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车间洁净标准,食品企业车间管理制度内容

食品生产车间洁净标准?
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来说食品生产车间的洁净标准当然肯定是需三进三出了,第一近是洗净双手,二是进入无尘间,三是吹风机车间。
一、空气净化要求
食品厂净化车间的空气净化要求很高,要求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异味等污染物质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大多数情况下来说,食品厂净化车间的空气净化要求应该满足以下标准:
(1)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应该低于100CFU/m3;
(2)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应该低于0.5μm;
(3)空气中的异味应该低于0.5mg/m3。
下面这些内容就是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规定的食品厂洁净车间的等级及要求: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等级

洁净区微生物的最低要求

各级洁净用房的悬浮微粒要求
二、温度和湿度要求
食品厂净化车间的温度和湿度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两个因素会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大多数情况下来说,食品厂净化车间的温度和湿度应该满足以下标准:
1 当生产工艺对温度和湿度有特殊要求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的温度和湿度应按照工艺要求确定。
2 当生产工艺对温度和湿度无特殊要求时,Ⅰ级、Ⅱ级洁净用房温度应为20℃~25℃,相对湿度应为百分之30~65%;Ⅲ级、Ⅳ级洁净用房温度应为18℃~26℃,相对湿度应为百分之30~百分之70。
三、照明要求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应按照生产要求提供照度,并应满足下方罗列出来的规定:
1 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明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500lx,加工场所工作面大多数情况下照明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200lx。
2 辅助小型公司、过道、缓冲室、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用室大多数情况下照明的照度值不要低于100lx。
3 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
四、噪音要求
Ⅰ级洁净用房的噪声级(静态)不应大于65dB(A),其他等级洁净用房噪声级(静态)不应大于60dB(A)。
1车间的结构: 食品车间净化应以钢混或砖砌结构为主,并按照不一样产品的需,在结构设计上,合适详细食品加工的特殊要求。
2车间的布局: 车间的布局既要方便各生产环节的相互衔接,又要方便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交叉污染的出现。3车间的地面、墙面、顶面及门窗: 车间的地面要用防滑、坚固、不渗水、易清洁、耐腐蚀的材料铺制,车间地面表面要平坦,不积水。车间整个地面的水平在设计和建造时应该比厂区的地面水平略高,地面有的斜坡度。4供水与排水设施: 车间内生产用水的供水管应采取不易生锈的管材,供水管路应该做到尽量统一走向。车间的排水沟应该用表面光滑、不渗水的材料铺砌,施工时不可以产生凹凸不平和裂缝,并形成3%的倾斜度,以保证车间排水的通畅。5控温设施: 加工易腐易变质产品的车间应具备空调设施,肉类和水产品加工车间的温度在夏季应不能超出15℃~18℃,肉制品的腌制间温度应不能超出4℃。
食品企业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
1、 保持食品车间卫生,每天清扫,定期冲洗地面。
2、 工作人员进入食品加工车间一定要穿工作服。
3、 闲杂人员不可以进入车间。
4、 中试车间设备一定要有专人负责,严格根据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5、 定期保养和检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6、 车间不可以存放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剧毒原料,注意防火,常常检查消防设施。
7、 全部入口通道、过道不可以摆放任何阻碍通行的物品。
8、 定期检查防盗装置是不是正常。
9、 车间停工时检查水、电、气是不是关闭,门、窗是不是关好。
生产车间卫生的操作方式、处罚与奖惩制度
目标:建立生产车间卫生的操作方式、处罚与奖惩制度
范围:与生产相关的全部人员
职责:生产部负责人、管理人员、质量检查员、操作人员
内容:1。生产人员个人卫生
2.生产工艺卫生
3.生产设备卫生
4.生产环境卫生
5. 物料传递卫生
6. 生产工具卫生与管理
7. 生产员工个人遵循制度
8. 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储存的卫生要求
9. 成品储存、运输的卫生要求
10. 包装成品的要求
11. 工厂的卫生管理
12. 处罚制度
13. 奖励制度
一. 生产员工的个人卫生
1、 人员穿戴: 员工应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求勤剪指甲、勤洗澡,进入直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手机.也不允许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
2.人员进出: 进入车间一定要经过更衣室洗手消毒、更衣,应穿戴各自岗位指定的工衣、工帽、工鞋,不准穿拖鞋进入岗位操作。工作服应该盖住外衣,头发不可以露与帽外,还洗尽双手.
3.不允许穿工作服上洗手间或出车间外(如接触赃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应再次冼手消毒,才可以穿工作服进入岗位
4.不许在车间内吸烟,吃东西,带个人物品进入车间
5.生产车间不可以带进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化妆品等
6.不准穿工作服、鞋进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
7.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涵盖参观人员)都应该该遵循本规定
二.生产的工艺卫生
1.生产车间在生产操作前一定要检查卫生。合格内容涵盖:地面、墙壁清洁干净、门窗洁净无尘、水槽、地漏畅通无阻、设备表面无残留污迹、油污、杂物、操作间无上批剩下物料。
2.操作人员一定要按生产区域洁净级别进行规范着装,严禁不经更衣室直接进入各操作室。
3.洗涤设备时严禁出现水溢车间的事情,防止导致交差污染。
4.各自不同的物料进入生产区域一定要在指定的地方进行解包、清洁、表面擦拭等处理才可以进入。
5.进入生产操作车间的生产用具,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清洁。
6. 投料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不是已清洗干净是否有上批剩下物料,若有一定要重新清洗,消毒设备及管理道后才可以投料。
7. 投料完后的原、辅料的包装应及时清理回收,不允许乱放
8.按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的特点,将各自不同的原、辅料预处理、半成品处理和加工、包装材料和容器物的清洗消毒、成品包装和检验、成品储存等工序分开设置,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9. 员工一定要仔细在内容框中填写生产原始记录,不可以随意涂改,并妥善保存,随着工艺进程,一 步步传到下一个工序,每批产品生产完后,将记录一并交与品质管理部存档备案。
10. 检验部门在生产途中,对半成品随时抽样检验,进行质量监控,预防生产中异物污染。
三.生产的设备卫生
1. 投料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不是已清洗干净是否有上批剩下物料,若有一定要重新清洗,消毒设备及管理道后才可以投料。
2. 交接班时,应仔细做好卫生交接工作,卫生不合格不接班。卫生要求地面无积水,卫生无死角,设备见本色,无灰尘,工具、器具定点放置。
3.生产设备、工具、容器、等在使用前后应该彻底清洗、消毒。维修、检查设备时,不可以污染食品。
四.生产环境卫生
1.按规定清洁消毒生产场地、过道、更衣室等,做到内表面洁净、完好。门、窗、各自不同的管道、灯具还有其他设施。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保持洁净无灰尘。
2. 严格控制进入生产车间的人员数量。仅限于生产车间该区域操作人员还有经过批准的人员进入;工作时应关闭操作间的门,并尽可能减少进出入次数。对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详细指导和监督,并对进入洁净室的人员进行登记制度。
3. 生产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没有必要要的交谈。
4. 生产区域内全部的物品应定数、定量、定置、全都必要的物品。
5.交接班时,应仔细做好卫生交接工作,卫生不合格不接班。卫生要求地面无积水,卫生无死角,设备见本色,无灰尘,工具、器具定点放置。
6.车间设置排气扇,操作时按照官方要求换气,保证车间湿度和通风
7. 精包间有紫外灭菌灯,纱窗,工作时早一点30分钟开灯杀蓖,才可以进行操作。
8. 车间生产区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清洁消毒工作,对墙壁地面、设备、管道等进行彻底擦洗、消毒。
9. 定期检查门窗、排水口、排污管等防虫、防蝇、防鼠装置
10. 车间照明一定要遵照食品卫生法中对车间照明的相关规定,保证明亮、安全、无灰尘、无污染。
11. 地漏干净,已清洁并保持盖上盖子状态
12. 洗手池、器具、洁具清洗池等设施,应里外保持洁净、无灰尘、垢斑和水迹
13.生产途中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装入不出现尘埃的容器或口袋中,密闭放在指定的地址位置,并按规定,在生产结实时及时清除生产区域所用的容器或口袋,宜为一次性的。
14. 生产区域不可以够24小时连续生产,每天应该留足够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更改替换品种时要保证有足够时间间歇,清场和消毒。
五.物料传递卫生
1. 生产途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都应该检验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包装物在使用前一定要彻底清洗,并消毒。
2.工艺的先后次序,将各自不同的原、辅料,包装物分开放置,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3. 各自不同的物料进入生产区域一定要在指定的地方进行解包、清洁、表面擦拭等处理才可以进入
4. 文件、笔等需经过洁净处理。
六.生产工具的卫生与管理
1. 生产区域内全部的物品应定数、定量、定置、全都必要的物品
2. 生产区域内全部各器具、容器、设备、工具、台、椅、清洁工具等均选用无脱落物、容易清洗、易消毒、不生锈、不长菌的材质,不易使用竹、木、陶瓷、铁等材质。不易使用不易清洗、凹陷或凸出的架、柜等设备。
3. 使用的清洁工具要及时清洗干净、消毒并及时干燥,并至于通风良好的地方,在规定的位置放置。用前、用后要检查拖布和抹布是不是会脱落纤维。不一样生产区域的工具,不可以混淆使用。
4.生产运输工具应该满足卫生要求,要按照产品的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冷藏、保温等设施。
5.生产区域内的所用工具应该专人负责,有使用区域范围的工具不可以随意传出本区域,外来的生产工具也不允许进入该生产区域。
七.生产员工个人遵循制度
1.不许在车间内吸烟,吃东西,带个人物品进入车间
2.不许在车间内睡觉,嬉戏,追跑,打闹
3.当生产员工产生操作有误时,任何人员都拥有权指责其错误,还要马上改正。
4.严禁员工在生产区域接听电话号码,必要时,需出生产区域
八.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储存的卫生要求
1. 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应该储存与遮阳、通风良好的场地、地面平整,有一定的坡度,方便清洗、排水,及时剔除腐败、变质、霉烂、有异味的原料、铺料。按规定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防止污染食品和其他原料、铺料。
2.各种冷库,应该按照不一样要求,按规定的温度、湿度储存。
3. 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储存的场地和仓库,应该有防鼠、防虫、防火等设施。
4. 原料场地和仓库应该设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清扫、消毒、通风换气。
5.各自不同的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应该按品种分类分批储存,每批原料、铺料、内外包材都应该有明显标志,同一仓库内不可以储存相互影响风味的原料、铺料。
6. 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应该离地面、墙壁还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垛与垛当中也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距离。
7.先进先出、及时剔除不满足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料、铺料、内外包材,防止污染。
九. 成品储存、运输的卫生要求
1.经检验合格包装的成品应储存与成品仓库。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淆。成品仓库不可以储存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败、易燃烧的物品。
2.成品码放时,与地面、墙壁应该有一定距离,方便通风。要留出入口通道,方便人员、车辆通行;要设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和记录。
3.要有防鼠、防虫等设施、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卫生。
4.运输工具(涵盖各自不同的容器)应该满足卫生要求。要按照产品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冷藏、保温等设施。
5. 运输作业应该不要强烈震荡、撞击,轻拿轻放,防止损伤成品外形,还不可以与有害物品混装、混运,作业结束,搬运人员应该马上撤离工作场地,防止污染食品。
十. 包装成品的要求
1.包装重量要按客户要求进行确定,尽重量负偏差不可以超越净重的2%.
2.包装的标签、标识要按客户要求,每一个产品都要有固定的标签、标识。
3.包装的内外包材要干净、整洁,无破损,如是回收的要要标识说明。
4.产品的内包装的口袋要封口严密、标签要贴放正确、不歪斜、无褶皱。
5.产品的标识要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定做。
6.产品每一次包装结束后,在入库之前,要随机抽查5件产品进行检验。
7.在包装时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操作规范,要关好与外界相连的门窗,防止与外界空气对流。
十一. 工厂的卫生管理
1.维修、保养
2.清洗、消毒工作
3.除虫、灭害的管理
4.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
5.饲养动物的管理
6.污水、污物的管理
7.副产品的管理
8.卫生设施的管理
A:洗手、消毒池,鞋、靴消毒池,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应有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应该常常保持良好状态。
9.工作服的管理
A:工作服涵盖工作衣、裤、发帽、鞋等,某些工序还应该配备口罩、围裙、套袖等卫生防护用品。
B;工作服应该有清洗保洁制度。凡是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每月更改替换。其他人也应该定期更改替换,保持清洁。
10.健康管理
A;食品厂我们全体工作人员,每一年至少应该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没有获取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者,全部不可以从事食品生产工作。
B:对直接接触通道入口食品的人员还须进行粪便培养和病毒性肝炎带毒试验。
十二.处罚制度
1 . 针对生产员工不根据操作标准所导致的产品品质、机器设备、生产原料等所导致的后果由详细情况做出详细的处罚决定。
2. 针对生产员工违反生产人员个人卫生、生产设备卫生、生产环境卫生、物料传递卫生、 生产工具卫生管理 、生产员工个人遵循制度所没有导致严重后果的,采用以下处罚措施:
A:处罚的总金额在5—50块当中
B;针对同一员工在同一天所犯一样错误,采用首次处罚,后在犯,假设态度予以配合,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不需要处罚,针对态度不合作,甚至恶劣的,视详细情况予以双倍的处罚。
C:针对在同30天内,首次产生错误是予以再培训、说服、警告、批评等手段,第二次予以5—30的处罚,第三次予以30—50的处罚。还态度予以配合,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改正,针对态度不合作,甚至恶劣的,视详细情况予以双倍的处罚
D:针对生产管理人员(主要是第一线),看见有违规操作,不于指正和针对自己的操作带头违反正常的操作时候,需扣除自己工资总金额的5%。
十三. 奖励制度
1.针对在30天内一直遵循生产操作的个人员工,可以做出50—100的奖励,
2.针对连续90天内没有产生违反操作的员工,可以做出50—100的奖励
3.奖励由生产经理提名(原则上一月只奖励2个人),总经理签字予以奖励,还作为提升个人工资和接受公司培训、提干的一个重要考查标准。
如何提升食品车间员工的卫生意识?
1.员工上岗前一定要获取健康证。
2.员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剃须、勤剪指 甲、勤换衣服(指甲长度≤1mm)。
3.员工进生产现场双手一定要清洗消毒。
4.生产现场严禁随地吐痰和唾液,严禁随地乱扔纸巾、杂物。
5.员工工作这个时间段严禁挖鼻孔,掏耳朵,剔牙抓头等不合食品企业卫生规范的行为,在生产现场打喷涕须背对生产线,并用手遮住嘴巴和鼻孔。
6.员工应做到衣帽整洁,头发不外露,工鞋保持干净,做到勤洗勤换。
7.员工出车间卫生区时严禁穿水鞋及工作服。
8.员工一定要按公司要求规范着装,防止作业时汗液,脏物污染产品。
9.严禁抱病带伤上班,作业前双手消毒。
10.一定要穿戴统一发放的工作服、水鞋,工作帽进入作业车间,还应保持干净。
11.进入卫生区作业人员一定要戴口罩。
食品厂生产车间防苍蝇方案?
你好,为了有效灭除食品车间中的苍蝇和蚊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清洁卫生:保持食品车间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和食品残渣,减少苍蝇和蚊子的滋生。
2. 安装防护设施:在食品车间门窗上安装纱窗或者防护网,防止苍蝇和蚊子进入。
3. 使用杀虫剂:可以使用专业的杀虫剂喷洒在食品车间内部和周围环境中,有效地杀灭苍蝇和蚊子。
4. 使用粘贴纸:可在食品车间内部和周围环境中粘贴专业的粘贴纸,吸附苍蝇和蚊子。
5. 定期清洗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苍蝇和蚊子的滋生地,定期清洗排水系统,减少苍蝇和蚊子的滋生。
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是,使用杀虫剂和粘贴纸时要选择专业的产品,并遵守正确的使用方式,避免对食品安全导致影响。
提些建议给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第一、预防。指控制苍蝇滋生的一切环境。重点是垃圾废料集中点的卫生清洁与消毒,最好将全部的垃圾用密封的垃圾箱存放,且每天清理洗刷。定期将该区域清洁消毒,保持干燥。其次,封严加工车间的窗口、出通道入口、传递口、排风口,可安装防蝇帘、纱网、减少苍蝇的飞入。最后,加工车间内需每天做好清洁,对加工的设备、器具、垃圾废料、地面、墙壁等及时清洁。
第二、消灭。针对发现有苍蝇的地方及时采用措施消灭。考虑到食品的安全,食品加工厂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化学药物喷洒,苍蝇或其他昆虫类粘到药物飞到设备或食品上会导致污染,药物可能也会随着空气传播,污染食物链传播致使药物残留。因为这个原因,最好是物理灭蝇-安装灭蝇灯。在食品行业要求中,按照GMP和SSOP有关条款中,针对食品加工厂灭蝇灯的安装要求是车间外,如过道、过往入口通道等,那怎么选择一款高效灭蝇、环保卫生的灭蝇灯呢?市面使用电脑或手机在线上传统的电子式灭蝇灯,电网有静电,容易粘满苍蝇;电击过程声音很大,难清洁且不卫生。光波不纯,诱蝇效果不太理想;收集盘浅,苍蝇残骸会外溅,对食品导致二次污染。故此建议采购亨得利不粘网灭蝇器,它采取飞利浦特制诱蝇灯管,标准波长365nm,诱蝇效果强; 4500V不饱和高压电网,能连续电击苍蝇,苍蝇残骸不粘网,原只落到收集盘;环保挡板、加厚收集盘设计,苍蝇残骸不外溅。亨得利电感式灭蝇灯,灭蝇高效、环保卫生、安全耐用!
食品厂审厂标准?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
第一条 为保证出口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实际上施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 申请卫生注册或者卫生登记的出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企业(以下简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保证出口食品的卫生质量体系,并制定详细指导卫生质量体系运转的体系文件。
第三条 本要求是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卫生质量体系及体系文件的基本依据。
第四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质量体系需要涵盖下方罗列出来的基本内容:
(一)卫生质量方针和目标;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三)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的要求;
(四)环境卫生的要求;
(五)车间及设施卫生的要求;
(六)原料、辅料卫生的要求;
(七)生产、加工卫生的要求;
(八)包装、储存、运输卫生的要求;
(九)有毒有害物品的控制;
(十)检验的要求;
(十一)保证卫生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要求。
第五条 列入《卫生注册需评审HACCP体系的产品目录》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危害分析和重要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开展HACCP体系。
第六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制定本企业的卫生质量方针、目标和责任制度,并贯彻执行。
第七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可以保证其产品卫生质量的组织机构,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人员需要满足下方罗列出来的要求:
(一)与食品生产有接触的人员经体检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二)生产、质量管理人员每一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凡患有影响食品卫生的疾病者,一定要调离食品生产岗位;
(三)生产、质量管理人员保持个人清洁,不可以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进车间;工作时不可以戴首饰、手表,不可以化妆;进入车间时洗手、消毒并穿着工作服、帽、鞋,工作服、帽、鞋需要定期消毒;
(四)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经过培训并考查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五)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对应资格的专业人才员从事卫生质量管理工作。
第九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环境卫生需要满足下方罗列出来的要求:
(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不可以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可以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二)厂区路面平整、无积水,厂区无裸露地面;
(三)厂区卫生间需要有冲水、洗手、防蝇、防虫、防鼠设施,墙裙以浅色、平滑、不透水、无毒、耐腐蚀的材料修建,并保持清洁;
(四)生产中出现的废水、废料的排放或者处理满足国家相关规定;
(五)厂区建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满足卫生要求的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储存等辅助设施和废物、垃圾暂存设施;
(六)生产区与生活区隔离。
第十条 食品生产车间及设施的卫生需要满足下方罗列出来的要求:
(一)车间面积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布局合理,排水畅通;车间地面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无毒材料修建,平坦、无积水并保持清洁;车间出口及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需要安装防鼠、防蝇、防虫等设施;
(二)车间内墙壁、屋顶或者To be No.1使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脱落、易于清洗的材料修建,墙角、地角、顶角具有弧度;
(三)车间窗户有内窗台的,内窗台下斜约45°;车间门窗用浅色、平滑、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的坚固材料制作,结构严密;
(四)车间内位于食品生产线上方的照明设施装有防护罩,工作场故此,及检验台的照度满足生产、检验的要求,光线以不改变被加工物的本色比较好;
(五)有温度要求的工序和场所安装温度显示装置,车间温度根据产品工艺要求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保持良好通风;
(六)车间供电、供气、供水满足生产需;
(七)在一定程度上的地址位置设足够数量的洗手、清洁消毒、烘干手的设备或者用品,洗手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
(八)按照产品加工需,车间通道入口处设有鞋、靴和车轮消毒设施;
(九)设有与车间相连接的更衣室,不一样清洁程度要求的区域设有独自的更衣室,视需设立与更衣室相连接的卫生间和淋浴室,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需要保持清洁卫生,其设施和布局不可以对车间导致潜在的污染风险;
(十)车间内的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其构造易于清洗消毒。
第十一条 生产用原料、辅料的卫生需要满足下方罗列出来的要求并得到有效控制:
(一)生产用原料、辅料需要满足安全卫生规定要求,不要来自空气、土壤、水、饲料、肥料中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
(二)作为生产原料的动物,需要来自于非疫区,并经过检疫合格;
(三)生产用原料、辅料有检验、检疫合格证,经进厂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四)超越保质期的原料、辅料不可以用于食品生产;
(五)加工用水(冰)需要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必要的标准,对水质的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卫生检测每一年不可以少于两次,自备水源需要具备有效的卫生保证设施。
第十二条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需要满足下方罗列出来的要求:
(一)生产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清洁和完好;
(二)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制度,盛放食品的容器不可以直接接触地面;
(三)班前班后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专人负责检查,并作检查记录;
(四)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还有生、熟品分别存放在不会受到污染的区域;
(五)根据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特点,将原料处理、半成品处理和加工、工器具的清洗消毒、成品内包装、成品外包装、成品检验和成品贮存等不一样清洁卫生要求的区域分开设置,防止交叉污染;
(六)对加工途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产品和废弃物,在固定地址位置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在检验人员监督下及时处理,其容器和运输工具及时消毒;
(七)对不合格品出现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及时采用纠偏措施。
第十三条 出口食品的包装、储存、运输过程需要受到良好的卫生控制。
(一)用于包装食品的物料满足卫生标准还保持清洁卫生,不可以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易褪色;
(二)包装物料间干燥通风,内、外包装物料分别存放,不可以有污染;
(三)运输工具满足卫生要求,并按照产品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冷藏、保温等设施;
(四)冷包间和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等仓库的温度、湿度满足产品工艺要求,并配备温度显示装置,必要时配备湿度计;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要配备自动温度记录装置并定期校准,库内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有防霉、防鼠、防虫设施,库内物品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库内不可以存放有碍卫生的物品;同一库内不可以存放可能导致相互污染的食品。
第十四条 严格执行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和使用管理规定,保证厂区、车间和化验室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燃油、润滑油和化学试剂等有毒有害物品得到有效控制,不要对食品、食品接触表面和食品包装物料导致污染。
第十五条 产品的卫生质量检验需要满足下方罗列出来的要求,并得到有效控制:
(一)企业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内设检验机构和具备对应资格的检验人员;
(二)企业内设检验机构具备检验工作所需的标准资料、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检验仪器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检验要有检测记录;
(三)使用社会实验室担负企业卫生质量检验工作的,该实验室需要具有对应的资格,并签署合同。
第十六条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保证卫生质量体系可以有效运行,达到请看下方具体内容要求:
(一)制定并有效执行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及生产过程卫生控制程序,做好记录;
(二)建立并执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并做好记录,保证加工用水(冰)、食品接触表面、有毒有害物质、虫害防治等处于受控状态;
(三)对影响食品卫生的重点工序,要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并得到连续的监控,同时一定要有监控记录;
(四)制定并执行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制度,涵盖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和可追溯性等内容;
(五)制定产品标识、质量追踪和产品召回制度,保证出厂产品在产生安全卫生质量问题时可以及时召回;
(六)制定并执行加工设备、设施的维护程序,保证加工设备、设施满足生产加工的需;
(七)制定并开展职工培训计划并做好培训记录,保证不一样岗位的人员熟练完成本职工作;
(八)建立内部审查核验制度,大多数情况下每半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查核验,每一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并做好记录;
(九)对反映产品卫生质量情况的相关记录,需要制定并执行标记、收集、编目、归档、存储、保管和处理等管理规定。全部质量记录一定要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卫生质量的可追溯性,保存期很多于2年。
第十七条 针对一定要使用传统工艺生产加工的产品,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可以按传统工艺生产加工。
第十八条 本要求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要求自2002年5月20日起施行。原国家商检局1994年11月14日发布的《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国检监[1994]79号)同时废止。
护士资格证考试网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学教育网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
电子版资料领取
辅导班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护士资格证考试网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食品生产车间洁净标准,食品企业车间管理制度内容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yiyaokaoshi/202308312132000.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护士资格证报名条件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zhiyehushi/baomingtiaojian/)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食品生产车间洁净标准,食品企业车间管理制度内容和护士资格证报名条件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