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利息摊销的计算方法,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意思

债券利息摊销的计算方式?
每期应计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时间
大多数情况下按年预提,但上市公司为中期报告的编报要求,也可按半年预提。在计提利息费耗费时长,还应同时对债券溢价和折价进行摊销。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在债券存续期内按直线法或实质上利率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并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公司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有直线法和实质上利息法两种。
1、直线法债券折价或债券溢价
按还款期限(或计息期数)平均摊入各项利息费用的一种办法。按这样的方式摊销的溢价或折价时,每一次的摊销数目金额差不多的。在直线法下,发行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的相关项目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本期票面利息(应付利息)摊销额=面值×计息期的票面利率
本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溢价或折价总额÷计息期数
本期利息费用=(本期票面利息-本期溢价摊销额)或(本期票面利息+本期折价摊销额)
期末末摊销溢价(或折价)=期初未摊债券账面(或折价)-本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
期末应付债券账面价值=(期初应付债券账面价值-本期溢价摊销额)或(期初应付债券账面价值+本期折价摊销额)
按直线法摊销债券的公司每一次付息期入账的利息费用金额依然不会十分。在为每期利息费用应与债券账面价值相联系的,账面价值大,利息费用也应多,账面价值小,利息费用也应少。但是在直线法下,债券发行公司每期应计利息费用对比债券的账面价值来说是与按市场利率(即实质上利率)计算的利息不符的。因为每期摊销的债券折价一样,这个问题就形成了实质上利率渐渐降低的情况,这明显是不很合理的。
实质上利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算法
实质上利率法是采取实质上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实际上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根据实质上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 实质上利率
2、根据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根据面值计算的利息 - 根据实质上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根据实质上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根据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暂时还没有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假设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多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时是要减去的。
实质上利率法又称“实质上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质上利率乘以期初债券帐面价值计算,按实质上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第一计算实质上利率,(59×5+1 250)/(1+R)^5=1 000,得出R=9.09%,这个时候不编制“实质上利率法摊销表”。
1.购入债券,分录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借:20×0年1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
贷:银行存款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 20×0年12月31日,根据实质上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这个时候,“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 250-250=1 000,分录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 250×4.72%=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差额=31.9
贷:投资收益1 000 ×9.09%=90.9;
3. 20×1年12月31日,根据实质上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这个时候,“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借方余额=1 250,“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借方余额=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方余额=250-31.9=218.9,因为这个原因,其账面价值=1 250+59-218.9=1 090.9,
其实账面价值可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总账余额得到,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1 250×4.72%=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差额=40.16
贷:投资收益1 090.9×9.09%=99.16;
利息调整摊销怎么计算?
利息摊销额,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在公司债券利息摊销方面。
公司债券利息摊销是指将债券的名义利息费用调整为实质上利息费用的过程.
公司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实质上利率法.
发行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的相关项目计算公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本期利息费用=期初应付债券账面价值×实质上利率
本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本期票面利率-本期利息费用)(负数绝对值为折价摊销额)
采取实质上利率法,因为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或折价的分摊而差减少或增多,因为这个原因,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费用也随之逐期减少或增多,因为这个原因,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费用也随之逐期减少或增多.每期应计利息费用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费用的差数,即为每期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数.按实质上利率法摊销公司债券溢折(或折价)时,在逐期增多(或减少)的债券账面价值上乘以固定的利率(发行时的市场利率),故此,,实质上利息费用的金额一定要逐期增多(或减少),从递增(递减)的利息费用中减去每期支付的固定利息,得出的折价摊销额也逐期递增(递减)
利息如何摊销?
实质上利率法是采取实质上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实际上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式请看下方具体内容:
1、根据实质上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质上利率
2、根据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根据面值计算的利息 - 根据实质上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根据实质上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根据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暂时还没有摊销的溢价或 -未摊销的折价.假设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多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时是要减去的.
成本摊销计算公式?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出现的减值损失。
1、溢价发行:
每期摊销额=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实质上成本×实质上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初始实质上成本-累计摊销额。
2、折价发行:
每期摊销额=实质上成本×实质上利率-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初始实质上成本+累计摊销额。
注册会计师学习资料及辅导课程
名师培训辅导课程


以上就是本文债券利息摊销的计算方法,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china-share.com/CPA/xuexiziliao/1361632.html
发布于:华宇考试网(https://www.china-share.com/)>>> 注册会计师资料栏目(https://www.china-share.com/CPA/xuexiziliao/)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
关注本站了解更多关于文债券利息摊销的计算方法,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意思和注册会计师资料的相关信息。
注册会计师备考资料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