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法言法语”,指的是法律专业人才员当中常常使用的语言,主要组成部分是各自不同的法律术语,彼此当中通过法律规定、法理和法律逻辑进行严密有序的联系。
这里说的“平日用语”,指的是普通人平日间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主要组成部分是未经过加工、不够规范的口头语,他们浅显直白易懂,但经常可以一语双关,容易出现歧义。
简单地说,法言法语就是法律人的“行话”,正如医生的医用术语差不多的。外人听起来感觉很有格调,但实际上没听懂,还需要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法律人使用法言法语,不单单是为了装点门面,故弄玄虚,而是因为它的每一个专业术语都很精炼,还都拥有着非常严密的指向和含义,用法言法语进行专业规范的沟通,既不要歧义,又提升效率。
法律不可以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奇特基本上还是能够提供一种线索。一种犯罪越普通,越不具特点,就越很难查明。-柯南·道尔
让我们维护公平,既然如此那,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约瑟夫·儒贝尔
如果世上没有坏人,也就不会有好的律师。-[英]狄更斯
主观题阶段,民法需强调的是:方式、方式、还是方式!
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明白,说了解。
明白,就是按三段论,想明白结论,想明白得出结论的过程。
说了解,就是用法言法语,把想说,通顺清晰的表达出来。
1、明白:用三段论,处理思维问题
三段论的思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用三段论的四轮写作,详细写作逻辑有两种。
第一种写作逻辑
(1)先摘引案情中的法律事实
写成,如:本案中,谁谁谁干了什么事……
(2)找到对应的法律规定
写成,如:我们国内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担保法解释、侵权责任法……)规定……
(3)故此得出后的结论
写成,如:因为这个原因,本案中,当事人当中合同不成立。因为这个原因,甲方不可以请求乙方担负违约责任……
第二种写作逻辑
(1)先写我们国内对应法律的相关规定
(2)再摘引本案中对应的法律事实
(3)后写出案件处理结论
2、说了解
(1)写作时注意运用法言法语
法言法语,实际上不难,多看几遍法条,多看几遍教科书,就有了,这是内功。
(2)写作时注意语言通顺清晰
其实就是常说的说,把自己想说的,说通顺,说了解,就ok了。
你正常怎么说话的,你在主观题上就怎么说话。
事实上民法规范不少来源自于生活,民法是权利法,其核心在于意思自治,契约自由。没有很多的条条框框,考生学员们,只要你”明白,说了解“,ok,你的民法主观题题目作答任务就完美的完成了。
示例子:
若案例涉及问题,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思考路径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第一明确行为是一种法律事实;
其次,明确行为分为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
再次,若是法律行为,再从不一样的视角进行分类,单方还是双方?单务还是双务?财产还是人身?诺成还是实践?要式还是不要式?负担还是处分?等等。
4.案例分析,一定是紧跟法律关系展开。
作为基础要求,分析案例的基本步骤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第1个步骤,找主体;
第2个步骤,分析出现在各主体当中的法律事实,并按照法律事实分析可能导致的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各自不同的权利义务、法律效力等;
第3个步骤,给各主体分配对应的民事责任。
主观题案例考察涉及问题,大部分都集中在第2个步骤中。
示例子:
4月明光机械厂为融资,故将他已经在制造的数字机床、现有及将有的原材料抵押给阳光公司(抵押权人)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机床制造好投入生产3个月后产生故障,明光厂没办法修理,遂交给宝光修理厂修理。机床修理好后面,明光厂依约将2万元修理费打入宝光厂指定账户,并派人去宝光厂拉回机床。宝光厂以明光厂未付半年前另一笔修理费为由拒绝归还机床。后经协商,宝光厂归还了机床。 10月,明光厂未经阳光公司同意将该机床以合理价格出卖给宝花公司。后明光厂不可以向阳光公司履行到期债务。
第1个步骤,找主体:明光厂、阳光公司、宝光厂、宝花公司;
第2个步骤,看主体当中的法律事实:
(1)明光厂与阳光公司当中借款、动产浮动抵押。可能的问题:企业当中借款可否成立生效?什么时候成立生效?已经在制造中机床可否设定抵押?将有的原材料可否设定抵押?抵押办理的登记会有哪些效力?
(2)明光厂与宝光厂当中维修合同。可能的问题:未付本次修理费可否留置?付了此笔修理费但尚有其他债务可否留置?考察商事留置与民事留置当中的关系。
(3)明光厂与宝花公司当中的买卖,对这一抵押权人阳光公司可否追及?考察登记的动产浮动抵押的效力。
第3个步骤,上面说的事实中任何当事人违反其在法律关系中的义务,全部都需要要担负对应的责任。
5.民法案例分析的进阶要求,需学会利益衡量的方式。
利益衡量时,所需的知识资源是,民法基本原则的精神、考量目标或体系的法律解释方式等。运用这样的方式,得出的结论,有的时候,会和直接的形式推理相反,但是只需要在价值上具有更强的可接受性,就可以被采纳。第一,要按照既有规范,作出逻辑推理,然后,针对逻辑结论,要进行价值权衡,若结论有失正当性,则常舍逻辑而取价值。
示例
(1)考虑目标的法律解释
法律规定:“第三人开展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开展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清楚或者需要清楚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据此,当存在第三人欺诈之时,并不是都是可以撤销的,一般要求合同相对人清楚或者需要清楚欺诈行为时才可以撤销。这是考虑到不了解情之善意相对人保护而作出的制度选择,因针对这个问题时不了解情的相对人代表交易规则和程序。
然而假设合同相对人不了解情,从合同履行的结果看,合同相对人根本就不是该合同的受益人,进行欺诈的第三人才是合同的受益人,这个时候,合同相对人是不是知情,就失去了意义,因针对这个问题时的合同相对人只不过作为第三人获利的工具存在。此种情形下,被欺诈人撤销合同,不受相对人是不是知情的影响。
(2)详细案例中的利益衡量
无权代理人甲以乙的名义从丙处购买一部手机,丙是无权处分他人之手机。
问题:
(1)若乙不了解情,甲知情,乙可否善意获取?
(2)若甲不了解情,乙知情,乙可否善意获取?
分析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本案既然,问被代理人能不能善意获取,则在无权代理中,因为没有信息显示,丙有合理的理由相信甲有代理权,故不构成表见代理。因为这个原因,若乙构成善意获取,肯定以被代理人追觉得前提,不然乙就不可能获取。由此前提,回答两个问题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不可以。在代理制度中,通说觉得,以代理人的主观状态作为标准,故代理人知情时,就乙、丙的合同来说,乙不可以善意获取。
(2)若依据第一问的逻辑,以代理人的主观状态作为标准,应该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时候可以善意获取,然而,这一结论基本上不被各国民法理论所接受,答案仍然是不可以。因素在于,若这个时候可以善意获取,被代理人将假借代理人之手,轻而易举地故将他有违诚信原则的行为合法化,这说明了,非善意的被代理人,将取得比亲自开展法律行为更为优越的法律待遇,不具有正当性。
因为党的先锋队性质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的纪律肯定严于国法,而不可以等于国法。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党的纪律和规矩自始至终挺在法律的前面,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依法治国肯定要求依规治党。党章规定“自觉遵循党的纪律,模范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就是党员的义务。修订党纪处分规定,一定要突出政党特点、党纪特色,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的前面,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组织的内部章程和规则都比国家法律要严格。别说是一个执政党,就是一个幼儿学校都拥有校规,公司和社团也都拥有自己的章程,而在这些内部规则里,绝不会写上不许偷窃、不许抢劫等法律已不允许的行为。学校校规、协会章程比法律更严苛,反映着其组织化制度化程度。不少人都认为国家标准高于企业标准,其实“国标”是一定要遵循的底线是强制标准,而企业标准一定要要高于“国标”,不然就不会创新。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公司企业的章程、规则,涵盖普通学校的校规,肯定都是严于国家法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一定从严。党的先锋队性质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的纪律肯定严于国法,而不可以等于国法。国家法律是公民的底线,党的纪律是党员的底线,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不可以混同。假设纪法不分,把公民都不可以破的法律底线写到执政党的纪律里,党的各级组织、党员都退守到法律底线上,就降低了党员的行为标准,弱化了党作为政治组织的先进性。在实践中,也可能会造成法在纪前,把违纪当成“小节”,党员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导致“要不就是好同志、要不就是阶下囚”。
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达到纪法分开,与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要求完全吻合是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管党治党的观念创新。修订党纪处分规定坚持问题导向,从应该更改、具备条件、也具共识的方面入手,重点处理长时间以来党规党纪中“纪法混淆”这一突出问题,去除了原来规定中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70多条内容,凡国家法律已经规定的就不可以再重复规定。同时梳理整合党章和其他主要党内法规中的纪律要求,分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6类,为各位党员开列了一份“负面清单”,反映了对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绝不说明了党员可以不守法,恰恰相反,在全面依法治国条件下,党员遵循法律就是题中之义。党纪处分规定重申党章中党员要模范守法的要求,并设专章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作出规定,以此达到了党纪与国法的有机衔接。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使命、受到严格组织管束的公民,入了党就说明了主动放弃一些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就需要在政治来说忠诚、组织来说服从、行动来说纪律。党员不可以把自己混同于大多数情况下群众,群众守法就行了,党员光守法不行,还得守纪,针对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要少数”来说更是如此。
党的纪律保证理想信念宗旨、反映优良传统作风、保证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纪在法前,比“法在纪前”难度大得多、要求高得多。从“法言法语”到“纪言纪语”,不单单是语境的变化,更是内涵的深化。有没有可能把纪律挺在前面,反映的是党性强不强、是否有责任担当。只要有坚定的党性立场,办法就比困难多。各级党组织要克服思维惯性和能力不够的危险,敢于执纪、擅长于执纪,持续性提升思想政治水准和把控掌握政策能力,用“六项纪律”去衡量党员的行为,使各位党员敬畏纪律、遵循纪律,践行高标准,决不越雷池一步。
以上就是本文法言法语的规范用语,法言法语金句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zhiyezige/202305301492004.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司法考试报名费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sifakaoshi/sifakaoshifeiyong/)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法言法语的规范用语,法言法语金句和司法考试报名费的相关信息。
法言法语的规范用语? 这里说的“法言法语”,指的是法律专业人才员当中常常使用的语言,主要组成部分是各自不同的法律术语,彼此当中通过法律规定、法理和法律逻辑进行严密有序的联系。 这里说的“平日用语”,指的是...
2023-05-30
法考客观题200分以上的人多吗? 客观题能得200分以上的法考考生是很少的。因为大家现在都知道,我们国家的法律成千上万部,里边涉及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很琐碎,很繁多,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你可在主观题上多下...
2023-05-30
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考试报名费用是多少啊?是不是一定要参与培训? 你在什么地方?广州大多数情况下是8000以上,还不涵盖财务计算器. 目前的制度是,一定要参与认可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辅导班,由机构代为报名,不接受个人直接报名...
2023-05-30
辽宁公务员考试招聘公安,法院,狱警的都拥有什么要求? 我辽宁警校毕业的,体检时是要脱袜子的。体检时可以翘一点点脚(别翘太多),前提是你身高别差太多,差太多想过就得拿钱了!我看你提的问题认为有点外行,公安,...
2023-05-29
法宣如何考试? 答: 法宣的考试是,通过专业学习培训,经过有关部门考验考查,再通过政审。 法宣考试怎么题目作答快? 法宣考试可以采取阅读+捷径+细节的题目作答技巧来提升题目作答速度。第一,认真阅读题干和...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