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务处理和会计分录的区别,会计信息加工处理的四个环节是

账务处理和会计分录的区别?
在会计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会计分录仅用来在教学途中,演示会计业务处理的理论知识;而真正的财务处理则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质上工作中。
但是,后目标,就是将教科书来说的会计分录,在内容框中填写到会计记账凭证上,进一步达到登记账薄,编制报表的目标。
账务处理是指对会计业务进行手续办理、核算、审查核验、做账整个过程,而会计分录只是这当中做账的一些。
会计信息加工处理的四个环节?
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或方式来确定所出现的经济活动是不是应该或可以进行会计处理。(定性)
计量-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定量)
记录-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针对方式根据上面说的确定的金额将出现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
报告-是指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相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
以货抵款如何走账?
对方欠款以货抵债的会计分录,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1、收到以货抵债的物资时,其会计分录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借:库存商品-XXX(顶账物资)
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2、销售货物时,其会计分录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XXX
贷:应交税金—销项税
3、月终结转时,其会计分录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借:主营业务收入—XXX
贷:利润
(2)借:利润
贷:库存商品—XXX(顶账物资)
项目会计的账务处理?
工程款结算直接汇入公司账户,故此,: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以前确认收入时做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公司转部分到项目部借:其他应收款-项目部贷:银行存款工程验收还没付款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销售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1.账务处理:发票、收款、出库
2.核对往来账款、督促应收账款催收
3.查询、核对销售台账
4.销售费用业务处理
5.审查核验:合同、出库、政策执行……
6.参加销售制度的制定:平日、销售费用、办事处管理、促销、赊销、客户信用等及评估政策
7.对账:往来、出库、发票
8.计算成本金额:在入库核对正确(盘点正确)后面
9.月末账务处理:成本、税金
10.校对销售部的销售台账
11.销售报表与统计分析:销售额统计、业绩统计、提成佣金计算、往来、成本毛利分析
12.督促应收账款催收
民非企业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明非企业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可以和大多数情况下的企业一样,科目分为六大类,账务处理也可和大多数情况下的企业一样
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时,一般需开展什么目标的审计程序?
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
(1)证实营业收入的真实性:按照权责出现制原则审核查验、证实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是不是满足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记录的金额是实质上出现的。
(2)证实营业收入计价与分类正确性:对企业营业收入进行审核查验时,应严格审核查验各项收入的分类是不是合规、合理,查明有无相互混淆、影响应纳税额及利润正确性的情况。
(3)证实营业收入的完整性:查明有无混淆不一样会计这个时间段营业收入界限,人为调节企业营业收入的情况等。
主营业务收入本质性测试审计程序
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符合。
2.查明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方式,注意其是不是满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达到条件,前后期是不是完全一样。非常要注意视作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是不是合适。
对产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审核查验,主要是采取抽查法、核对法和验算法。
3.选择运用以下分析性复核审计方式,作比较分析:
(1)将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由结构和价格的变化是不是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化的因素;
(2)比较本期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是不是正常,并查明异常情况和重要波动的因素;
(3)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各种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不是配比,并查清重要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因素;
(4)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
4.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不是满足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不是合理,有无低价或高价结算以转移收入的情况。
5.抽取企业被审计这个时间段内一部分的销售发票,审核查验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不是符合,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不是与发运凭证、销售合同等完全一样,编制测试表。
6.开展销售的结束期测试。结束期测试是本质性审计测试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详细审计技术,他的主要作用主需要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业务的会计记录归属期是不是正确;应计入本期或下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有否被延期至下期或早一点至本期,防止利润操纵行为。
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审计时,一般需开展以下程序,第一,将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变化是不是异常;
第二,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比较是不是存在异常;
第三,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条件,方式是不是满足企业会计准则;
第四,检查销售的结束测试;
第五,获取或编制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表,复核计算是不是正确;
第六,检查营业收入是不是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合适列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