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辽宁大学东北财经的法律硕士哪个比,辽宁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哪个好

大连海事,辽宁大学,东北财经的法律硕士哪个很好?
法律系,这三所学校中辽大是好的,但是,全国比起来也不怎么样。
东北财经的法学院没有亮眼表现的,出名的是会计学专业,全国第一。大连海事就是靠着国家交通部唯一直属高校的名号啊。
管理学院有名了,还有就是国际经济学是,被IMO认证。但是,综合比较,这三所学校,从专业上比较起来,还是辽大的法学院富盛名!
海事的法硕较辽大肯定要难一部分,非常是海商法。但是,两个学校的知名度差距太大了,个人建议选择大连海事。法律硕士整体来看,很好考,只要准备充分,学习充分,多花点时间,考取并非难事。
辽宁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哪个好?
下面先对两所院校办学实力进行一下比较: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位于辽宁沈阳市。是国家21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辽宁大学,学校设有27个学院。有本科专业7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设有MBA(工商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F(金融硕士)、ME(工程硕士)、MFA(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统计学、中国史、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6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辽宁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高评级为B+级,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B级,理论经济学。B-级,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公共管理。 C+级,新闻传播学、化学。C级学科,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生态学、戏剧与影视学。C-级,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生物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是辽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6个),6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7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8个),16个类别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20个领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东北财经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获评A级,工商管理、统计学获评A-级,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B+级,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获评B级,法学获评C级。
点评:
一、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对每个参评学科分成三档九级,即A、B、C三挡,九级由高到低为A+、A、A-,B+、B、B-,C+、C、C-。
二、辽宁大学是国家21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东北财经大学是辽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三、2023全国大学综合排名辽宁大学第113、东北财经大学第117。辽宁大学排名靠前。
四、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辽宁大学B档9个、C档12个,总和是上榜21个;东北财经大学A档3个、B档3个、C档1个,总和是上榜7个。虽然辽宁大学A档没有上榜,但是,上榜数量是东北财经大学的三倍,说明辽宁大学整体办学实力很强。
五、辽宁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东北财经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辽宁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量多。
故此辽宁大学好!
辽宁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这两所大学常常会被拿出来比较。因为两学校既有渊源,东北财大和辽宁大学曾经短暂合并过,后来才分家。还有辽宁大学虽然是个综合性大学,但也以文科出名,好的也是财经类,跟东北财经大学很像。更为有趣的是,辽宁大学是211,双一流,但是在财经这块的学科评估可比不上东北财经,故此,给了不少口水。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在沈阳,前身是商业学校是1948年党创建的第一所商科学校,商科学校后来并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沈阳师范还有俄文专科学校合并成辽宁大学。一年后面,东财再次独立,辽宁大学自己独立办学。
目前辽宁大学是211大学是个综合性大学,涵盖文、史、哲、理、工等各种学科门类。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双一流评选中,应用经济学入选一流学科名单,不过是自定。自定的意思,实际上根据常见的评选,辽大的应用经济学是竞争不过其他学校的另一种说法。饿哦这个说法是不是对,可以看看第四轮学科评估就了解了。辽大的应用经济学是B+,辽大没有一个A类学科。
从辽大的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博士点来看,辽大顶级的专业都是经济有关的专业。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在大连。以前的历史跟辽宁大学的一样,1958年曾经跟其他学校合并,成为辽宁大学,到1959年,原先的一些系再次出来,跟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地点位置在大连。到1979年,辽宁财经大学转到了财政部下面。到了1985年,才再次改成东北财经大学。
东财要比辽大小一部分,辽大有在学校念书生2.6万人,东财有1.6万人,专业也少一部分。不过东财的实力一点都不弱,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比辽大还多一个。有博士点6个,5个博士后流动站。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财表现很好,应用经济学为A,统计学为A-,工商管理也是A-。东财把辽大远远甩在了身后,即便跟财经类其他大学比,东财也仅仅略低于两财一贸,好于其他财经类的211学校。
辽宁大学 vs 东北财经大学
那辽宁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究竟谁好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东财的名声远大于辽大。因为东财是财政部直属院校,财政部是有钱单位,大多数情况下地方上的高校那是没办法相比的,那时东北经济也很好,东财的学术水平和对学生的吸引力都是一流的。
但到了本世纪,第一在211评选中吃了大亏,这样的学校很多,有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等。这没办法,针对部委的直属院校划给地方也好,划给教育部也好,都是不受人待见,都是要吃亏的。不进211后面,顺带着连双一流都没进。这个影响还是很大的,除非到下一次评选时,东财可以进到双一流,不然会越来越衰退。
目前,在辽宁,甚至东三省,东财的金融、会计等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录取线比辽大要高,因为在财经界,东财的声誉远好于辽大。但是在东三省之外,各位考生也许会选择辽大,毕竟辽大是211大学。针对外省的人来说,2所都不太熟悉的大学,相对来说,211是个硬指标,故此不少外省的人会第一选择辽大。
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在东三省,东财能不能保持对辽大录取线高10分以上的优势?我认为悬。在目前的东三省财经界,还是认可东财,因为是原先东财的毕业生。20多年前的毕业生,目前基本都是领导职位,自然觉得是自己学校好。再过20年,也许形势有部分变化。
因为进入双一流有不少好处,经费,推免读研的比例,此消彼长,会让更多学生选择辽大。
后,地段问题。一直以来,大连是辽宁经济发达的地区,在全国也可以排到比较靠前的位置,但目前经济增速不是很突出,相对来说,大连和沈阳的差距在变小,大连的大学还有极高的人气吗?我认为这也是需打问号的。
各位考生认为呢?
辽宁大学在沈阳市,而东北财经大学在大连市,若要追溯历史,辽宁大学的鼻祖是东北财经大学。这一点没有什么好反驳的。东北财经大学是我们国内的著名的“五财一贸”之一,而东北财经大学只是个省属211大学。
假设不从考研的的视角考虑,从学校实力和知名度还有影响力来说,东北财经大学要高于辽宁大学。
有不少人不太了解东北三省的大学分布: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市),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东北大学(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大连),东北电力大学(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东北工业大学(日本)。
辽宁大学:与其说是一所综合性高校,不如说是一所人文类高校,因为他的理工学科真的不咋地啊。而他的财管,法学类专业作为其王牌专业也不如东北财经大学发展的好。在学科实力上,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是其一流建设学科,但是,只评了个B+的评价,其优势学科法学也被评为B+。其他学科实力更是带来一定下降。与 学科评估相比,其多个优势学科不尽如人意。
东北财经大学:至于东北财经大学为什么没有进入211行列,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当时学校体量不够,学科规模不够,另外,硕士学位授权点较少。但是,目前的东北财大实力真的可以压倒一部分重点财经大学。至于为什么再次落选双一流大学建设,这个就不从考证了。在学科精度上,东北财经大学的其主要学科,应用经济学是A,工商管理是A-,统计学是A-。
在优势专业上,东北财大旅游管理为优势。其次是工程管理和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经济学。再者是行政管理,税收学,金融工程,财政学,保险学,金融学,会计学。
双一流大学建设上,网络在线有很多评论应将辽宁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转给东北财经大学。
辽大和东财,渊源很深。
东北财经学院成立于1952年。
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语专科学校合并组织建设辽宁大学。
1959年,东北财经学院主体系科迁到大连,与大连商学院合并,组织建设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
1959年分校时,原东北财经学院的经济学系等系科留在辽大,为辽大今天的理论经济学、金融学等仅仅只有的国家重点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辽大作为地方211院校,试图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但是,没有医科、农学,工科、理科也很弱,差不多靠经济学、法学、哲学等文科勉力支撑,注定没办法成为强校、名校。第四轮学科评估惨到没有一个A类学科,照顾性入选的"双一流"学科为应用经济学。
东财近二十年来长期以来都是令人惋惜的"双非"、"四非"地方财经院校,尽管学科实力不俗,第四轮学科评估收获了三个A类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但因为缺少官方认可的身份,加上受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拖累,社会影响、学术地位和报考热度也在逐年走低。
这两个学校,不好比较。要看你选哪个专业,也要看你是不是介意211、"双一流"等官方身份。
辽宁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哪个好?
直接说结论
要是想要读财经类专业或者以后财经方向就业,东北财经好。要是无意财经类专业或就业,辽宁大学好。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两所高校同是辽宁属,整体实力和表现相差不大,但财经界认可东北财经大学,不管你东北财经大学是不是211、是不是双一流,学校在财经业内认可度还是蛮高的。但是,出了财经界,对不起,还是211的招牌好使,既然如此那,辽大的211招牌就显得格外亮眼了。
在两所高校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因为东北财经还达不到两财一贸这样的知名度,故此,在非财经类招聘中肯定会选择211院校辽宁大学,而不会去选择非211院校东北财经大学,这样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已是常态,211成为就业的金字招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假设是财经类的招聘,情况还是有部分不一样的,专业性强、专业的视角专的招聘还是会偏向于财经名校、行内认可的东北财经大学。
故此比较这两所高校还是要辩证的看、分开的看,两所高校各有长短,毕竟用综合类高校和专业性高校比较就很难下结论。
辽大的优势是211,东北财经的优势是在行业内。
一条两所大学不是同一个类型,不好来做比较,各有千秋。二则两校同根同源,地缘相近 人缘相亲,一样的专业实力相当。三则作为综合性大学的辽大则有更多的专业选择,作为行业针对类高校的东财则在财经类领域享有非常高声誉。
哪个好要看专业,假设是财经类专业,辽大不配给东财提鞋的,假设是法学专业,东财不如辽大,假设是语言类,不如去大外。另外东财的管理学也是很强。
故此,不看专业漫无目的选学校是在搞笑,例如选择了大连理工的法学,虽然算985了,但是在内行眼里是在乱填志愿。
去看高中毕业考试成绩分数线就清楚哪个更胜一筹了!当初辽大假设没有上211,估计目前在辽宁高校排名得倒数。至于财经类虽然辽大弄个双一流,但是,与东财仍有差距,看看财经教科书有多少是东财编的就清楚谁厉害了!
问的外行了不是?同是大学,但是,不一样类别的大学。
你问这两个大学哪个好?要看你学是的啥专业?学会计、金融,肯定是东北财经大学好了,人家毕竟是专业;学哲学、学文,那得还是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的哲学系那还是一流的。

辽宁大学是211,东北财经大学不是211,但是,东北财经大学的财经类专业相当好。你自己选。看中211的帽子就去辽宁大学。不看重211又喜欢财经类专业可以去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培训机构退费管理办法?
根据学习时间退费:开学前退费,按10%扣费;开学3个内退费,按百分之30扣费;开学6个月内,扣百分之70。6个月后,不退费。
法律小故事案例和道理?
故事一
上一天早晨8点多;张女士刚起床,就听见我们院里一片嘈杂:原来是他们院子一个老爷子因为年岁已高,反应稍慢,骑自行车压了别人的一条小狗,牵狗人不依不饶;非得逼老爷子赔偿。实际上也没有大问题,就是稍稍碰了那条畜生一下!张女士看到这样的情况就穿衣下了楼,问清了压狗时间后;对那人说:“第一;我们需你出示合法的养犬证、第二;您遛狗时间不对,辽宁相关法律规定是晚7点以后至次日早7点以前!第三;您应该庆幸的是您的狗没有把老爷子晃摔了,不然后果您自己合计吧!”听了张女士,牵狗人也自觉理亏,搭讪了几句就走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得出来:多掌握并熟悉点儿法律常识;确实可以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标!
故事二
王先生在非本地工作,离家较远,平日间回家较少,大多是通过电话号码与家里联系。有一天,他已经在单位上班,父亲打来电话号码说:“上一天我和你二叔因为自留山的划分问题吵了一架,吵得很凶,你二叔说准备找人揍我。”过了几天,父亲又来电话号码:“自留山的事没有摆平,新问题又来了。”王先生一听心里直打鼓,连问咋回事,父亲说:“我和你二叔因堂屋问题又吵架了,我准备揍你二叔,到时候万一把他弄得哪儿不适合,就算坐班房我也豁出去了。”他还问王先生把人打伤要判几年刑。
王先生抓紧说:“你本次不管如何也得听我的,不可以急。”父亲说:“你快讲,废话少说。”王先生告诉他,打人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打伤了还得担负损害赔偿责任,兄弟当中的事还是和解为好。自留山和堂屋都属《民法通则》调整的范畴,但里面还涉及到《继承法》的相关法条,一时半会儿在电话号码里超级难说了解,于是,王先生就把相关《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的法律知识及处理中需的有关证据给父亲寄了回去,期望他和二叔能通过法律途径处理纠纷。
60天后,父亲来信说:“我与你二叔的纠纷是用法律手段处理的,各位考生都没啥异议。近些日子,我们的关系在渐渐好转。”据说从那以后,父亲有空儿就给亲戚朋友讲他学到的一点法律知识。后来父亲对法律知识越来越有兴趣,村子里出现什么事,他总会打电话号码向王先生咨询。
这个故事说明:法律看似遥远,实际上很贴合生活,处理的都是和老百姓的平日生活息息有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