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来看干货】中医内科学之真武汤与五苓散的鉴别

时间:2021-01-12来源:华宇网校作者:题库练习 中医内科视频课程

想必大家都知道真武汤和五苓散都为利水的方剂,把两个方剂的方歌也都背的很好,但它们中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你知道吗?不熟悉的人不可以乱服食,一定要遵循医师的叮嘱来,是要对症治疗的。那么真武汤和五苓散有什么不同呢?

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 附子(炮)一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

1.阳虚水泛证。肢体浮肿或沉重,腰以下为甚,畏寒肢冷,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或心悸头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体瞤动,振振欲擗地。

【组方原理】本证由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水湿泛溢所致。治宜温肾助阳,健脾利水。方中附子温肾暖脾,化气行水,为君药。茯苓、白术补气健脾,利水渗湿,同为臣药。生姜配附子温阳散寒,伍苓、术辛散水气,又能和胃止呕;白芍之用有三:柔肝缓急以止腹痛,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瞷动,利小便以行水气,倶为佐药。

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猪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用法】为散,以白饮和服,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3.水湿内停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

【组方原理】本方原治外有表证,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治以淡渗利湿,温阳化气,解表散邪。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助君药渗利水湿,为臣药。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合茯苓健脾制水之效益彰;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兼以解表,俱为佐药。诸药配伍,利水渗湿之效颇佳。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不难鉴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真武汤主要用于阳虚水泛证,而五苓散用于蓄水证,所以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辩证,以免用错。

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考试培训视频课程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华宇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