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在职博士的方式
在职博士共分为两个教育类型,分别是在职单证博士和在职双证博士,每种类型的报考方法不一样,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单证在职博士
满足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在线登录院校官方网站在内容框中填写信息进行本次考试的报名,招生单位对学员报名所需资料及学员资格进行审核查验,[审核通过]后考生缴纳完费用完全就能够入学。考生将课程学完和学分修满后完成论文答辩,毕业后可以取得博士学位证书。
2、双证在职博士
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报名成功后,参与全国初试和院校考研复试两项入学考查,考试通过可入校学习。考生学完全部课程并掌握修满学分后完成论文答辩,毕业后取得在职博士学历和学位证书。
攻读在职博士的优势
攻读在职博士可以满足平日工作的同时兼顾学习,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可以运用到实质上工作中。而且,报考在职博士的人员,基本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考生可以通过在学习交流的同时结识人脉关系,以此建立自己的人脉网,为个人日后职业发展夯实人脉基础。毕业后取得的高质量证书受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在后面的升职加薪、评职称、积分落户等都拥有所帮。
目前想需要在职读博士只剩下三个途径:
1、定向就业的统招生(双证)
双证博士就是统招生,需参与各个高校自主出题的博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报考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
2、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单证)
这样的学习方法不用参与统招生入学考试,属于宽进严出的学习方法,对课程的要求也灵活不少,大多数情况下有集中班授课,但培养费也高不少。
3、D.Eng或者Ed.D
工程博士-D.Eng或者Eng.D(双证),教育学博士-Ed.D,这种类型都是专业学位的博士,可以有这种类型项目标高校招生名额很少而且,门槛也很高,这种类型基本都是针对该领域单位内的领导,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自己带课题和有一定数目标科研经费才有相对较大的几率被录取。
可以考在职博士也可考统招博士。 据了解,在职研究生报考博士是有一部分条件限制的。 第一,我们需明确的是只要取得硕士学位后完全就能够申请博士学位的,它同全日制申请博士学位取得的证书含金量差不多的,没啥区别。其次,在职研究生报考博士当然有条件限制。学员需取得硕士学位证书,报考年龄大多数情况下限制为45周岁以内。假设考生在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完全就能够直接报考博士,可以考在职博士也可考统招博士。 值得注意的是,报考全日制博士是要脱离工作,其学校进行全天的学习,而且,该教育形式的考试难度也是相对较大的,一般学校会优先考虑直博或者硕博等形式来进行录取。 综合上面所说得出所述,在职研究生可以报考博士,在职博士比全日制博士更方便在职人员,建议各位考生选择在职博士。不过,在职博士难度也是很大的,各位考生要做好准备。
在职博士考试报名条件 一、学历 想报名,学历是基本的要求,与在职硕士相比,在职博士的要求会更高。 1、专科 虽然说在职研究生专科毕业生只要达到要求就可以报名,但是,在职博士是不接受专科学历的。 2、本科 本科有学士学位,要求报名者有一定工作经验,但只可以参与课程班学习。 3、硕士 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二、科研成果 满足以上条件后,申请人须在教学、科研、针对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取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 因为各院校的招生要求会带来一定区别,学员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院校进行咨询,按规定时间、要求进行本次考试的报名。
一、在职博士研究生报考应具备的条件
凡满足下述各项条件的人员都可以报考在职博士研究生:
(1)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已取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迟在录取前可以获取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3)身体健康,年龄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超出40岁;
(4)有两名与本门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各个相关机构要从大局出发,积极支持满足考试报名条件的人员报考,努力为国家输送人才。凡是满足考试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报考在职博士研究生,所在单位应给予支持。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相关规定办理。
二、办理在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手续需提供的材料
满足考试报名条件的人员报名时需通过学员所在单位向招生单位送交下述材料:
1.报考博士生申请表;
2.专家推荐书;
3.硕士课程考试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
4.硕士学位证书或证明书;
5.体格检查表;
6.政治审核查验表。
应届毕业的硕士生一定要在录取前补交硕士学位证书。
同等学力者不交2、3两项材料,但需要开列已经学习过的研究生课程和寄送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当的学术论文全文。
非本地学员可以函报。
招生单位对参加考试报名的考生所在单位送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查验后,对满足条件的学员发给准考证。
报读在职博士的学员需具备以下条件,详细条件请看下方具体内容:1、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2、应届硕士毕业生。3、取得学士学位后有6年或者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4、报考人员需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的书面推荐意见。
以普通招聘考试方法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获取硕士学位)。
(3)身体健康状况满足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详细指导意见》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在职人员,一定要取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具有副高或者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
(1)主持或者参加国家重要或重点工程项目。
(2)取得省部级(含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或技术发明二等奖以上。
以“申请-考查”方法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满足“1”中第(1)、(3)、(4)各项的要求。
(2)应届硕士毕业生(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获取硕士学位),具有很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3)已取得硕士学位(在境外取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已经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自己第二作者)公开发表若干与申请专业有关的优质学术论文,或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获取突出成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在职人员,一定要取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具有副高或者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
(1)主持或者参加国家重要或重点工程项目。
(2)取得省部级(含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或技术发明二等奖以上。
且满足学院“申请考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开展方案的申请条件。
1、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
3、取得学士学位后有6年或者以上工作经验,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4、学员需至少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的书面推荐意见。
在职博士的报考有单证和双证两种,考试报名条件一样。本科有学位的人员,在取得学位的年限满六年后可报考,同时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满足招生单位规定,还有至少两名专业领域内教授的书面推荐意见,除开这点,也要达到招生单位对学员提出的详细业务要求。
以上就是本文在职考博怎么考,在职博士怎么考取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yhcy/baomingtiaojian/202305081424237.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银行从业资格报名条件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yhcy/baomingtiaojia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在职考博怎么考,在职博士怎么考取和银行从业资格报名条件的相关信息。
在职考博怎么考? 报考在职博士的方式 在职博士共分为两个教育类型,分别是在职单证博士和在职双证博士,每种类型的报考方法不一样,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单证在职博士 满足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在线登录院校官方网...
2023-05-08
重庆人防生大多数情况下定向什么单位? 人防生毕业后就业一定要去当地的人防部门工作。可以选择事业编制,如去国企人防部门上班;也可以选择公务员编制,参与统一的公务员考试,进入单位。 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2...
2023-05-07
公务员国考报名结束了还没审查核验完咋办,应该如何处理? 公务员国考报名结束了还没审查核验完,考试办肯定考虑到这样的情况的产生,肯定留出了充裕的审查核验时间,假设报名结束还没有审查核验完,会在这之后的1到2天...
2023-05-07
2023考研报考人员数量? 2023考研人员数量为25万人。 因为2023考研的考试制度还是不太完善的,还是需进行考研推广的一个时期,故此,是25万人。 考研报考人员数量达到201万,比起 的177万,增长了13.6个百分点。自 ...
2023-05-07
考公务员需什么学历和条件? 需大学专科或者以上学历。学信网可以查到的。 其他条件: 1,可以报考公务员的条件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国籍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条件: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当年应届研...
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