订成册,然后用一张书皮包裹书背的装订方法。
包背装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它对折页的文字面朝外,背向相对。两页版心的折口在书口处,全部折好的书页,叠在一起,戳齐折口,版心内侧余幅处用纸捻穿起来。用一张稍大于书页的纸贴书背,从封面包到书脊和封底,然后裁齐余边,这样一册书就装订好了。
包背装处理了蝴蝶装开卷就是无字反面还有装订不牢的弊病。但是,包背装仍是以纸捻装订,包裹书背,因为这个原因也还只是方便收藏,经不起反复翻阅。
七、线装
将写、印好的书页以无字的一面对折,折边朝左,余幅朝右形成书脊,加装书皮,然后用线把书页连书皮一起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面。
线装与包背装在折页方面没有任何区别,但跟蝴蝶装、包背装不一样的是,它的装订不需要浆糊,而是用线。
八、金镶玉
以白色衬纸衬入对折后的书页中间,超过书页天、地及书背部分折回与书页平,以使厚薄均匀,再用纸捻将衬纸与书页订在一起。因为旧书纸页大多是黄色,似金;而衬纸是白色的新纸,洁白柔软如玉。故此,故将他称为“金镶玉”。
1 从古至今书籍有各种装订形式。2 在古代,传统的装订形式涵盖线装、帖装、扇形装、折叠装等;而在现代,常见的装订形式有胶装、硬壳装、平装等。不一样的装订形式运用了不一样的技术和材料,以适应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3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进步,电子书籍、互联网出版也渐渐成为主流,大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并阅读书籍,这也在相对的程度上改变了装订形式的需求和趋势。
1.卷轴装
卷轴装,又称卷子装,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产生,盛行于隋唐时期。
2.旋风装
大多数情况下的卷轴内书页都是整页,而旋风装,则是一张张独自书页,根据不一样的形式粘合在一起。有的呈鱼鳞状。
经折装,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便是将长卷纸沿着文字的间隙,一前一后反复折叠成长方形,再将头部和尾部分别粘裱硬纸板或木板作为封面。
3.蝴蝶装
旋风装,虽然很酷炫,但是,书页翻飞容易撕裂。此外北宋以后,雕版印刷术空前繁荣,书的产量越来越大。于是,一种既美观,又高效的装帧方法“蝴蝶装”横空出世。
4.包背装
不过,因为蝴蝶装是向内对折,翻阅书籍时需经过两个空白的背面,翻两次才可以看一页。其次,浆糊固定的书页容易散落和招虫蛀。针对蝴蝶装的种种缺陷,宋大家进行了改良,“包背装”问世了。
5.线装,又称古线装,它的装订方法,前面的工序基本上与包背装完全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线装是用线固定书脊,且线痕完全暴露在封面和封底的外面。
步骤
1.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
2.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
3.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
4.因为包背装的书口向外,竖放会磨损书口,故此,包背装图书大多数情况下是平放在书架上。包背装图书的装订及使用较蝴蝶装方便,但装订的手续仍较复杂,故此,不久即被另一种装订形式-线装所取代。
以上就是本文蝴蝶装和包背装的区别,古代书籍有哪些主要的装帧形式呢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xueli/202308262117846.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分数线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zhuanshengben/qinghai/fenshuxia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蝴蝶装和包背装的区别,古代书籍有哪些主要的装帧形式呢和分数线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针对蝴蝶装和包背装的区别,古代书籍有哪些主要的装帧形式呢和蝴蝶装和包背装的区别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蝴蝶装和包背装的区别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
2023-08-26
本文主要针对微生物学考研各科需要多少分,华中微生物考研复试分数线出来了吗和微生物研究生国家分数线多少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微生物学考研各科需要多少分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
2023-08-26
本文主要针对最新南通中考录取分数线出来了吗,2023年南通中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和南通分数线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最新南通中考录取分数线出来了吗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
2023-08-25
本文主要针对2023年太原理工大学分数线,2023年太原理工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和太原理工大学各科录取分数线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2023年太原理工大学分数线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
2023-08-25
本文主要针对2023年长春理工大学多少分,长春理工2023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和长春理工大学2019录取分数线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2023年长春理工大学多少分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
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