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2)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要不断与时俱进。对造成生态环境所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责任。
十六、党的领导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因为: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优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2019考研专业课真题答案及解析>>免费领直播课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