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什么是基本的会计要素包括

会计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观点是,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二是管理活动论,即觉得会计是以贷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针对方式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
会计有以下五个基本特点: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采取一系列针对的方式。
我们国内有关会计的定义主要有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种观点。
管理活动论:“会计是对各个相关机构的经济业务主要运用货币形式,借助于针对的方式和程序进行核算,实行监督出现一系列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旨在提升经济效益的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管理活动”。
信息系统论:“会计,旨在提升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此系统用来处理各个相关机构的资金运动(价值运动)所出现的数据而后把它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
什么是基本的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详细化。
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这当中,资产、负债和全部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化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有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涵盖各自不同的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时间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可能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平日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营业外收入不是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涵盖利息收入、无形资产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平日活动所出现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工业企业一定时期的费用由产品生产成本和这个时间段费用两个部分组成。产品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这个时间段费用涵盖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三项。
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这个时间段的经营成果,涵盖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当中的内在联系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途中某一特定时点(静态)上的资产分布和权益构成,即企业的财务状况。上面说的等式是第一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是第二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变动表现,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变动)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会计的四大基本概念?
会计的基本概念: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同时采取针对的方式,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除开这点当问到会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时,还有一层意思,指的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1、会计从本质性来看,主要是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来操作的。
2、会计有属于自己的对象,这里的“对象”指的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3、会计具备了基本的职能,分别是核算和监督。借助于对基本职能地运用,可以在相对的程度上,做好对经济业务合法还有合理性质的审核查验。
4、会计一般会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做好对各项经济业务,在计量单位上的汇总还有记录。但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是,货币并不是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会计基本概念的形成经过了很长时间,这个时间段会对各自不同的系统的有关共性进行研究,以便可以让运用到各个系统上面,显得专业、和谐的原理能确立起来。而在了解会计基本特点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进行会计信息使用,对工作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会计的四个基本概念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需要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会计这个时间段 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活动是连续持续性的,4、货币计量 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涉及到各种货币,因为各自不同的货币单位当中的汇兑率是持续性变化的,这个问题就要求企业会计一定要确立一种货币单位为记账用的货币单位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简述它们当中的关系?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涵盖:会计核算和开展会计监督。
1、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相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2、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查验。
二、基本职能当中的关系。
两种种基本职能当中相互联系和制约,反映是控制和决策的基础,控制一定要借助于反映,决策一定要依赖于反映职能所提供的信息。
基本会计准则涵盖什么内容?
基本会计准则涵盖: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涵盖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会计核算的大多数情况下原则,涵盖客观性原则、有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原则
3.会计要素及其具体内容,即对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的相关规定;
4.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基本准则处于会计准则的高层次是制定详细准则的依据。
它们是:
1号-存货准则;
2号-长时间股权投资准则;
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4号-固定资产准则;
5号-生物资产准则;
6号-无形资产准则;
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8号-资产减值准则;
9号-职工薪酬准则;
10号-企业年金基金准则;
11号-股份支付准则;
12号-债务重组准则;
13号-或有事项准则;
14号-收入准则;
15号-建造合同准则;
16号-政府补助准则;
17号-借款费用准则;
18号-所得税准则;
19号-外币折算准则;
20号-企业合并准则;
21号-租赁准则;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
23号-金融资产转移准则;
24号-套期保值准则;
25号-原保险合同准则;
26号-再保险合同准则;
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
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
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
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
31号-现金流量表准则;
32号-中期财务报告准则;
33号-合并财务报表准则;
34号-每股收益准则;
35号-分部报告准则;
36号-关联方披露准则;
37号-金融工具列报准则;
38号-第一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准则。
会计基本准则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原则,又称“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及会计概念等会计基础理论之上详细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需要依据的概念和规则。 会计基本原则针对选择会计程序和方式具有重要的详细指导作用。 基本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本质重于形式、有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清晰透明性、谨严性、重要性8个。
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会计的含义吗?
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方式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都要从而为依据。大多数情况下来说,要了解会计,第一应了解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的基本前提是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其后目标是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实用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涵盖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或组织,即会计为谁算账,会计服务的范围是什么。会计主体的作用在于界定不一样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范围。对企业来说,它要求会计核算区分自己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丰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其经营活动那么,会按照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以后,不会面临破产与财产清算。它是会计核算前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要内容。一个企业是继续经营,还是停止营业、破产清算,在会计核算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为了定期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及其结果,需将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均等的这个时间段。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途中采取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来记账、算账、报账。会计提供信息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各种经济恬动,这个问题就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合适充当这样的统一的计量单位。
会计的三种基本类型?
按核算主体及目标不一样可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
按其报告的对象不一样可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按行业可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会计 、金融证券会计 、保险企业会计 、施工企业会计 、房地产业会计 、邮电通讯会计 、农业企业会计、旅游餐饮会计 等
按工作内容可分为:总账会计、往来会计、成本会计、材料会计等
按工作范可分为:公共会计、私用会计、政府会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