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是什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

MPL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中MPL,APL,MPK的意思分别是: MPL,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增多一单位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多的产量。
APL,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MPK,资本的边际产量,指增多一单位的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所增多的产量。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有哪些区别?
曼昆的《经济学》是我读过的西方经济学类通俗易懂的。他在面对滞涨时吸各家所长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属于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思想相当的了不起,书中案例也是深入浅出。个人感觉很合适初学者,即便你根本不懂微积分。
高鸿业的,我本身很尊敬这位经济学家,但那本书实在是为了考研才看得是因为是指定考试教材…个人感觉比较枯燥,需一点数学底子。
个人更喜欢斯蒂格利茨的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中MC′与MP′什么意思?
西方经济学中MC是指边际成本,MP是指边际产量。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达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相关,例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不少。
在边际产量中,若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多一单位变化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多量。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要素的边际产量在可变投入增多到相对的程度以后是递减的。
扩展资料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的曲线与平均产量的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多,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多到相对的程度后面就分别递减。故此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MRP是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VMP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其实就是常说的说边际产品根据现价出售,企业可以取得收入增多量MP是边际产量;P是产量MC是边际成本W就是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