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主要讲什么,长江黄河初二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主要讲什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主要讲中国。
因为中国是一个国家,故此,主要讲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特点、河流湖泊;中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化。这是学习一个国家基本的方式。
八上地理长江黄河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长江、黄河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黄河发源自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们国内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地区;长江发源自于唐古拉山脉是我们国内长、大、流域面积广的河流,素有“黄金水道”的说法。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1、长江发源自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们国内长度长、水量大、流域面积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的说法;
2、长江水能大部分都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洪灾频繁的原因有: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支流多,流域广,河道弯曲,泄洪不畅;人为原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湖泊减小—分洪蓄洪能力下降。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发源自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们国内第二长河;
2、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支流有点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故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非常多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带上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拥有决口的危险,引发洪涝;4
、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八年级上册地理的分界线?
八年上册地理的分界线,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是秦岭—淮河是以下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3.暖温带和亚热带。
4.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总体通过的地方。
5.1月0℃等温线总体通过的地方。
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水资源的特点?
我们国内水资源的特点是:
一、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二、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我们国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我们国内降水量的时候空分布规律有关。处理我们国内水资源的时候空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和兴修水库。
八年级上册地理阶梯分界线?
我们国内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共分为3个阶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界,第二阶梯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以太行山,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为界,第三阶梯为中国几大平原
八年级上册地理干湿地区分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地区差别很大,总体是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中暖湿空气的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初级护师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学教育网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
电子版资料领取
辅导班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初级护师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主要讲什么,长江黄河初二地理知识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yiyaokaoshi/202307111810928.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试题考点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chujihushi/shiti/)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主要讲什么,长江黄河初二地理知识和试题考点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