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有哪些师范类专业,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有博士点吗知乎

云南民族大学有什么师范类专业?
云南民族大学师范类专业有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
学校现目前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
学校现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26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学校拥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
师资力量讲解
学校现有在学校念书生33344人,这当中本科生26237人,研究生3009人,博士研究生92人,留学生588人,整个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3231人,香格里拉办学点专科生187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967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71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2人、副高级职称384人、中级职称558人、初级及以下职称558人,具有博士学位408人、硕士学位908人。
学校现有全国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
上方文章所诉全部内容参考云南民族大学—专业讲解
上方文章所诉全部内容参考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简介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历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英语,日语,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老挝语,马来语,艺术类,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互联网工程,通信互联网化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工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公共管理哲学国防教育旅游与服务教育,文秘,财务会计教育,市场营销教育,动画这当中东语学院是好的,小语种很好,目前还开设了双学位。
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等,具体情况可以看看云南民族本科招生网络在线历年专业录取情况,凡事师范类专业,后面都拥有标注(师范)字样的!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有博士点吗?
有的,并且还在招收,详细记录简介,供参考!!
一、招收条件
(一)拟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超出3年( 6月及以后毕业)。
(二)具有从事中国史研究的专业经历,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三)应聘人员年龄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超出35周岁,非常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并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者,年龄可放宽到40岁:
1.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时间段获校一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或同等级别奖学金;
2.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排名前3)担负过省部级以上项目;
3.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取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进行人);
4.取得国际知名院校博士学位的外籍或在国外留学深造学习后回国人员;
5.取得校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者;
6.经针对评审认定,所获成果、奖励等同或高于以上层次者。
(四)不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大多数情况下不可以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除上面说的要求外,应聘人员须满足下方罗列出来的业务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历史学或有关领域公认的高质量期刊发表高水平、原创性论文3篇以上,这当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很多于1篇;
2.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排名前3)参与过省部级或者以上有关研究课题,并取得至少1项具有领域影响力的重要成果。
(六)具有良好的研究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学风,热爱科学研究,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近几天内可脱产入站。
二、岗位待遇、职责
(一)岗位待遇按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二)岗位职责按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有关规定进行考查。
(三)按照《云南设立省级博士后站开展办法》(云人社发〔2023〕110号)规定,博士后可申报云南博士后科研基金和定向培养计划。
三、申报程序及材料
(一)申请人与设站单位获取联系,递交个人简历及进站申请,并征得同意。
(二)申请人向流动站提交下方介绍的这些材料:
1.《云南博士后进站申请表》(纸质2份含电子版);
2.《云南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查意见表》(纸质1份);
3.《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政审表》(纸质1份);
4.两位本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5.居民身份证、护照(外籍人员)、港澳台人员居民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6.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申请进站时,未能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可由学校或学位主管该项目的部门出具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办理进站,进站6个月内须将博士学位证书交流动站核查检验;国(境)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外籍人员可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位认证);
7.近半年体检报告;
8.定向、委培博士毕业生申请进站的,须提交原工作单位同意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
9.没有人事(劳动)关系人员(含辞职人员)需要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证明或《辞职证明》,公务员辞去公职须提供《公务员辞去公职批准公告书》,上面说的材料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原则出具。
(三)流动站组织合作导师、有关专家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查验、并进行面试,确定人选后报学校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办公室。
(四)学校报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批。
(五)办理进站手续。
四、博士后合作导师
(一)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姓名
研究方向
网络电子邮件的信箱
安学斌
历史文化遗产研究
xban1110@sina.com
邹建达
明清史与边疆治理史
865481396@qq.com
周智生
边疆民族发展史研究
ykxzs@sina.com
黄海涛
针对史(中国宗教史、中国教育史、中国经济史)
530981400@qq.com
白 云
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
yunbailan@163.com
张永帅
中国历史地理、中国针对史
940900948@qq.com
张媚玲
近代边疆民族关系史、近代民族思想史
497912174@qq.com
(二)合作导师简介
安学斌男,1964年11月生,彝族。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云南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Team负责人。入选云南“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文化名家,享受云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文化遗产、边疆民族地区治理、高等教育等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重要项目、国家部委项目、重要横向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获省部级等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
邹建达男,1963年7月生,汉族。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院长、云南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科负责人,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兼任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理事、云南历史学会副会长、云南滇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明清史、边疆治理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大多数情况下项目、非常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要招标项目子课题近10项。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出版著作5部,在《光明日报·理论周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清史研究》、《历史档案》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1项,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
周智生男,1973年4月生,纳西族。现为学报编辑部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奉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取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要项目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取得者,云南“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云岭学者,云南有突出奉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边疆民族发展史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历史研究》、《南亚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个人学术著作和论文三次荣获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曾获郭沫若历史学奖提名奖。
黄海涛男,1970年10月生,汉族。现为云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处处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云南宗教学会理事等职。入选云岭文化名家、云南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主要从事针对史(中国宗教史、中国教育史、中国经济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加编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合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1部专著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
白云男,1965年10月生,彝族。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历史教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云南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研究。获云南教学名师、云南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导师等称号。主持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18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云南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张永帅男,1980年11月生,汉族。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经济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多项。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个人研究成果曾获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参加的研究成果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张媚玲女,1975年6月生,汉族。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史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近代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史研究、近代民族思想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重要招标项目子课题、省哲社规划等课题6项。在《思想战线》、《民族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个人著作及合著分别两次荣获云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五、申请时间
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常年受理省级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工作。
六、联系方法
1、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梁勇电话号码:0871-65941539
2、“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
联系人:丁文电话号码:15911645129
网络电子邮件的信箱:1513022854@qq.com
联系地点位置:云南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