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发展史,2023同济大学研究生报到流程图

同济医院发展史?
1990年同济医院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经过120年的建设与发展,现目前巳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整体实力和表现居国內医院前列是国家优质发展医院。
“同济”二字早源自于德国籍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于1900年在上海创办的“同济医院”(该“同济医院”不一样于前文所述的同济医院)
1907年又在“同济医院”的基础上创办了“上海德文医学堂”,并先后3次更名,分别是1908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1927年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1950年至1951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同济医院整体迁往湖北武汉市,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随后于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武汉医学院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后,成立同济医学院并设附属同济医院。
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布局调整中,同济大学医学院整体迁往武汉,让同济大学在较长时间没有医学专业。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又改名同济医科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但同济人的医学情结至深,一直为再开医学专业作不懈的努力。
4月,与原上海铁道大学合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成为同济大学重点建设的学科。短短十余载,临床医学作为同济大学的重点建设和发展学科,获取了令人瞩目标成就。
,医学院设立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
,同济大学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为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学校投入非常多资金用于专业建设,投资亿元的医学大楼在学校念书本部建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医学院启动在长学制学生中开展本科阶段导师制。
,医学院开始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
,迎接教育部本科学教育学水平评估,评价优秀。
,医学与生命科学实验教学楼投入使用。并相继建立医学模拟教学中心和临床技能考试中心,组织建设标准化患者队伍用于学生技能训练。学院全面逐步递次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取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医学院开始设计临床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模式;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带动下,在学校念书内通过“试点班”的形式开始“卓越医师培养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年,医学院在各个附属医院建设“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起,医学院充分利用同济大学国际合作平台,与欧美多所大学的医学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了国际合作培养医学生的资源。每一年20-百分之30的医学生有海外临床实习和科研实习的机会;与美国联合培养MD/PhD,与英国联合培养MD/Msc,联合培养PhD。
,取得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及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医学院全面开始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专业课程改革举措。国家级临床综合实训中心建设项目教育部立项。取得进行“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依据同济大学“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医学院把建立教学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突出临床实践技能和人文服务精神的教学特色、注重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国际化合作教育作为贯穿医学院教育思想观念的主线。
1、建立教学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
在同济大学“本科学教育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框架下,参考和汲取现代质量管理的内涵和技术,医学院渐渐建立了具有医学教育特点的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并且在一步一步细化对应的质量标准。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把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技术用于教学工作的过程(环节)管理、目标管理;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质量优化、教学质量督导和监控等方面。
2、突出临床实践技能和人文服务精神的教学特色
医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可以服务于社会、掌握并熟悉临床实践技能、可以体恤病人病痛、具有人文服务技能的有用人才。医学院在教育思想观念上统一认识,明确了临床实践技能和人文服务精神的教学特色,制订了严格的临床见习与实习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见习和实习带教教师的培训,建立了以临床操作技能为内容的“医学院临床模拟教学中心”;建立了以客观化多站式考试(OSCE)和标准化病例(SP)为特点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查体系;增多了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和对现代精神卫生问题识别和处理能力的培训,增多了医患沟通技巧培训。
3、注重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医学院具有良好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医学院已经接连举行了12届旨在鼓励学生动手参加各自不同的科研活动的“大学生学术节”;举行了以详细指导学生发现并处理临床问题为目标的“青稞节”。这两项活动为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平台,也获取一定的成果,每一次活动学生们都发表了很多论文。医学院还设立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金”,从组织管理、经费支持、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逐步递次推动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在长学制学生中设立了导师制,为大学生参与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科学研究提供了途径。
4、开展国际化合作教育
同济大学作为国家对外开展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直为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来提高学科整体实力和表现,并获取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德国、法国合作在社会和学术各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医学院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依托同济大学的对外合作优势,开拓国际化人才培养途经,分别与德国和法国相关大学建立了交换学生项目,互派大学生进行临床阶段的培训,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使国际合作教育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也成为医学院教育思想观念中重要的内涵。
同济医院由德国医生宝隆1900年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现附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2023同济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报到流程?
进校门: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办理进校手续。
学院规定报到点:完成线上学费缴纳的新生需先通过人脸识别方法验证身份,识别通过后递交录取通知正本,并核查检验居民身份证原件还有其它各项材料,然后领取报到材料,随后根据体检具体安排完成新生体检(这当中非全日制研究生可递交体检报告,详细内容查看文中后面第十一点)。
注意:人脸识别通过且公告书扫描成功后才默认为报到成功,学生可在线登录https://1.tongji.edu.cn/查询报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