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计数板计算方法,牛鲍计数板计算方法

血细胞计数板计算方式?
计算方式是在100倍的显微镜下,通过把计数板划分成若干网格结构,再一定程度上的稀释血液,通过一定方法来进行计数,通过计算后后得出血细胞的数量。
血细胞计数板又称血球计数板,原理是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观察下进行直接计数是过去比较经常会用到的微生物计数方法。详细步骤为先对菌悬液进行一定程度上稀释, 同时对计数板中的计数室进行去污性镜检,清洗后才可以进行计数。
一般血细胞计数板的计算方式是:
1、视待测菌悬液浓度,加无菌水一定程度上稀释,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度。
2、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3、将菌悬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滴入一小滴,让菌悬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勿使气泡出现,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悬液。
4、静置片刻,使细胞沉降到计数板上,不可以再随液体漂移。
5、针对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就可以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6、计数时若计数区是由16个中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中方格的菌数。
血细胞计数板的计算方式应该先盖玻璃片再加计数悬液,因为盖玻片和计数板当中的凹槽形成的狭缝空间的体积是固定的,加液体时靠虹吸作用将液体吸入。
假设反之,则盖玻片可能因为已加入的液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其未能严密的盖到计数板表面上,使计数室内的体积增大,以此使计数结果偏高。
牛鲍计数板计算公式解读?
针对临床检验学基础,我们常见到的计算题就是有关血细胞计数的计算,对比掌握并熟悉每一种血细胞的计数区域与计算公式,能帮我们很快更好的做对试题。
既然如此那,下面我就来为各位考生一一讲解。
(1)红细胞:红细胞计数的区域是牛鲍计数板的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五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它的计算公式是:N×25/5×10×106×200=N/100×1012这当中N是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五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除于5乘以25是为了计算一个大方格的红细胞数,因为一个大方格的体积是0.1µL,乘以10变成1µL,再乘以10的6次方µL转变为L,后的200是稀释倍数。
(2)白细胞:白细胞计数区域是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它的计算公式是:N/4×10×106×20=N/20×109这当中N是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除以4得到的是一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数,和红细胞一样乘以10再乘以10的6次方把单位换算成了L,白细胞计数的稀释倍数是20。
(3)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是2个计数池共10个大方格内的嗜酸性粒细胞数。计算公式:N/10×10×106×20=N/50×109这当中N是10个大方格内的嗜酸性粒细胞总数,除以10得到一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数,同样乘以10再乘以10的6次方把单位换算成了L,和白细胞稀释倍数一样,嗜酸性粒细胞的稀释倍数也是20。
(4)血小板:血小板计数的区域和红细胞计数区域一样是中央大方格的四个角及中心5个中方格的血小板总数,计算公式:N×25/5×10×20×106=N×109这当中N是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五个中方格内的血小板数,除于5乘以25是为了计算一个大方格的血小板,同样乘以10再乘以10的6次方把单位换算成了L,稀释倍数是20。
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哪一种血细胞计数,我们要算的都是一个大方格的血细胞数量,再进行单位换算把µL转变为L,后乘以稀释倍数。这样我们只要记住计数区域完全就能够比较容易的把公式推导出来,减轻了我们的记忆负担,能有效的帮我们很快更好的答题。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算公式?
血球计数板计数室的刻度大多数情况下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不管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一样的,即16×25=400小方格.每个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即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当中的高度为0.1mm,故此,每个大方格计数室的整体容积为0.1mm[sup]3[/sup].计数时,一般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作为例子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x,菌液稀释倍数为y.既然如此那,: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平均每个中方格中的细菌数(x/5)*稀释倍数y*大方格里中方格数25.因为一个大方格的体积为0.1mm[sup]3[/sup]=10[sup]-4[/sup]ml,既然如此那,1ml菌液中的总细菌数=x/5*y*25*(1/10[sup]-4[/sup])=50000xy(个)更过内容可以参见,官方网站中“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原理及操作流程”一贴,原理是一样的.
血球计数板的计算公式推导在乘稀释倍数以前是乘以1000还是10000啊?为什么?
血球计数板由25个大方格(面积为1/25 mm.)所组成,这当中包含400个小方格(面积为1/400 mm.);而血球计数板的深度为0.1m.m.,因为这个原因每个大方格之容积为0.004mm2;每个小方格之容积为0.00025mm2。若算出来加总的数值为E,则换算为1ML.之菌量公式为
(E/5)*(1/0.004)*1000*稀释倍数
=(E/5)*25*105*稀释倍数
繁体字,希望能有效的看懂。
血球计数板的计算公式推导,在乘稀释倍数以前是乘以1000还是10000啊?为什么?
血球计数板由25个大方格(面积为1/25mm.)所组成,这当中包含400个小方格(面积为1/400mm.);而血球计数板的深度为0.1m.m.,因为这个原因每个大方格之容积为0.004mm2;每个小方格之容积为0.00025mm2。若算出来加总的数值为E,则换算为1ML.之菌量公式为(E/5)*(1/0.004)*1000*稀释倍数=(E/5)*25*105*稀释倍数繁体字,希望能有效的看懂。
生物方格计数法?
微生物计数方式:
血细胞计数法
将稀释的菌液样品滴在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算4~5个中格的细菌数,并得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从而为依据,估算总菌数。
(1)此法的缺点是不可以区分死菌和活菌。
(2)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细菌,需要取平均值计数。
(3)此法可用于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平板活菌计数计算公式?
统计菌落数目标方式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2)方式:用计数板计数。
(3)缺点:不可以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1)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自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可以推算预测出样品中大概含有多少活菌。
(2)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这当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