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类就业方向及前景,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怎么选择

教育学类就业方向及前景?
就业前景不错。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教育学专业学生可以从事的行业很广泛,既涵盖各种院校、学院,社区服务社,咨询组织,文化组织,还涵盖司法系统、国家级协会、委员会、研究与开发中心,政府教育部,甚至是传媒行业也同样合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
毕业生可胜任各级各种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亦可以在企事业单位、社区、媒体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与教育产品开发等工作,还有不少优秀毕业生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有关专业继续深入学习。
就业方向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持续性提升,教育学专业已经在渐渐成为一门热门考研专业。教育学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其实有相当一些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下面是梳理的相关教育学的六大从业方向。
1、新技术教育领域,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涵盖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还有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互联网教育。
2、政府单位,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参与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聘考试很少,想当公务员的考生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
3、出版社、报社,出版社、报社特别是和教育有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想象。
4、特殊教育机构,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针对人才,他们毕业后主需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有关的机构。
5、中小学校,目前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很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非常缺少,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持续性提升,另外,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更多教育类专业特别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启动进入中小学校。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6、普通高等学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很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目前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差不多都要求博士学历,故此,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统计显示,教育类职位的全国平均薪资为 6010元。对口的职业岗位为:中小学教师与教育主管、高校行政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教育培训机构讲师及主管等。
就业前景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教育学专业总结历次经验来讲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就业薪资也不低,不过近这些年就业压力也相对较大,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竞争激烈。薪资,和个人能力直接挂钩,收入呈两极分化状态。针对应届毕业生来讲,假设能坚持在这个行业工作几年积攒一部分经验和工作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收入都还不错。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况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通过对教育情况、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大多数情况下规律。作为一类专业,教育学涵盖教育理论的研究(如“教育学”专业)和教育活动的实践(如师范类专业)。除开这点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社会科学其他领域时常伴有交叉,衍生出交叉方向。教育学类专业的学习内容大多数情况下涵盖教育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等。
作为典型的社会科学类专业,教育学类专业招收的文科生有点多,教育技术学招收理科生。教育学专业男女比例悬殊,约83%的学生为女生。
教育类就业方向很宽广的,可以去大,中小,学校从事教育引导工作,也可到政府部门工作,出版社报社都可以,教育学的就业前景相当光明,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引导工作,教师队伍缺口挺大,这个问题就给教育类专业毕业的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也是很吃香的专业!
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怎么选?
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可以按各人的喜爱来选研究方向。因为各人的爱好不一样,所选的方向也不一样。比如喜欢文科的学员可选中文专业,外语专业,历史专业等专业方向,如喜欢理科的可选,数学,物理,生物,等专业方向。
教育学类信息技术方向有什么
1.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含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2.各级学校和各级电教机构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3.教学系统(涵盖软、硬件环境)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
4.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互联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5.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和绩效的提升;
6.IT产业中教育产品(教育互联网、教育软件、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
7.广播电视系统、信息广告公司中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在线栏目标创意、策划和编制。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考研究竟哪个专业方向更合适你?
1) 教育学原理 重点优势院校:1、华东师大2、北京师大3、南京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东北师大2、华中师大3、山东师大4.辽宁师大5、西南大学6、西北师大7、上海师大8、华南师大9、武汉大学
2) 课程与教学论 重点优势院校:1、北师大2、华东师大3、西南大学4、华南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西北师大2、首师大3、华中师大4、南京师大5、东北师大6、湖南师大7、陕师大8、哈尔滨师大9、上师大10、安徽师大11、广西师大12、山东师大
3) 教育史 重点优势院校:北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华东师大2、浙江大学3、西南大学
4) 比较教育学 重点优势院校:北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华东师大2、西南大学
5) 学前教育 重点优势院校:华东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北师大2、南京师大3、西南大学
6) 高等教育学 重点优势院校:1、厦门大学2、北师大3、华中科技大学4、华东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北京大学(成绩分数线,专业设置)2、湖南师大3、西南大学4、苏州大学5、南京师大6、南京大学(成绩分数线,专业设置)7、浙江大学8、清华大学(成绩分数线,专业设置)9、武汉理工大学10、上海交大11、河海大学12、长江大学
7) 成人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院校:华东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北师大2、华南师大3、西南大学
8) 职业技术教育学 重点优势科院校:华东师大 优势科院校:1、北师大2、天津大学(成绩分数线,专业设置)3、西南大学4、南师大
9) 特殊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院校:北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华东师大
10) 教育技术学 重点优势学科院校:1、华南师大2、北师大3、华东师大 优势学科院校:1、南师大2、西北师大3、西南大学4、内蒙古师大5、东南大学6、山东师大7、川师大8、吉林大学(成绩分数线,专业设置)9、山西师大10、浙江师大11、华中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