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会计学历史吗,会计的萌芽是什么时候

时间:2023-08-12 12:11来源:华宇考试网收集整理作者: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
资料下载
本文主要针对会计学历史吗,会计的萌芽是什么时候和会计的发展历史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会计学历史吗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阅览本文做一个参考了解,希望本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会计学历史吗

会计学历史吗?

会计未必要学历史,但会计的历史很早就出现了。

人类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结绳记事、刻契记事,等非常简单的记录记算。 到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剩下产品非常多的产生,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的计量,记录越来越频繁,一步一步形成一种专职的,独立的会计活动,还产生了会计这一名词,还有针对掌管国家财务收支的官职,称为“司会”,古代会计就出现了。

会计的萌芽是什么?

会计在我们国内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末期,我们国内就产生了一部分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如“结绳记事”、“垒石计数”等,已经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行为。

西周时期,出现了“会计”一词。当时的西周王朝已建立了较为严格的会计机构,设有“司会”一职,掌管国家和地方的钱粮赋税,进行月计岁会(把一年、三年全国核算称为“大会”,平日零星核算称为“计”)。西周的“周礼”中还有“参互、月要、岁会”记载,分别基本上等同于目前的旬报、月报和年报。西周时代的会计大体已涵盖记账、算账、报账、用账四个基本方面。

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衍生物。在生产活动中,大家总是力求以较少的劳动耗费,获取尽量多的劳动成果。随着社会分工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和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计数”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大家渐渐形成数量观念,并尝试着以实物、绘画、结绳、刻契等方法来表现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由实物记事(计数)、绘画记事(计数)、结绳记事(计数)、刻契记事(计数)等方法所反映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的“会计”行为,或者说,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简述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

第一阶段,1953-1965年。电子数据处理(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帮进行会计数据的计算,数据不可以独立是对应程序的一些。

第二阶段,1965-1970年。会计数据已可存储于独自的数据文件中,有一定的数据结构,不可以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更改数据不需要更改程序,程序已自成一个系统。

第三阶段,1970年以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产生,可以把多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组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或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成这里说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型财会信息系统。

会计核算从哪年启动?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市成立。建国初期,为了适需要时集中力量发展生产、稳定币值的经济形势和银行业务发展需,人民银行先后召开四届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草案》,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贯彻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人民银行引进前苏联银行会计核算经验,全面改进和完善了会计制度、核算手续和管理体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早在我们国内的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启动了会计事项集中核算制度,不过在那个时候不叫会计核算中心,叫计所,即核算会计事务的针对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财政部于1949年12月设置了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针对机构,会计立法工作一步一步展开。在50年代到60年代早期,主要以财政部的名义颁发了一系列行业性的会计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会计操作法规体系。

从奴隶社会至今,不一样时期的统治阶级集团都依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对会计立法做出过对应的相关规定。西周时期  有了会计立法的雏形:周期中央政府设立了会计主管官员-“司会”一职。

它是会计的高长官,主要职责是利用账册、数字、公文、户籍、地图等文件中的副本,考查各级官吏的工作,并检查、听取他们的会计报告。战国时期  由魏文侯李俚所编篆《法经》,史称为我们国内早的成文法典,这当中就有不少与会计相关的条款。

重要,要优先集中精力的是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就可以计账簿及安全受法律保护的问题做出了明文规定。

除开这点在《账法》、《杂法》等条文中,还对会计凭证、会计印鉴、仓储保管及度量衡等技术方面也规定有详细条款。秦代  法律中涉及到会计方面的相关规定就更详细。

若是《效律》中就严格规定了会计人员一定要廉洁奉公,账实符合,记载准确,计算正确等要求。

同时还对会计交接、财物损耗等问题作了详细规定。汉朝  针对会计账簿的设置与分类,会计簿籍的登记方式,会计计量单位与盈利的计算,会计凭证、会计报告、财物的保管与盘点等方面作了规定,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制度。

若是《上计律》中就详细规定了“上计簿”的拨出程序与时间,严令对上报不及时或者不真实,出现弄虚作假者治罪。 唐宋时代  史称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会计方式的蓬勃发展和进步上出现了夯实当今账户结算余额原理的“四柱清册结算法”,在会计机构的设立上又设立了专司审计的机构-比部。

在会计立法方面亦更趋完善,不仅规定对违反会计制度的人给予较严厉的处罚。

而且,限制要求凡属经济报告上隐漏重复,收支不真实,出现弄虚作假者均从严治罪,甚至在相关条文中还规定了会计报告的格式及书法誉写要求。元、明、清时期  在当时的一部分重要法典中,对会计制度均有对应的相关规定,并较以前朝更详细与完善。辛亥革命后  因为对外政治与经济交往范围的扩大,西方成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非常多传入中国,推动了会计工作法制化的进程。

1915年3月,北洋军阀政府参议院通过了我们国内历史上的第一部比较完善的《会计法》,共九章三十六条,史称为“民三会计法”。后来,又相继颁布了一部分专业会计法规,但后因袁世凯倒台,北洋军政府内部分裂,全国出现军阀混战事件,致使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1935年,国民党政府也颁布了一部含十章一百二十七款的《会计法》,其内容详尽,分项说明详细,加上后来于1945年颁布的《会计师法》,针对规范会计工作起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  财政部于1949年12月设置了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针对机构,会计立法工作一步一步展开在50年代到60年代早期,主要以财政部的名义颁发了一系列行业性的会计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会计操作法规体系。八十年代  发展经济、改革开放的政策提高了会计法制建设的步伐。1985年元月21日经第六届人大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开展的《会计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有关会计工作基本法律性文件的诞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会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有必要对构成会计法制体系基础的《会计法》进行调整。九十年代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人大五次会计会议做出了《有关更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更改后的《会计法》,开展范围扩大,会计工作地位与作用突出。

更适应我们国内会计自己改革及在详细事务处理上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接轨的需。

还在企业股份制改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方面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证。

1999年10月31日,九届人大十二次会议再次修订了《会计法》,其详细条款的相关规定更合适经济发展对会计改革的要求。  回顾中国会计法制化的历史,从中得到的启发是:不论哪朝哪代,会计工作都要有相当的制度规范,都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是自古以来开展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我们国内会计制度会变迁?

  我们国内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启动的。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内企业是单一全部制形式,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的是统收统支体制下的资金平衡会计模式。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没有太多的变化,也没有改变会计报告的体系和会计制度的框架,会计观念更没啥突破和变化,不存在会计准则制度的原则性变迁问题,因为这个原因,本篇文章论述的会计准则制度变迁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内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方面的变化。不一样学者对我们国内改革开放以后的会计准则制度变迁过程的划分有不一样的观点,有“三阶段说”、“四阶段说”,就算同是分为三阶段或者四阶段,其起止时点划分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本篇文章觉得,不管划分哪些阶段,重要是不一样阶段除了准则制度有显著变化外,还需要有明确的起止标志以利于区分。因为这个原因,可把我们国内会计准则制度变迁历程分为国际会计惯例引入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学习借鉴、会计制度统一完善、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四个阶段。  (一)国际会计惯例引入学习阶段(1979—1992年)  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1979年颁布的《有关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终点标志是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还有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979年颁布的《有关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和1985年的《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首次参照国际惯例设计了会计制度,其规定的会计核算大多数情况下要求、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处理方式、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内容均学习、借鉴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程序。  (二)国际会计准则学习借鉴阶段(1993—2000年)  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1993年7月1日正式开展1992年颁布的“两则”、“两制”,终点标志是财政部于2000年12月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规定》的要求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学习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启动采取会计准则,并结合国情,采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办法开展“两则”、“两制”。针对“琼民源”等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我们国内于1997年公布了第一项详细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从1998年起启动开展),到2001年底我们国内已颁布了16项详细准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一步一步建立。  (三)会计制度统一完善阶段(2001—2006年)  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自2001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制度》的正式施行(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并鼓励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执行),终点标志是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公布39项新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会计制度》达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达到了不一样全部制、不一样行业企业的会计制度的统一。2001年颁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颁布《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制度体系。  (四)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阶段(2007年以后)  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从2007年1月1日正式开展的39项新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一阶段以会计准则全面取代会计制度(除少数准则保持中国特色外),与国际会计准则达到了全面趋同,进一步变小了我们国内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中国会计国际化趋同的显著标志。

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免费资料+培训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会计学历史吗,会计的萌芽是什么时候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zhiyezige/202308122062084.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sanjirenliziyuanshi/linianzhenti/)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会计学历史吗,会计的萌芽是什么时候和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的相关信息。

    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热门资讯

  • 会计学历史吗,会计的萌芽是什么时候

    本文主要针对会计学历史吗,会计的萌芽是什么时候和会计的发展历史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会计学历史吗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通...

    2023-08-12

  • 沈姓的来源和历史,沈姓的起源和历史

    本文主要针对沈姓的来源和历史,沈姓的起源和历史和沈姓历史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沈姓的来源和历史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

    2023-08-12

  • 人教部编版试卷质量分析表怎么写,小学学校月考分析及改进措

    本文主要针对人教部编版试卷质量分析表怎么写,小学学校月考分析及改进措施怎么写和单元月考试卷分析表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人教部编版试卷质量分析表怎么写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

    2023-08-11

  • 浙江省的成人高考难不难录取率高不高我怕我,成人高考可以报

    本文主要针对浙江省的成人高考难不难录取率高不高我怕我,成人高考可以报考浙江大学吗知乎和浙江省成人高考真题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浙江省的成人高考难不难录取率高不高我怕我有一个初...

    2023-08-10

  • 法考需要准备哪些教材,2023年法考主观题题目构成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法考需要准备哪些教材,2023年法考主观题题目构成分析和法理学自考真题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法考需要准备哪些教材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