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生命周期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公式的区别

cma生命周期成本法?
生命周期成本法是一种计算出现在生命周期内的都成本的方式,一般被理解为产品生产周期成本法,从而来量化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成本。
生命周期成本法适用范围:产品成本涵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成本。从研发、设计成本到生产、营销、客户服务成本。生命周期成本法适用于充分评估某一产品的综合盈利能力。
变化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公式?
变化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是CMA考试中两种重要的成本核算方式,因为对成本的核算切入的视角不一样,因而在产品成本、存货计价、收益计算方式及提供的信息用途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变化成本法是变化成本计算的简称,指在组织常见的成本计算途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化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这个时间段成本,并按奉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而完全(吸收)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这个时间段内在生产途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化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都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变化成本法主要公式为:营业收入-变化成本=奉献毛益(边际奉献);奉献毛益-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完全(吸收)成本法主要公式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毛利-这个时间段费用=营业利润
下面结合详细案例比较两种方式的不一样。
某企业某产品相关成本资料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化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化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化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相关公式计算下方罗列出来的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这个时间段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案例分析】
变化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2)这个时间段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
(3)销售成本=22×600=13200元
(4)奉献毛益=40×600-(22×600+4×600)=8400元
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
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
(2)这个时间段成本=4×600+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