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区别,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区别?
基础教育新课程与旧课程比较,在教学观念上有着实质的区别。旧课程观念强调课程是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觉得课程就是考试教材,只注重考试教材这个知识的载体,因而在教学中以教师或考试教材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唯有考试教材意识,没有学生意识,见物不见人,导致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分离。
而新课程观念则觉得课程不单单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不单单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程观念还觉得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师、考试教材、学生和环境(非常是教学情境)构成的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和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
学生从考生身上、教师身上和实践中学到的东西,远比从考试教材中学到的东西多。因为这个原因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统一。新课程观念决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入透彻变革。新课程的开展要求教师一定要培养新的课程观念。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观念主要有:
一、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实践面向学生,面向世界,才能够使学生增长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与能力。面向社会才可以使课程反映出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诸方面的发展水平。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和可能的生活世界,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增长的不仅只是对现实生活有用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也是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与能力。
二、教学活动一定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根据旧知识和经验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过程。学生个人的已有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这个原因,新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把新知识组织起来。
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式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学习结果自我反馈。
2、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主要还是看是不是合理分组和规范操作。规范操作是:
(1)小组成员的角色主要有两种,一是学习的操作者(发表讲话者),二是学习的检查者(评价者),要轮流担当。
(2)在学习交流中,唯有中心发表讲话人,没有设立小组长,反映机会均等和地位均等。
(3)中心发表讲话人代表的是小组,对其评价是对其小组的评价。
(4)要给予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合作学习要明确任务(学是的啥),要形式整合(与其它学习方法整合),要全班交流。在整个合作学习途中,教师是组织者、引领者和参加者。
其作用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一是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二是发现学生智慧火花;
三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
四是引导和深化学生的学习。
3、探究学习的条件:
(1)学生要有探究的想法。
(2)探究要有问题的空间,即内容上要满足近发展区,形式上要设计发散类和探究类的问题。
(3)探究学习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
(4)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时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