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有多久历史了,邵阳的历史背景介绍

邵阳有多久历史了?
邵阳市,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城。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这里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属零陵郡。三国初属蜀,后入吴。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
邵阳的历史背景?
邵阳市,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城。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
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这里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属零陵郡。
三国初属蜀,后入吴。
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
,移郡治于资江北岸。
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
宋崇宁五年 (1106) ,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
南宋理宗赵均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
南宋宝庆元年 (1225 年 ) ,理宗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早时间是在此。
元代设宝庆、武冈 2 府。
明初设宝庆、武冈 2 府,后降武冈为州。
中华民国 2 年 (1913 年 ) ,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民国 11 年直隶于省。
民国 17 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
民国 26 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第六行政督察专业人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 年 10 月设置湖南邵阳区督察专业人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
11 月,邵阳区督察专业人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业人员公署。
翌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
1955 年 4 月,邵阳区行政专业人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业人员公署。
1968 年 2 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
1977 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仍由中共邵阳地委、地区革委会代管; 10 月,分邵阳地区东北部置涟源地区。
1980 年元月,邵阳市由省直隶。
1986 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1994 年 3 月,撤销武冈县建制,设置武冈市,武冈市由邵阳市代管。
1995 年,撤区并乡建镇,全市共辖 8 县 1 市 3 区。
全市有 199 个乡镇, 80 个乡级镇, 5819 个行政村。
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325 人,较整个省平均密度高出 38 人。
中、东部人口稠密,西南部山区人口稀疏。
邵阳又是湖南少数民族人口有点多的省辖市,除汉族外,繁衍生息着苗、瑶、回、侗、土家、壮、仫佬、满、布依、拉枯、黎、彝、白等 39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39. 38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5. 94 %。
建有 1 个苗族自治县 ( 城步苗族自治县 ) , 25 个民族乡。
邵阳是一座源远流长的历史古城。
邵阳地处湘中偏西南,上通云贵、下接长衡,古称宝庆,自春秋在邵水之滨筑城,迄今有2500多年历史。现辖7县2市3区,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830万,居住有汉、苗、回、瑶、侗等44个民族。
邵阳市,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城。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属零陵郡,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设今邵阳市。
邵阳是一座历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距今以2500余年.邵阳.旧名宝庆.位于湘中而偏西南.北障雪峰之险.南屏五岭之秀.资水横贯.邵水交汇.盆地珠连。丘陵起伏,自西汉置县.为县,为州为府,为一方之重镇.北邻姿底.南界永州.上通云贵.下接长衡,自古为交通要道
湖南邵阳经历过什么朝代?
邵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大概25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邵阳就有白公筑城的传说,故邵阳也又称白公城,后经历代先祖持续性的耕耘发展,从先的白公城到昭陵,昭阳,宝庆等,直至今天的邵阳,今天的邵阳人,继承了先祖们的勤劳勇敢善良朴实的精神,为邵阳未来的和谐幸福生活,更是努力拼搏。
邵阳建城有二千五百年了,从三囯启动,汉,三国,晋,五代十国,隋唐,宋元明清
湖南邵阳的由来?
邵阳地名历史由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民众,每一个地方的名字都带有其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使命感,有部分地名有着深远的历史因素,有部分则带有浓浓的地理特色。邵阳各县市区的名称,也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
邵阳古代称昭阳.别名宝庆。邵阳启动是零陵北部置的昭陵县,昭陵又是唐朝皇帝的陵墓,我认为邵阳的地名还是很模糊,邵阳给人家讲解说是位于邵水之北,故此,叫邵阳,
而又说邵字本为昭,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司马昭是三国魏国时期皇帝,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陵县改邵陵县,昭阳县改邵阳县(以县治位于昭水即邵水之北),邵阳之名由此而得。
邵阳古代称昭阳.别名宝庆。邵阳启动是零陵北部置的昭陵县,昭陵又是唐朝皇帝的陵墓,我认为邵阳的地名还是很模糊,邵阳给人家讲解说是位于邵水之北,故此,叫邵阳,
而又说邵字本为昭,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司马昭是三国魏国时期皇帝,改昭陵郡为邵陵郡,昭陵县改邵陵县,昭阳县改邵阳县(以县治位于昭水即邵水之北),邵阳之名由此而得。
然而,再来看邵字结构,邵是“召”和“邑”组合起来的字,意思听别人说是召公的封地人太少,故此,取了这个名,期望人口聚集,而召伯又是西周的人物,既然如此那,建于春秋时期的白公城启动应该用的字是邵而不是昭,唯一的解释就是邵阳这地名避讳避的还不是一次,避讳这玩意儿在夏商就兴起了,邵公的封地很大,人却很少,取了邵这个地名是期望人来多一点,等到人多起来时,白公善垒土筑城,启动叫白公城,后来想着还是邵公的封地,甘棠布政,筑祠以祭之,改城名时自然要避邵公讳,改昭字以替之。不过这些反正都是历史烟云,昭陵,昭阳,邵州,敏州,宝庆,目前看来,邵阳实际上也不错,唐代的诗文里面,邵阳产生的频率比邵州还需要多。记得看三国那会儿,孔明烧魏军粮草,眼见就要成功了,不料天降大雨,孔明叹道,天不助吾也。我也叹道,这雨还改了一个后来偌大一个城市的名字。
按照历史记载宋代时,全国分为十五路,邵阳属荆湖南路。南宋理宗赵昀 做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他登基做皇帝后,年号为“宝 庆”,就将邵州升为宝庆府,以年号命名封地,以做纪念。
邵阳市辖3个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邵阳市区(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和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及代管一县级市-武冈市
邵阳市名是咋来的?
邵阳古称白公城,后又改称昭陵,昭阳,邵。
,在司马昭权倾朝野(或者其子篡位后面),因为避讳司马昭的“昭”字,故此,把昭阳改称邵阳,昭陵改称邵陵。那就是“邵阳”的历史来历。 目前可以觉得是城区大部处于邵水河之北得名而来。内科主治医师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学教育网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
电子版资料领取
辅导班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内科主治医师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邵阳有多久历史了,邵阳的历史背景介绍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yiyaokaoshi/202308112055347.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题库练习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nakezhuzhiyishi/tikulianxi/)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邵阳有多久历史了,邵阳的历史背景介绍和题库练习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