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执行什么会计制度,机关单位执行何种会计制度依据

行政事业单位执行什么会计制度?
行政单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既有行政经费又有事业经费的单位,应以主要经费来源为依据,并参照自己行政职能,对应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机关单位执行哪种会计制度?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于1998年1月1日启动开展的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为了让国内的国有事业单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会计制度,以此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公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政府会计准则的开展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的影响有:
1、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全面、规范地会计处理,持续性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2、有助于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各项预算管理要求,规范收支行为,奠定预算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3、有助于单位严格落实相关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全面、真实反映增量和存量资产的状况,奠定单位资产管理的基础,完善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的管理制度,提升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
4、有助于单位严格落实相关财务管理规定,提高公共管理意识,达到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促进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5、有助于科学评价单位耗费公共资源、成本边际等情形,建立并有效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提高单位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6、将显著提高单位财务透明度。
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一样吗?
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都差不多的。会计的业务基本都差不多的,只是对上对下的工作程序明显不同,有部分规章制度财会制度,报账制度和要求及报账时间不一样,但它的工作内容和性质都差不多的,都是记账,报账,还有纵向横向的后勤保证工作。
遵守的制度一样,都是政府会计制度,但二者业务处理上是明显不同的。行政单位的收入主要来源依赖地方财政拨款收入,事业单位不仅仅只有地方财政拨款收入还有自己的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
事业单位的支出也就与行政单位有一定的区别,如事业单位比行政单位多了个单位管理费用。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可以新增一级科目吗?
会计科目可以增
会计科目里的一级科目原则上不可以随意自行设置,二级及二级以上可以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自行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涵盖: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需要满足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
2.有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需要为提供相关各方所需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满足单位自己特点,满足单位实质上需。
政府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政府会计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种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是对政府财政收支的数目、性质、用途、关系和过程进行全面而准确地记录与整理的程序和方式,它是预算执行情况的客观而直观的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