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常见病脉的临床意义是怎样的

时间:2020-06-15来源:中医内科主治课程百度云 作者:华宇中医内科考试 点击: 加载中..
中医内科视频课程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华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网专门整理了常见病脉的临床意义如下: 1.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动显现部位浅表。主表

为了帮助各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华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网专门整理了常见病脉的临床意义如下:

1.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动显现部位浅表。主表证。

脉浮有力,主表证。脉浮紧,主风寒表证。脉浮,主风热表证。脉浮无力,主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证。

2.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脉动显现的部位较深。主里证,也可见于正常人。

脉沉有力,主里实证。脉沉无力,主里虚证。

3.迟脉

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动60次以下)。主寒证,亦可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脉迟有力,主实寒证。脉迟无力,主虚寒证。脉迟有力,兼壮热,腹满胀硬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者,属肠热腑实证。

此外,运动员或经常体育锻炼之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和缓;正常人入睡后,脉率较慢,都属生理性迟脉。

4.数脉

脉来急促,一息脉来五六至(每分钟脉动90~120次之间)。主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脉数有力,主实热证。脉数无力,主虚热证。脉数无力,兼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唇舌淡白者,属气血不足证。

5.滑脉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痰饮、食滞、实热。青壮年及妇女妊娠可见滑脉。

6.涩脉

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匀。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脉湿无力,为精伤血亏,津液耗伤所致,属虚证。脉涩有力,为气滞血瘀所致,属实证。

7.洪脉

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主热盛。

8.细脉

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证、阴血虚证、湿证。

脉细无力,为气虚无力鼓脉,阴血虚使脉道不充所致,属虚证。脉细小而缓,为湿邪阻遏脉道所致,属实证。

9.弦脉

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证等,或为胃气衰败者。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10.紧脉

脉来绷急,左右弹指,状如牵绳转索。主寒证、痛证和食积证。

11.濡脉

浮细无力而软。主虚证、湿困。

12.微脉

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主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久病见之为正气将绝,新病见之为阳气暴脱。

13.结脉

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血虚衰。

脉结有力,主寒证、痰证、瘀血证。脉结无力,主气血不足证。

14.代脉

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主脏气衰微,跌打损伤、惊恐、痛症。

脉代无力,为脏气衰微。脉代有力,为跌打损伤、惊恐、疼痛。

15.促脉

脉来急数,时有中止,止无定数。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亦见于脏气衰败。脉促有力,主阳热亢盛、气滞血瘀、痰饮、食积等证。脉促无力,主脏气虚弱,阴血衰少。

华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网提供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华宇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网2021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超前预售中!欢迎了解~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